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恩典
电影《无问西东》上映的时候我也去看了,很让人感动。特别是电影的插曲很美妙很触动灵魂,让人久久难忘……后来一直想再看一遍,终没有如愿。在网上搜了一下,终于找到了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奇异恩典》。
奇异恩典,
何等甘甜,
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丧,
今被寻回,
瞎眼今得看见!
如此恩典,
使我敬畏,
使我心得安慰;
初信之时,
即蒙恩惠,
真是何等宝贵!
许多危险,
试炼网罗,
我已安然度过;
靠主恩典,
安全不怕,
更引导我归家!
将来禧年,
圣徒欢聚,
恩光爱谊千年;
喜乐颂赞,
在父座前,
深望那日快现!
网上介绍说,《奇异恩典》最初由英国牧师约翰·牛顿作于1779年,开始是一首传统的民谣或黑人灵歌,它表达了宗教的忠诚,其中包含着一个平淡但是极富深意的赎罪的故事。
《奇异恩典》与《圣经》的主旨相符:忏悔、感恩、赎罪、重生。歌词简洁充满敬虔、感恩,也是约翰·牛顿的生命见证。 网上说,约翰·牛顿本是一名黑奴船长,无恶不作,后来反而沦落非洲。在一次暴风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于是决心痛改前非,奉献一生,宣扬上帝的福音,成为19世纪的传道人(英国圣公会)。去世之前,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主。但借着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与神和好,罪得赦免,并蒙指派宣传福音事工。”这首诗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见证。在歌中充满了他对自己过去贩卖奴隶的悔恨,和对不计较这些仍赐福于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电影《无问西东》主题是无问西东,往复杂来说,就是在时代的洪流下,渺小的个人该何去何从?唯有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在《无问西东》里,我们看到了大爱、小情、看到了冷、看到了暖,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我们可以警惕,可以竞争,可以追求自我进步,但是永远不要失去对美好的感知。
《无问西东》这部电影中有太多感人的地方,特别让人感动又难以忘怀的就是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的故事。
西南联大成立,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是吴岭澜的学生,后来为了报效祖国加入空军。沈光耀母亲得知情况后去规劝他。当我们看到浓浓的母爱,还有沈光耀家国之间的选择,真的令人动容。
30年代末,抗日战争开始,西南联大于昆明成立,条件艰苦,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王力宏饰演的沈光耀十分优秀,母亲对他的期许是不求功名利禄,只要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幸福快乐地过完这一生。
面对敌机轰炸,一片惨状,震撼中的沈光耀受到了来自已是西南联大老师的吴岭澜的指点,决定跟随本心做一名空军。他学会开战机后,不时会开着战机去给一个贫民窟送食物。后来他在战争中英勇牺牲。
富家子沈光耀(王力宏饰),谨遵父母的教诲,只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求学,寻求人生的乐趣。
母亲得知儿子的选择和决定后,她只是在涉及儿子生命的关键时刻,千里迢迢来到儿子的学校,来规劝儿子。让儿子“背家法第三条和第七条。”
沈光耀边背边解释。
但当国家危难,山河破碎,母亲的叮嘱“你所追求的功名利禄,不过是人生的幻光”被抛在脑后,自愿征召入伍,马革裹尸,战死沙场,践行了那句让人热血沸腾的宣言——“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心底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从乐于助人的学长到捕捉校区即景的画匠,从与小老百姓打成一片的大学生到富家子弟,从家族功夫传人到郊野青蛇捕手,从实课救国到弃笔从戎,从家属圆谎到冒险救助难民,王力宏就像是导演和编剧的手办。他最后壮志未酬的牺牲,至少承包了影片一半的泪点。
沈光耀最后牺牲了,观众看到这都忍不住落泪了,再想起之前他母亲与他最后的对话实在令人敬佩,最后他选择了内心最真实的自己,死的伟大。
当沈光耀开着飞机,决心用生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时候,《奇异恩典》音乐响起……沈光耀一句“回家”,让我泪崩……心灵为之动容的同时,是一种对生命的致敬和感动……妙音神曲、穿透灵魂。
《无问西东》穿越了百年时光,直到现代,道出了泰戈尔的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全篇的主旨: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欣喜,会因初生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也不要在为别人付出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