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立义及“间”
2017-05-13 本文已影响14人
卡布奇诺花蜜
庄子在庖丁解牛篇里面,谈到的既不伤己,亦随意达成。此处的“随意”切牛而任运,我的理解是 庖丁知道万事万物之间其纹理,而利用纹理来切牛,这样子既可以顺利的切牛,也可以很好的保护刀不伤到它。
其中的纹理,既可以指“间”的内涵。看到“间”或“纹理”,那么就可以在其中达到自由、任运了。
在论语的基础上,庄子对这个论语人与人之间纹理的讲述又更进了一层。孔子所说伦常等亦是人与人之间的“间”(纹理)特性,这种纹理特性是可以学习的。故伦常可学。但最好的是把这些伦常通过内在的“真”投射出来。因为伦常可学有一个弊端,就是其心不真,亦或有碍,变成了碍,就变成了一种道德谴责,枷锁。
那么庄子逍遥游作为开篇,极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开篇就点名了无为有三:
1)去伪存真。2)攻间为之。3)随力纹理。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三层意涵。
在量子物理学中有提到时间的漏洞和间隙,不过这种间隙,有二种比喻形式,一种是我们的时间间隙存在于一个个类似补丁漏洞之中。另外一种是好像切面一样的间隙,类似电影片段中止的那种流逝感。这是很抽象的概念,不是我们通过物理能够证明的。
佛法中也有间的认知,不过佛法习惯用“中有”这个词。要活在当下,依当下而觉。我们出生那一刹那才叫生,从严格的意义上,之后都在中有中,也就是在生死之“间”。佛法之言,无常变幻。
---写于2015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