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育,谈体会,写经历海外妈妈的分享

读胡适《孤独与大胆》

2018-03-27  本文已影响10人  86667448ecee

以下文字都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李敖离世,我想到了胡适。最早知道胡适是听了李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后再读胡适在1932年6月27日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感觉极其震撼!因为文恰到大学读书,此时我已意识到对子女全面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所以满怀兴趣去读去理解去思考,觉得说的句句在理。

网上搜,知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一生获得35个博士学位,为国人之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1938年任国民政府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8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他在哲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文存》、《胡适全集》等。他提倡“大胆的假设 、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影响较大。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

顺便说:网上有一段关于胡适和鲁迅的区别,觉得很好,便也摘抄过来。每个有思想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对社会和人性有一个认识,此段文字非常贴切。鲁迅只找人性的毛病,从不找制度的毛病。胡适只找制度的毛病,从不找人性的毛病。这就是区别。换哪国是丛法社会,人性也会被带坏的;换哪国是平等社会,人性也会带好的,这个胡适比鲁迅明白,中国的问题其实是制度的问题,鲁迅偏要找人性的问题,这就是鲁迅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说,就要既鲁迅的又读胡适的。了解社会的同时洞察人性。

在后来的学习中知道,胡适的文章《我的母亲》是中学八年级的课文。

家庭背景优越,父亲早教意识强,两位哥哥都是读书人。最早三岁以前是父亲母亲教认字,之后受二哥三哥(都是南洋公学师范生),其父曾经任知州,我查了一下,约等同于现在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市长,家庭经济条件还是很好的。其父是秀才,他评价父亲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个有坚强意志,有治理才干的人。但在政治上却并未得臻通显。

其母在教育投入上的大方令当今无数父母汗颜。12周岁之前胡适在私塾受教育。在私塾受教育期间,其母冯顺弟为了让老师好好教他,其他学生的学金还是每年两块银元的时候,她第一年就是六块银元,此后每年再加两块,直至每年十二块银元。一方面是经济的原因,因为其父殁时曾留下几千银元。更重要的是其母知道,给先生更多的钱,先生会好好教他,不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会讲书。胡适说过,我一生最得力的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多给和不多给的差别!这种现象至今存在且会永远存在下去。不是说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但这样的老师是大多数,所以想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或者说学得更好,需要对老师更多的付出。现在的班级,一个班四五十个学生,老师即使有高超的教育技术也难以兼顾,必须相信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更多的老师还处于物欲没有得到满足状态。课堂上老师提问,若干学生举手要求回答,老师让谁回答是老师的权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互动对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催生孩子学习潜力,增长孩子自信以及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等等极端重要。课后作业老师批改,用心和不用心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家长和老师良好的互动沟通非常重要

到上海求学是1904年的春天,“只因为爱我太深,望我太切,所以她硬起心肠,送我向远地去求学。临别的时候,她装出很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滴眼泪。我就这样出门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按理说,农村的孩子到十二三岁,也算是劳力,或多或少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尤其是农业社会,尤其是丈夫已经离世的情况下,其母依然坚定地送其出外求学,把孤独劳累和思念留给自己,为了孩子的成长。读后我也更加坚定一种信念,倘若我文有意负笈海外,我定全力赞成!

在上海住了6年,1904-1910,换了四个学校,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中国新公学。这要得益于其父亲,因为当时梅溪学堂的创始人张焕纶字经甫,是他父亲最佩服也是最好的朋友。而张焕纶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小学~正蒙书院的创办者。

再顺便说,读书时遇到每一个生字要查字典知道其用法读法。遇到人名呢,一定要百度和维基百科查,了解更多的知识。我觉得这是学习的一个好方法,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掌握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一举两得。一来为自己以后写文章举例子积累素材,二来犹如读历史和故事不觉得很累,因为今天读到哪儿算哪。一本94千字的书,照上面说的方法细细读完,可能掌握的知识便远远超出这94千字,所再联系当今实际做一些批注,思考和笔记,那这本书就算没有白读。读书求数量求速度而不求消化吸收我是不赞成的,我们没有必要和任何炫耀,我一年读了多少多少本书。没有思考的读书就如鲁迅说的那句名言。“倘只看书,便成了书橱”。

