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厂商青睐的IP类型TOP4
1、文学类IP:改编首选用户付费习惯良好
对于游戏大厂来说,文学类IP仍然是首选。
文学类IP主要分为传统文学以及网络文学两类。其中传统文学IP因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粉丝积累,所以往往IP价值较大。
在单机游戏时期,传统文学类IP是中国最受欢迎、也最成功的IP类型。遗憾的是,因为数量有限、诞生时间较早,大部分已被瓜分干净且多为独占。
网络文学类IP凭借着获取难度低”、“与年轻玩家重合度高”、“与游戏玩法契合度高”、“付费意愿强”等特点,取代前者迅速成为如今最受青睐的IP类型。
取自APP STORE可查得的畅销榜最高排名,以及厂商对外公布过的数据整理尽管网络文学IP大热,也有了《大主宰》、《莽荒纪》、《不败战神》、《苍穹变》等代表作品。但与水涨船高的IP授权费用相对应的,是网络文学IP游戏仍然缺少一款现象级产品,而其粉丝转化率的高低也仍然存在争议。
2、经典游戏IP:传统端游大厂的成功“捷径” ARPU值更高
经典游戏IP改编手游是最近传统端游大厂发现的成功“捷径”。一经推出就可以获得惊人的PCU(同时在线用户)与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
以《梦幻西游》手游版为例,这款备受期待的游戏在3月26当日登陆App Store,仅32小时就成为国内首款PCU突破100万的手游产品。与之对应的是,《梦幻西游》端游达到这一成绩用了两年时间。据消息人士透露,《梦幻西游》手游版在上线第一个完整的自然月中,仅IOS平台流水就超过1.5亿。拥有良好付费习惯以及IP认同的端游玩家,无疑是最优质的手游玩家。
3、动漫IP:前期拥有极强吸量能力但却是侵权重灾区
动漫类IP是近两年以来,除网络文学IP外,最火爆,最热炒的IP类型。代表:《航海王:启航》、《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圣斗士星矢》、《秦时明月》、《魁拔:战神崛起》。“二次元”+题材与85至90后用户有较大重合性,因此动漫IP前期拥有极强的吸引用户能力。
同样,动漫IP成为游戏IP市场乱象的“重灾区”。动漫IP太适合与卡牌玩法结合,但日韩的知名动漫IP授权费又非国内中小团队所能负担,因此有许多小团队铤而走险,走上了“侵权之路”。
中国游戏市场的动漫类IP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日漫以及国漫。
对于国漫IP来说,题材产品已经开始在手游市场崭露头角。盛大培养了一批类似“有妖气”的国漫平台,并且初见成效。《血族》、《十万个冷笑话》、《秦时明月》等国漫IP
但仍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漫IP的价格远远低于日本动漫,但大部分国漫题材仍然比较低幼,并不适合制作成为重度游戏,拥有高知名度的作品几乎已被瓜分殆尽。
画江湖之不良人相比较于国漫IP,日漫IP更加复杂。关键问题在于:
复杂的IP授权模式:在日本,同一IP可以授权给不同的公司和个人,制作不同类型的游戏。这就说明了几乎没有人能够拿到独占日漫IP,会经常出现多款游戏拥有同一IP正版授权的情况。
难搞的日本版权方:日本IP所有方对于授权大多非常严格,尤其对于授权公司有着非常严谨的监制、审核制度。
游戏改编可操控能力弱:在合作过程中,日本版权方还会介入游戏的策划、PR乃至后期的推广环节,大大降低研发商对于游戏的把控力。
反馈速度慢:很多公司在合作的第一步,即拿开发方案给日方看的时候就拖死了,甚至到不了监修阶段。
国内层出不穷的侵权产品:日韩的知名动漫IP授权费又非国内中小团队所能负担,因此有许多小团队铤而走险。
4、影视剧IP:渐渐摆脱“鸡肋”待遇 付费能力待检验
近两年来,影视剧IP正渐渐摆脱“鸡肋”的待遇。从各类热播电视剧如《花千骨》、以及各类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等,影视剧IP正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火热的IP市场中。
而之所以此前影视剧IP不受游戏公司重视,是因为两大瓶颈:
用户辨识度高,热度持续时间却非常短。在电影、电视剧热映期间热度极高,一旦过了档期,热度就会迅速下降。
配合资源往往较少。授权方能够配合游戏公司的资源往往只是一个IP的命名授权,甚至在电视或电影里面的广告植入都非常少。
此种情况在2015年得到了显著改善
影游同步模式成为游戏公司的杀手锏,可最大限度利用IP价值,如:乐恒互动推出的《屌丝男士》,初蓝港发布的《蜀山战纪》,爱奇艺、天象互动的《花千骨》
版权方更加积极的参与整个游戏发行环节中,甚至开始占据主动。如爱奇艺力推的《花千骨》,其不只是版权方或渠道方,也是联合发行方。
但归根结底,影视剧IP热度高,但其受众往往被认为偏轻度,其付费能力仍有待检验。
除了上文提及的四类新兴IP题材外,历史类IP(主要是三国、西游、水浒等没有明确IP所有方的题材)、体育赛事类IP(NBA、足球等)、综艺娱乐类IP(《爸爸去哪儿》、《真正男子汉》等)等无数种拥有用户影响力的内容正在慢慢成为“IP”,进而被“红了眼”的游戏厂商所追逐。
如果从宏观角度看,IP泛滥的现象正是实现“粉丝经济”的必要条件。作为娱乐文化产业的延伸,游戏必然会与影视、文学等其他产品的表现形式互相渗透、互为助力,所谓“泛娱乐化”也就成为大势所趋了。
本文根据腾讯网《关于游戏IP 你应该了解的10个基础知识》进行改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