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遇见更好的自己主编课堂学员大本营糖豆学院 · 疯狂读书营书评区

06 爱,以对方需要的方式——《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书评

2018-03-29  本文已影响120人  怀野

家庭承载着人一生最亲密的关系,可为什么亲子之间充满矛盾?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叛逆?为什么我们付出所有, 他还说感受不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结合丰富的日常案例,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孩子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建立可遵循的成长规范,实现于孩子的有效沟通。

把你的手给我 ,意味着语言的沟通,情感的交流,矛盾的解除。孩子不会对一个不理解自己的人打开心扉,只有建立了足够的亲密关系 ,孩子才会伸出手。


中国父母很辛苦 ,但是对于家庭教育很“懒”。小时候评价孩子的标准是“听话不听话”,成年后的标准就是“孝顺不孝顺”。即使70、80 的父母,大部分人依然延续着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我们总是闹不明白一件事——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的成长需要是帮助,不是控制。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一个长期缺乏尊重、安全感、和自我意识的孩子,怎么要求他心理健康?

大部分矛盾的产生源自不能顺畅沟通

绝大部分父母会觉得“北大留学生12年不回家,万字长文控诉父母”的事情令人心寒,中国年轻人缺少传统教育,不重孝道。事实呢?事件的主角将自己于家庭决裂的原因归结于父母对自己的“过度关爱”。我相信他的父母一定很爱他 ,但是他们“肆意操控”“压制冲突”“炫耀”,这样爱的方式与他所认知的爱无法调和。作为一个乖孩子他应该爱父母,但是他内心是不爱的,长期的情感冲突导致他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父母依旧不自知。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解码语言背后的含义。沟通的基础是理解和同情,站在孩子的角度,体验他的情绪。孩子什么都不和你说,不是表达有问题,很可能是在闹情绪。刨根问底和逼问毫无效果 ,只会让孩子产生距离和怨恨。

承认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很爱对方,有时候也会怨恨,爱恨交织的感觉不太好,但是是正常存在的,不管是父母还好是孩子都不需要内疚。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和对方的真正想法,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有效的沟通是照顾到家长和孩子双方的自尊。有些家长为了扮演好慈父慈母的角色,会压抑自己的需求 ,这会让孩子觉得虚伪和压抑,产生不安全感,孩子希望听到父母真实心情的语言。

所有的表达问题都是情绪问题。

孩子突然不说话,突然摔盘子打碗,突然撞了你一下。我们可能抓过来一顿打,打完又抱又亲又心疼。下一次孩子想获得你的爱 ,想发泄情绪还是会做出同样不当的方式。

孩子发脾气是在寻求理解,需要情绪的疏导 ,精神的安慰。关心的交流方式不是批评、说教是给予慰藉,帮助他重塑信心。我们需要传达的是:你对我很重要,虽然我现在不懂,但我希望明白你的感受。希望你平静下来 ,我们可以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

贬低和辱骂会伤害孩子

小孩子会把父母的话当真。成年很多年后,很多人还会记得父母说“长的真丑”“你真笨”带给自己多大的伤害。父母会辩解,说是无心的,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很多孩子也会掩饰,做出无所谓的样子。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因为这句话他们多么没自信,渡过了多么灰暗的青春期。


孩子真的犯错了,怎么办?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我们应该愤怒,也可以分愤怒。你做了……这样让我很生气……我希望你下次……。释放你的愤怒,同时教会孩子安全的表达愤怒。

当麻烦发生时,不要攻击孩子的品行和人格。不要给孩子一个标签,给孩子定性。

不贴标签原则,同样适用于称赞。

多少孩子毁在“这孩子聪明,就是不努力”,一般孩子的聪明没有到天才的程度,努力比聪明更值得夸赞。 我们要说,我很欣赏你的努力,你做的太完美了。只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行和人格。

家长的权威不是要孩子听话,而是以身作则。

相比于“熊孩子就要打,不打不骂不成器”,我更信奉“每个熊孩子背后 都有一个熊家长”。孩子天生会模仿他们爱戴的人 ,被他们尊敬的人同化,吸收他们的价值观。

恐吓,会激起孩子逆反,不断挑战家长底线;贿赂,可能导致孩子故意犯错以获得奖赏;太多许诺,会让孩子焦虑。不要用粗鲁的方式教孩子讲礼貌,不要用虚伪的说教教孩子真诚。

有些事,让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的成长需要机会解决麻烦。他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衣服,想吃的食物,甚至决定怎么花零花钱,如何做作业。他们自己的选择,意味着自己承担后果,父母要做的是提供导向和安慰。

父母的过分关注会让他们感受到自主性受到威胁,防御系统自动打开,也关闭了沟通的可能。


新一辈家长的焦虑

作为年轻一辈的父母,我们的焦虑来自于既不能像父辈们一样在“不打不成才”的教育环境下,心安理得的打孩子,又担忧自己过于纵容毁了孩子。

我们先分析下宽容和纵容的区别:

宽容:

接受孩子的孩子气,衣服容易脏,喜欢跑来跑去

接受想象和象征性行为(无实质性破坏)

纵容:

允许不良行为 ,破坏性行为

给孩子带来焦虑和特权的要求

原则:接受愿望和情绪,禁止破坏性行为。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给孩子设立明确的边界也就是建立纪律比惩罚更有效。暴力(惩罚)当然是最直接的手段,但不是最好的方式,体罚不仅助长野蛮 ,同时给了孩子大人的许可——大人可以打孩子 ,孩子就可以打更小更弱的孩子。


陆陆续续看了八九本儿童教育书籍,出现频次最多的不是某一项技巧,而是爱和尊重。不要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孩子的事,尊重孩子的需求,给他成长的空间,对他正经历的困扰包衣同情和理解。尊重他 ,就像我们希望他也尊重我们一样。

附思维导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