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尖”不商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3期“无”专题活动。
适逢五一小长假,自然不能错过各类市集练摊的好机会。疫情过后,随着各地不断复苏的夜市经济,地摊经济,老百姓工作之余稍有余力无不各展所长投入到摆摊的大军,即锻炼了自己,又额外增加一份收入。手有余粮心不慌,钱,大多时候能给人带来底气。
不知不觉间,手作艺人的兴趣爱好变现竟然也走过了一个年头,顾客群体粘性不断增加,品控升级,“真诚待人,诚信经营”初心之下,更是牢记母亲说过的话,“吃点小亏积福气。”
成绩自然是值得骄傲的,短短一年时间,“拾贝手作饰品”已然跻身江城手作圈顶流行列。开心之余,也越发用心打磨自己的审美,把控材料品质,宁肯少赚也要给顾客更好的体验,这是我现今给自己定下的规矩。
顾客就是上帝,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之于“上帝当然是陌生人,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这很好理解。都说五谷杂粮养百样人,当我被顾客流氓砍价砍到无语时,当顾客轻蔑地说:“无奸不商,你这东西网上几块钱就买到了,赚这么多,也太黑心了这……”
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真的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许被骗过,或许天生警惕,所以无差别地怀疑她看到的一切。对于这种顾客,你说什么都没有用,除了合什感谢她的喜欢,道声抱歉,不能成交之外,其他一切动作都是多余。
下雨宅在家里休息的日子,我不由有些好奇,到底“无奸不商”从何说起。
然后当然只能求助无所不能的“度娘”,原来如此,缘来如此。
无奸不商缘于“无尖不商”。起缘于古代的米商生意,那时的米商除了要将称米的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且这在当时已成习俗,即但凡做生意,总给客人一点添头。这是老派生意人一种生意噱头,也让我想起母亲那时的小生意,她总是将做好的衣服裤子给顾客时,用布料剩下的边角料做个袖套什么的送给顾客,也因此母亲做裁缝时老顾客越积越多。正是这一小撮“添头”,很让客人受用,故有“无尖不商”之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的含义逐渐发生了变化,逐渐演变成了“无奸不商”,意思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奸诈不偷工减料就不能作商人。
而事实是世风不古,老百姓身边确然如此。比如小区门口壹元钱一个的馒头、花卷,价钱没变,但是个头明显小了不少;两块五一根的玉米全都扒得干干净净,两根装一袋,却全是极小的,而大点的另外一袋却需六元钱。当然更别说你如果点外卖,鲜面、酸奶保质日期一定是临界的。‘无奸不商’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无尖不商”VS“无奸不商”。从古代的让利、添头演变到现今的各种促销手段,“6.18”,“双十一”,“周年庆”……各种合规合法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吸引顾客销售更多的商品。万变不离其宗都是采用”让利”、“添头”的方式来保证收益。
但我更想做的是“无尖不商”。这个“尖”不仅仅是让利,更是先进,前端,精品。因为只有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长期的合作。记得在企业学习体系时有一段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这段话适用于任何行业。
如果仅仅是无商不“奸”的行为,自认为是利用了大众“贪小便宜”心里的聪明做法,实则谁是傻瓜呢?壹元钱一个的馒头突然变小了,难道顾客心里不清楚吗?太多百年传承走着走着就没了,也许根子就在这“壹元钱的馒头变小了”。最终的结局除了淘汰没有他途。
而“无尖不商”才是商人要走的道。哪怕你一直秉承老派生意人的“冒尖,添头”原则,生意都能细水长流。再往前走一步,当然就是无“尖”不商,像工匠精神那样,专注,热爱,精细,创新,双盈永远是一件极快乐的事情。
拾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