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读书笔记第二天
2019-03-03 本文已影响19人
杨景晴爱自然生命力体系导师
五经则是儒家学子最为重要的五本基础研究书籍。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最古老最深邃的哲学经典。在内容上特别强调宇宙变化生生不已的性质,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主张,又提出通变观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发挥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强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还肯定了表革的重要意义。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官方史书,是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分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三百余首诗歌,根据音乐不同划分“风”、“雅”、“颂”,全面反映了先秦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运用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史料相当丰富。他的思想理论性内容深厚而丰富,它以礼乐为核心,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和其第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的设计,政治,伦理,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学说。
《春秋》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的历史(公元前481年),内容包括诸侯国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书中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这种微言大义的写法,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