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散文人物

我眼中的苏东坡

2019-04-19  本文已影响10人  池塘水绿风微暖

通常我们介绍一个历史人物,总要先进行一番开场白,比如这是一位伟大的皇帝呀军事家呀政治家呀文人呀等等。但是有一份名单却是例外,里面的人无须这道程序,只要报出名字,立刻就能让人心领神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他们的形象。他们就是拥有这种魔力,因为他们是各自领域在后世人间的代言人,是永不磨灭的丰碑,是中华文明的天空中熠熠闪耀的明星。这份名单是一座荣耀的殿堂,而苏东坡,绝对能在这里据有一席之地!

提起苏东坡,实在是不需要再多费口舌进行长篇大论的介绍了,苏东坡这三个字,与他所留下来的那些灿如云霞的诗词文章,在一千年来的时光流转中已经深深嵌入了中华文化的基因,凡是经受了中华文化洗礼的人,谁能不在他的文字面前心驰神往顶礼膜拜呢?

在这样一位天纵奇才式的风流人物面前,任何文字都会黯然失色。但是,我却想不自量力,以一枝枯笔来镌刻这座宏伟的高山。喜欢一个人,崇拜一个人,从他的诗词文章和人生经历中得到了美的喜悦和生命的感悟,这份沉甸甸的收获,不忍独飨,愿意公诸同好,博诸君一笑,这是我班门弄斧的初衷。我深有自知之明,所以更是诚惶诚恐,不敢去触碰苏东坡那些早已封神入圣的经典之作。我只想独辟蹊径,从另一个平易近人的角度来描摹这位云端之上的神仙才子,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令人拍案叫绝的幽默智慧。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记载了苏东坡的若干轶事,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也让苏东坡的形象在读者心里更加鲜活丰盈起来。

首先一件就是苏东坡与一位高僧,在世俗的欢乐与佛家的庄严禁戒间展开的一场才情横溢的较量。那时苏东坡正出任杭州通判,某天,他携一位歌妓去静慈寺拜访著名的高僧大通禅师。大师修行甚高,持法甚严,女人是严禁进入他的禅堂的,更不要说被视为不洁的妓女了。但苏东坡与生俱来的幽默冲动却在那时发作了,他不顾戒律,径直将歌妓带入禅房。大通禅师见苏东坡竟然如此荒唐,不免愠形于色。苏东坡却哈哈笑着打圆场,对大师说道,如果大师肯把诵经时用来敲木鱼的木槌借给妓歌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大师谢罪。大通本就与苏东坡交情深厚,早已熟知他的疏放不羁,又气又笑的照办了。于是苏东坡写了下面这个小调儿让歌妓唱与大师: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亦逢场作戏莫相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名妓唱完,心领神会的大通禅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大通禅师年轻时也是风月场中的老手,酒色财气无所不沾,品行并不端庄。苏东坡早知他的老底,正是借这首小调巧妙的同老朋友开了个玩笑,嘲讽他出家之前的放浪形骸——别看现在的大通六根清净宝相庄严,其实是你们这些小和尚们生的太迟了,没有见过你们的师傅早年流连花丛的风流韵事。就这样,一场风波在笑谈之间化解了,主客言欢,皆大欢喜。这就是苏东坡,随时随地都能用他不拘一格的捷才给人们带来莫大的快乐。

还是在做杭州通判时,他判决一件与和尚有关的案子,这个和尚法名了然,只因为情所困,杀害了一个叫秀奴的妓女。在审讯时,官员见他的一只胳膊上刺有一副对联:“但愿同生极乐国,免如今世苦相思。”全案调查完毕,证据呈给苏东坡。苏东坡这个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却把判词写成下面这个小调儿: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空持戒。只因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心,花容粉碎,色空空色今安在,臂间刺道苦相思, 这回还了相思债。

和尚被斩首示众,本来杀人偿命,和尚也算偿还罪孽了,但不幸他遇到了苏东坡,偏不肯让他在笔下超生,以这样一种方式,让他的罪行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在野史逸传中,苏东坡与佛印是好朋友。据说佛印是个风流不羁的和尚,胸中浩然,学富五车,而且谈吐不俗,这点倒是很能与苏东坡一拍即合,惺惺相惜。

一天,苏东坡和佛印去游一座寺院,进了前殿,他俩看见两个面貌狰狞的巨大金刚像——一般认为能降妖伏魔。佛印问:“这两尊佛,哪一个重要?” 苏东坡回答:“当然是拳头大的那个,拳头大必然能打嘛。”

到了内殿,他俩看见观音像,手持一串念珠。 佛印问:“观音自己是佛,还数手里那些念珠何用?”

苏东坡回答:“噢,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样祷告求佛呀。”

“她向谁祷告?”

“向她自己祷告。”

佛印又问:“这是何故?她是观音菩萨,为什么向自己祷告?”

苏东坡说:“你知道,求人难,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来,纵然机智如佛印,在善谑的苏东坡面前,也还是稍逊一筹的。

又有一次,苏东坡独自逛一座寺庙,发现一个小和尚泪眼汪汪的跪在太阳底下,一问才知道小和尚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碗,被住持方丈罚跪。苏东坡自忖,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这个方丈未免太刻薄了,一定要教训教训他。老方丈听说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来了,赶忙迎出来奉座上茶,并求墨宝,以增辉庙宇。苏东坡欣然应允,在替小和尚求情后,挥毫写下一副对联:

一夕化身人归去,千八凡夫一点无。

老方丈胸无点墨,当然窥不透其中的玄机,只以为是赞他佛法高深渡人无数,满心欢喜的道谢,命小和尚贴于大殿正门,苏东坡大笑而去。不久,佛印来此庙游玩,老方丈得意洋洋地炫耀苏东坡撰写的对联,佛印哈哈大笑指点迷津道:“方丈,苏东坡这是在骂你哩!”老方丈大惑不解,佛印解释说:“这哪里是什么对联,分明是一副字谜,上联一、夕,化字去掉亻是匕,合在一起是个死字,下联千八为禾,凡无一点为几,合起来是个秃字,分明是在骂你‘死秃’,可怜你还如获至宝!‘’老和尚醒悟过来,又气又羞,一把扯下了对联。

民间流传下来的苏东坡与佛印的辩才争锋还有很多,但却未必都真的确有其事,也可能是人们太喜爱苏东坡了,有意无意的为这个有趣的灵魂安排了那么多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奇谈逸论,而这些小品式的幽默出现在苏东坡身上,无论真实还是虚构,都显得那么的天衣无缝恰到好处,任谁读来,都不会怀疑主角的头脑能否胜任愉快,苏东坡的天才由此可见一斑。

苏东坡,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天才,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这样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无一难能有二。”他是古老的东方大地上变幻莫测的云霞,是太空中亘古闪亮的星斗,是一段任天荒地老都不会谢幕的传奇,我们应该感谢历史,为我们孕育了这样一位神奇的苏东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