我是产品狗产品菜鸟的成长之路PMidea

产品设计之绘模型(上)

2016-09-17  本文已影响188人  壹百度

之前写了篇文章,叫做《我的产品设计方法论》,其中系统地阐述了我从0到1做产品设计的套路和方法。

接下来,就是把每个设计环节的步骤,用更加详细具体的文字加以说明。

这一次,我们来讲讲如何搭建产品模型。

对于刚入门的产品汪来说,其实极少有机会去做搭建产品模型这件事情。一来是因为搭模型这事本身所需要的产品功底和对整个市场的理解、熟悉程度,不是一般产品经理所力所能及的;二来是绝大多数时候,产品经理在入职一家公司之前,这家公司的产品模型早已确定(基本都是创始人们决定的),所以入职之后,绝大多数的产品汪们并没有机会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大部分日常工作还是在画交互、做功能、写文档。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很多人对产品经理的理解就是“交互设计师+项目经理”。你可以看到一些产品经理,每天游走于商务的沟通、运营的支持和内部的培训之中,或者参加几次无干货的线下分享,和后台工程师研究下算法,和前端开发谈一谈jdists前端代码块的预处理,看起来每天都很忙碌,却依然摆脱不了功能经理的头衔。

当然,傲娇的我们怎么可能就此放弃。

随着技能的不断锤炼,对产品所在市场和行业也越来越熟悉,公司发展壮大,打算开辟一条新的产品线,你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老板和公司的信任,终于有机会参与并主导一款新产品的从0到1。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我们又要做哪些工作才能成功地搭建一套好的产品模型呢?

我把整个过程分为这么几个步骤:发现市场痛点,产生初步的产品想法--做好竞品分析,完善产品想法--可行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推广手段--最后就是水到渠成地写一份合格的商业计划书就好了。

发现市场痛点&初步的产品想法

首先,我们来定义下什么是痛点?所谓痛点,是指让目标用户付出某种行动的最大阻碍。

我们先来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美图秀秀

在图像处理软件这个市场,一直都是PS、AI等专业软件的天下,在美图秀秀出现之前,大部分软件(比如PS)都专注于提高处理图像的性能,这个时候,让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呢?

如果做了一定的用户访谈,或者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用户,那么你会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PS的性能其实已经足够好,功能也非常强大。如果你有耐心,再多问几句,恐怕大多数人会给你一个同样的回答,那就是不会用,这些专业软件上手太难了。

这时,让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最大的阻碍可能是易用性,因此“易用性”可能就是痛点,而抓住这一痛点,专注于提高易用性的美图秀秀就取得了初期成功。所以说,美图秀秀初期的产品想法就是提供一款简单容易上手的修图工具,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学习,就能让大多数工具小白达到自己想要修饰图片、照片的效果。

另外一款产品经理都比较熟知的原型设计工具——墨刀,也是如此。

原型设计工具:墨刀

2011年,受《社交网络》刺激,墨刀创始人张元一想开发一款能够约饭的社交APP,但发现怎么和朋友说也说不明白,于是他产生了开发一个产品原型设计工具的想法。那时,国内还没有这样的产品,国外的原型设计工具Axure RP也更多是针对于网页开发工作。此外,Axure RP虽然功能强大,但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还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学习。另外,Axure RP移动端的原型预览机制也很差,用户还需要在手机上下载App AxShare才能更流畅地预览和分享原型图。如果说Axure是原型设计工具领域的Photoshop,那么张元一想做的便是一款“美图秀秀”——虽然功能不够强大,但足够方便。

美图秀秀和墨刀,都是抓住了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易用性”这个痛点,打磨出了自己初步的产品想法,产品一推向市场,便得到了热烈的追捧。

那我们如何能够更好的发现市场痛点呢?

总结起来,最有效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典型用户,然后去做某件事情,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是让你感到不爽的,或者是不方便的,把它们记录下来,说不准你的这些痛点也是大家的痛点!

比如,就拿使用图像处理软件这件事情为例,典型的过程是这样的:下载——学习——使用。

用户痛点定位

下载过程:天啊,搜索各种软件下载站,好多按钮点击过去还是广告,好不容易下载一个软件竟然不能安装,还要收费?此刻的心情,已经在内心里奔腾过一万只草泥马了...

学习过程:卧槽,怎么会这么多按钮,这些按钮都是干嘛的啊;完了,学不会啊,这也太复杂了吧;上网搜搜教程,神马,这么多集,算了,还是不学了吧,还不如去看我的欧巴呢...

使用过程:终于学会了,嗯,这软件功能倒是挺强大的,不过也太占内存了吧,老是让我电脑卡机,要是能在手机端直接修图就好了...

