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阅读法——高效阅读的一种方式

2020-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践行致知

近期在开智学堂参加“阅读训练营”,今天分享的是“抽样阅读法”。
以下是学习笔记:

抽样阅读法,简单而言,是带着问题去读一本书,与主题阅读结合,用于快速获取最少关键知识,特点就是把书读薄

抽样阅读法通过“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修正假设”,完成闭环。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某一学科的核心知识,在时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当下,帮助我们高效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抽样阅读法只适合于非虚构类阅读,也就是说那些小说、文学类作品是不适合抽样阅读的。

提出假设

当我们想要快速了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时候,总是会因为兴趣或者疑问,产生了动力。或许有人会说,互联网如此发达,需要什么直接网上搜索不就行了,有必要阅读吗?

搜索的确能迅速获得知识点,但那是零散的,想要系统的获得相关知识,必须通过书籍阅读,特别是同一主题下多本书籍的阅读,一方面是帮助阅读者建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交叉验证知识正确性。方法如下:

验证假设:

质疑假设

书籍阅读获得的是特定场景下的知识,所以要通过不断提出假设,从一个假设到另一个假设再到一堆假设,进行验证。

“抽样阅读”背后的认知科学原理是什么?

大脑爱新鲜,大脑爱脑补,大脑善于找不同,这是大脑的认知模式,所以我们过去以为“从头到尾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是走了弯路,不用字字读,抽样百遍其义自现,书读百本其义自现,通过这种交叉验证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