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鲁迅的妻子,却空守41年,无爱的婚姻有多惨?▏《我也是鲁迅的
她的一生被无数人鄙夷,作为失败女性的反面案例,经常被口诛笔伐。
也有很多人,根本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她就是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从来没有一个作家有鲁迅这样的优待,举全国之力来研究。但凡和他沾点边的人,都被挖了出来。
朱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公众所忌讳,被视为鲁迅身上一个污点,避而不谈。
后来文化界为了更立体地还原鲁迅的形象,就把朱安引入大众视野。
她被看做封建婚姻施加在鲁迅身上的暴行,一个无知粗鄙的拖累。
从来没有一个角度,是站在朱安的立场,讲述她本人的。
她是鲁迅的妻子,却空守了41年。不读书不认字,她是怎么消磨岁月,看待自己的一生的?
作者走访了绍兴的故居,查阅了当时的书信,家庭账目,冷静客观的还原了朱安做为一个女人,她最真实的状况,绘制出一个具有灵魂和意识的鲜活形象。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书名像是概括了朱安的一生。她始终扮演着一个妻子的角色,退守着一个妻子的身份。
1、门当户对的姻缘
朱安是封建家庭的旧太太,而鲁迅是新思潮的领袖。
为什么鲁迅的母亲会把千差万别的两个人,绑到一起呢?
那就要回溯到1898年。当时的鲁迅还不是鲁迅,是周树人,是周家台门里周福清的长孙。
爷爷周福清,在1893年,因为贿赂考官进了大狱;父亲周伯宜在三年前病故,家里只有母亲鲁瑞拉扯着三个儿子苦苦度日。
鲁迅无奈,只好到南京的江南陆军学堂下设的矿物铁道学堂去了。这在当时看来,是一种破落户走投无路的“末路”之选。
而朱安呢?家住朱家台门,朱氏祖辈在扬州府做过官,祖父也混过一官半职的,父亲做过师爷,后从商。
家庭虽然不甚显赫,但也属于有传承的大家族。朱安作为长女,得到了父母特别多的疼爱。
朱安生得矮小,长得不怎么漂亮,年纪也大了。
在当时,女孩过了20岁,就属于“老大姑娘”,只能给人家做小或者填房。所以嫁给破落户当原配,算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综合两人的条件,朱安嫁给鲁迅,也属于“下嫁”。
另外,朱周两家是姻亲,两人成婚,就是亲上加亲了。
2、浓黑的悲凉
朱安的悲剧,从订婚这一刻就注定了。
他们1898年订婚,到1906年才成亲,朱安等了8年。
这时她已经29岁了。
可见鲁迅对这段婚姻的态度,从一开始就是抗拒的。
忠于自己还是顺应父母,好像是谁也逃不掉的人生难题。鲁迅选择在这一刻顺应母亲,用后半辈子忠于自己。
婚后第二天,鲁迅搬进书房,第四天,去了日本。
直到1909年8月,在母亲的催促下,鲁迅才回到故乡,和朱安有了短暂相处的机会。
开始俩人还是试图沟通的,鲁迅刚从日本回来,说的都是外面的事情,做为一个旧式的妇女,朱安实在应和不了什么。
所以“俩人各归各,不像夫妻。”即使在同一片屋檐下,却很难生活在一起。
“接受了新思想,却生活在旧式的空气中”,是鲁迅无法忍受的。
在和许寿裳的通信中,鲁迅积极要好友帮忙找工作,终于1912年2月,借工作之由又逃离了绍兴。
在短暂相处的一年半后,朱安又开始了长达7年的独守生活。
“没有人知道,遭受这么多年冷落,她的心理是什么状态,她有什么想法。”
只是从此,她的手边多了一杆长烟袋。
1919年,鲁迅卖掉周家老房,在北京买下了八道湾的宅子,把家人接去同住。
对朱安来说,这意味着她从此要离开故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无异于和娘家人生离死别。
鲁迅给了她一次选择的机会,但是她从小所接受的“妇德”教育,让她义无反顾地跟着丈夫,此生再也没有回去。
后来他们在北京搬了三次家,最终在西三条胡同住了下来,朱安开始以女主人的姿态在家里打点。
她守在鲁迅身边,给他洗衣做饭,但是鲁迅几乎不和她说话。
“当他们两个单独相处的时候,整个屋子里既无语言的震荡,也无情感的流淌,空气是冰冻而凝固的,这个家如同一个冰窟,令身处其中的人不寒而栗。”
1925年3月,许广平出现了,朱安从鲁迅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柔情。
1926年8月26日,鲁迅与许广平同赴上海,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与自己的旧式家庭彻底决裂。