按上述办法,由着兴趣我又查“鲁迅名言”。又找到一句喜欢的,“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有时候,看新的词条的时候又会有新的人物出现,便一直查下去,自我感觉非常好!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便愈发知道自己的无知,便能激起无穷的欲望去读。你尽可以去尝试用这种方法来读书。你这样读的过程中,你有时会发出一种感慨,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从这个角度,读传记还是最有利于人的成长和励志的。

我相信有因才有果,所以一直在探寻思考近代和现代那些学贯东西的大师是如何成材的,求学之路更是重点要读的。

接着说,胡适名字的来由,更多是时代的原因。天演论传至中国,争相阅读。因为当时的中国屡次战败,庚子、辛丑耻辱以后,“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公式。许多人取名字都叫天演、物竞、天择。陈炯明就是号竞存。如还珠格格当年上演时许多当年出生的孩子取名叫紫薇一样。

胡适对梁启超的文章评价:明白晓畅之中,带着浓挚热情,使读的人不得不跟着他走,不得不跟着他想。由此,我便认为,梁启超的文章一定是非常可读的。

胡适在书中040页说:那时候,中国教育界的科学程度太浅,中国公学至多不过可比现在的两级中学程度,然而有好几门功课都不能不请日本教员来教。如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博物学,最初都是日本人教授,由懂得日语的同学翻译。

说这话时是1906年,也就是甲午之后的十余年。老师都是日本人!这或许是当时日本人歧视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公学是第一个用“普通话”教授的学校。在学校时,学长曾组织了一个学会,叫竞业学会,目的是“对于社会,竞与改良;对于个人,争自濯磨”。

25年来我抱定一个宗旨,做文字必须要叫人懂得,所以我从来不怕人笑我的文字浅显。

胡适的文学之路。应该说最早读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等奠定了胡适的文学基础。到上海后有一次去看望报社朋友傅君剑,得知傅将回湖南,赠诗一首,开头是“我以何因缘,得交傅君剑”,次日,傅回赠一首,其中写道“天下英雄君与我,文章知己友兼师”。胡适自述,这两句鼓励的话使他发愤读诗,想做诗人。鼓励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

由此我想,一个人对什么事产生兴趣,很多时候都是非常偶然,并非刻意去做的。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经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候说从小喜爱钢琴和音乐的她,在大学里听到了一门由苏联问题专家主讲的国际政治课程,正是这门课程,让年轻的赖斯发现了自己对俄罗斯以及俄罗斯相关的一切的热衷,这成为了她此后事业的重要铺垫。而有意思的,她并没有由此放弃钢琴这一“业余兴趣”,在做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她曾有幸与著名钢琴家马友友一起演奏。但这并不是因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钢琴家,而是因为自己是个会弹钢琴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对同学们说,“所以,如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同时保持自己原来的兴趣,或许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受此影响所以我提倡,无论在教育子女方面还是自我发展方面,勇敢尝试,方知自己行不行。这也是我近来经常鼓励你大胆尝试的重要原因。也想对所有家长说,在教育子女上要鼓励孩子多去尝试。也许音乐不行体育行,算数不行语言行。我现在愈发相信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论”。在尝试的初期,一定是要鼓励赏识的眼光,一定要舍得投入。当然与现实许多矛盾就是关系到经济的因素。毕竟每一个家庭投入到孩子教育上的金钱是有限的,不可能今天孩子说喜欢玩体育行就去买一大堆体育器材,明天说,喜欢音乐就去买一对约起来学放弃学习任何一门兴趣在当今付费的时代。这个其实也就构成了经济基础决定教育的理论。

1907年胡适游苏州在西湖上写的一首绝句只押了两个韵脚,结果杨千里先生看了大笑说,韵脚不对。胡适这才知道,做诗要硬记《诗韵》,并且不妨牺牲诗的意思来迁就诗的韵脚。关于诗的押韵,也是我前几年偶然感觉到的,有了上一句,想下一句的时候,会从韵脚开始从后往前想。别扭不说,感觉便是词不达意。当然,现代诗不存在这问题了,还是以表达为主。这也是古诗词不好的地方,在我看是表达的硬伤。闲来无事去拼凑的感觉。远不如现代文表达的清晰。这种传统保留恐怕只是政治的原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