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2019-10-20  本文已影响0人  细雨烟岚

      早上下楼,随手捎下这几天攒下的几个快递包装盒和几块泡沫板。正想扔在门口处,却见一环卫大姐站在几米外,便招呼她让她收一下。我知道,她们收拾卫生的同时兼捡拾能够回收的废品,大城市垃圾分类,这类是在可利用范围内的,是还存在商品价值的。大姐忙走过来,笑着对我连说了好几句谢谢,说句实话,现在已很难有让自己瞬间开心的事了,而大姐的几句谢谢确实让我很是开心,一整天都处于很轻松愉悦的状态,恨不得上楼收拾屋子去,找出能叫做废品的东西全部拿下来。

    在城市,她们是一群被称为弱势群体的人,挣着微薄的工资,却做着非常辛苦的工作​。我经常在早上三四点钟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就能听见她们清扫的声音。如果在冬天赶上晚上下雪​,一夜的休息时间更是少得可怜。试想,如果不是出于无奈,谁会做这种付出与收益严重不符的工作。再试想,如果没有人干清洁的工作,城市如何正常有序地运行?

    为了增加收益,她们几乎都在工作的同时捡拾能回收的纸壳、塑料、泡沫、饮料瓶等换点零碎的钱,凡是废品收购点收购的,都在她们的收管之内。习惯性地我把这些东西拿下楼时,如果恰好碰到就直接递过去,如果不在,就直接放在楼下,到时自然就顺便收走了。

    我绝非这个城市的优越群体,我能做到的就是不会把所有废品拆解归笼打包​,攒到一定规模时喊来收废品的换几个小钱。邻居攒了一年的废品卖了十块钱,细想实在不值,我们为这十元钱付出时间空间劳动,难道真的比那带着真诚谢意的笑容更值得吗?

  于多数人来说,如此的会过日子可能不值一提,于他们,众人的不会过日子可能会是一种成全。聚少成多,如此也是一种微薄的补偿吧!

      对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节俭并非是值得推崇的,而是定义为不会享受生活,没有生活品质。和现在的孩子讲节俭,无异于听传说,那是大人用来讲故事的素材,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听听得了,听后感想就是没有感想。虽没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来,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这个典故。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节俭,因为贫穷。但长大后,随着物质生活和年龄的增长,更深刻地认识到,给予其实是一种让人心生喜悦的品质。不仅仅指物质的,一个微笑,一份问候,一句鼓励无不是一种给予。人生历程中,有人给予了我们苦涩、酸楚、伤心,但更多的人给予我们的是关照、温情、友爱。就因为如此,我们才觉得生活原本是美好的,人生原本是有意义的。我给予不了别人太多物质,因为能力有限。但能有一颗历经沧桑还懂得给予的心,已足慰我人生苦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