朱安成了落地的蜗牛。
再等,等来了许广平生子的消息。
再等,等来了鲁迅去世的消息。
3、我也是鲁迅的遗物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鲁迅去世。朱安作为他的原配夫人,终于走进大众的视野。
在记者笔下,她是瘦小衰老的妇人,旧式妇女打扮。但是脸上的哀泣却给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尽管她独守了他一辈子,尽管他与别人同居生子,她还是把他视为自己的丈夫,把许广平视作家人。
鲁迅去世后,朱安把鲁迅著作权的所有版权全权委托给许广平打理,《鲁迅全集》才得以顺利筹备出版。
当时朱安已经58岁,鲁瑞80岁,两人早已经没有了谋生的能力。主要靠许广平寄来鲁迅著作的版税和以前攒下的积蓄度日。
后来北平沦陷,物价飞涨,与上海的许广平失去联系。
1943年,鲁母去世。朱安再也不能从周作人那里领生活费了。
日子走到绝地,她听从了周作人的建议,决定出售鲁迅藏书。
这一举动引起了各界的强烈关注。也成为后人指摘她的主要证据。
许广平在上海写信阻止,得知她的困境后,想办法周转维持她的生活。
鲁迅生前的好友,还有很多记者媒体,都要捐款资助,但是她拒绝了。
“宁自苦,不愿苟取”,在朱安心里,她仍作为鲁迅的妻子,要维护丈夫的颜面。
卖书之举,实属无奈,她深知那些书对于鲁迅的意义,从她的内心来说,也许只是希望借此提醒人们,还有她这个“遗物”的存在。
4、黑暗中的闪光
很多人都在质疑朱安这一生的意义。如果按照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的话,那就是帮鲁迅三兄弟照料了他们的母亲。
朱安从1906年嫁入周家开始,到1943年4月鲁母去世,她整整照顾了37年。
鲁迅在世时,母亲是一直由他赡养的,二弟周作人和三弟周树人几乎没有出什么钱。后来鲁迅去世,鲁母在世这6、7年间,是由周作人支付赡养费。
期间鲁迅远赴日本,后又在北京,上海谋职。周作人与鲁迅闹翻后,几乎不怎么看望母亲。周树人很早就去上海工作,薪资微薄,人力财力都力不从心。
所以在朱安嫁进周家那一天起,一直贴身照料鲁母的生活起居。
周家三兄弟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各自的贡献,离不开朱安在大后方的操持。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安存在的社会价值恐怕就不能低估了。
鲁迅总是刻意回避她的存在,但是她始终是一片无法医治的病灶,将他逼到墙角,无路可逃。
他笔下的“祥林嫂”,“豆腐西施杨二嫂”,《离婚》中的爱姑,《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那些经典流传的故乡妇女形象,都源于他对这种旧社会的深刻体察。
在他提笔书写的时候,盘旋在脑海的,正是那个整日愁眉苦脸操持家务的主妇。
1925年写作的《伤逝》中,他反复念叨“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
所以小说的主人公涓生这样说“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了,忏悔了。新的生路还有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
这就是他和许广平出走前内心的挣扎。
这么看来,朱安的存在,对鲁迅的文学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5、写在最后
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催生出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和谐稳定的社会制度下,是被禁锢的思想,压抑的人性。
朱安在她41年的婚姻生涯中,时刻遵守着妻子角色的任务和使命。伺候好长辈,对丈夫默默协助支持,不离不弃,从一而终。
不管这个角色是否名存实亡,不管所谓的丈夫冷漠疏远,只要给她这个身份,她就可以退守到角落,默默守着孤独过日子。
朱安去世前的遗愿是和鲁迅葬在一起,希望死后被丈夫接受,能全一个名分。
她到死都没有表现出一丝对这个家庭的反抗和怨怼,令人叹息。
可是这个愿望没有成真,她后来被单独葬在了西直门外的保福寺。
这也许是命运给她的另一个机会。没有了封建家庭的捆绑,她可以去寻找属于朱安的自由了。
首发于公众号:宜早闲谈 ,读读书,看看电影,过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