你看,在使用产品的三个过程中,其实就存在相当多的痛点,而美图秀秀的出现,就很好的解决了上述痛点。当然这个软件的目标用户并非是那些专业的设计师,而是那些对图片处理要求不太高的业余爱好者,所以在产品功能和性能方面做了一定的取舍。这一点,怕是产品经理在设计这款产品之初,就已经想的非常清楚了吧。

做好竞品分析

当你对市场痛点有了一定的理解,又有了一个自己初步的产品想法,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工作就是竞品分析,看一下在竞品的挤压下,是否还有新产品的生存空间。

很多产品经理在平时的工作中,其实已经写过不少的竞品分析报告,在网上也可以看到不少关于竞品分析的文章投稿,大多是按照《用户体验要素》中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五个层次去分析的。但很多分析就止步于此,少数的人还会分析下商业模式,或者就产品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如果仅仅是罗列了一堆没有总结性的东西,这样的竞品分析,价值又在哪里?

想做好竞品分析,首先应该弄清楚写这篇报告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目的去有所侧重的分析,针对一些东西进行着重分析,而对另外的一些东西进行弱化处理。比如说我发现了某个市场的用户痛点,想分析某类App的竞争格局和我的产品已经做出来了,只是想上线一个新功能,上线之前先参照一下竞品的功能,同样是竞品分析,这两种情况下产出的分析报告能一样么?

这里分享下我常规的竞品分析流程:

1、确定分析的目的

2、竞品的选择

3、竞品分析

4、结论与总结

就用一个我实践过的案例,来给大家讲一讲,我是如何做竞品分析的吧。

背景介绍

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给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一站式在线教育解决方案,也就是提供一种简单便捷地搭建pc端网校的服务,但是在运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培训机构(尤其是中小培训机构)是没有实力去运营好一个网校的。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机构并没有资金实力去拍摄品质较高的视频课程,另一方面是因为,在pc端获取流量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大部分教育从业者并不会做seo等技术性工作。只有少数中大型教育机构才有实力去运营一个线上网校。

这个时候,公司在想是否可以开辟一条新的产品线出来,专门针对这些中小培训机构提供一款产品,来帮助他们完成“教育+互联网”的梦想。

痛点解析:

中小培训机构最大的痛点,当然就是招生啦,毕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确定分析目的:

这次进行竞品分析的目的,是调研一下市面上针对中小培训机构这块市场,有哪些公司提供了哪些产品服务于他们,这些产品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竞品选择:

确定下来了分析目的,这个时候就只需要寻找市面上有哪些产品是服务于中小培训机构的就好了。大致梳理下来,主要分为四类。

四类竞品选择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这个过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注册并体验所有竞品,了解他们大概提供了一个怎样的产品,产品定位是怎样的,包含了哪些功能,这样的一个产品定位和功能是否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体验完了以后,让我们来接着一个一个进行分析。

信息化类产品:虽然解决了机构的教学教务管理问题,提升了一定的教学管理效率,但没有解决机构的招生及品牌推广的难题;

网校搭建类产品:看上去像是解决了培训机构的“互联网+教育”的迫切转型需求,但事实却是,大部分机构并没有运营好一个B2C网校的能力;

网易、BAT等大平台:网易云课堂、百度传课、淘宝同学、腾讯课堂等大型在线教育平台,虽然有天然的流量优势,但限制也非常多,如受限于平台的规则,平台流量购买及无法实现个性化等,入驻进去,更多的是为他人做嫁衣;

其他第三方工具:如有些竞争对手给培训机构提供了微官网搭建工具,但这也只是简单地在微信公众号上放置了一个展示页面,并不能很好的起到招手转化的效果;使用其他第三方工具,如yy、金数据等,则产生的数据永远都在别人的平台上,自己永远都获取不到属于自己的数据,且数据处于分散状态,更别提对数据进行深耕和挖掘了;

相关结论与总结:

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市场上的其他工具都有不足的地方,嗯,我们好像还是可以切入这块市场的。(其他结论由于涉及到公司商业机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怎么样,通过这么一个简单的案例,是不是突然对竞品分析有了感觉,也跃跃欲试想要给自己家的产品来一次全面的竞品分析了。这里再叮嘱一句,还是先定好竞品分析的目标,这样我们分析起来才会有的放矢,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我们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ps:限于篇幅,如何搭建产品模型这篇将会分为上、下两篇文章来讲,如对我的文章有更多想法和意见,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找我交流。

作者:壹百度(微信公众号:倒退集),在线教育企业服务领域产品经理,创业公司Team Leader。常常自诩是文艺青年和极客青年的结合体,在宅与不宅之间可以自由切换,曾主导多款重量级产品的产品策划和设计工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