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后的抒情与守望——读海子《日记》
《日记》
——海子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1988.7.25火车
这是一首轻易就打动我的好诗。
我没有去过德令哈,猜想那或许是在草原深处、茫茫戈壁尽头一处荒凉的小城,它突兀地掠过诗人的车窗,于是便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开篇天马行空。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将“姐姐--我--德令哈--今夜”多重意象浑然连为一体。“夜色笼罩”,包裹着诗人孤独以及由孤独引发的脆弱。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这是充满悲情的一节。独在异乡为异客,穷途末路,孤独的尽头,一颗挣扎良久、疲倦不堪的心,这时候诗人心里多么渴望有“姐姐”温暖的怀抱和温情的安慰。在这里,“姐姐”无论实指还是虚指,都是诗人心中最美最圣洁最温暖的意象。
在我国,许多诗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位美丽的“伊人”,在抒写人间情怀和人生况味的同时,寄寓和表现其对理想境界形而上的永恒企慕与追求。早在《诗经》里,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名句,由此更拉开了后世两千多年来诗文作品对“伊人”意象反复描绘讴歌的序幕。
一方面,“伊人”之美无论实写还是虚写,都是极尽想象之曼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另一方面,这样美好的“伊人”永远不会在你身边,总是隔着时间、空间或漫长思念的距离,“美人如梦在云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所以,与其说是对美好“伊人”的向往与追求,不如说更多是诗人把自己对美好的追求和个人的理想信念寄托到了作品中“伊人”的意象上面,进行形诸歌咏。这种意象的使用和古人对“明月”、“鲜花”、“香草”等意象的使用其实是异曲同工、如出一辙(详见拙文《吟诗诵月》)。
“举世皆浊我独清”,“质本洁来还洁去”。诗人们往往觉得自己独立于天地苍茫之间,惟有“伊人”那样圣洁、美好的形象及其所表征的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才值得自己为之托付所有的生命,倾注所有的深情。而海子显然继承了这样的情怀,并把其托寄到了对 “姐姐”的深情呼唤中。
为什么是“姐姐”而不是“妹妹”?或许,妹妹更多是需要去关爱,去照顾;而姐姐则是更多地能给予关爱,给予照顾。同时,单纯从词汇意象看,姐姐和妹妹相比,显得更成熟,更睿智,更稳重。二者的结合,构成了诗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成熟、稳重、睿智,能照顾人、保护人、体贴人……从这个含义来看,这个形象在诗里无论实指还是虚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代表了诗人心中完美的“伊人”,一种近于“神女”却比“神女”更人性化的形象。
然而,所谓伊人,总是在水一方。“姐姐”远在天边,现实中的诗人却依然在最疲惫的异乡茕茕独行,依然只是草原戈壁。 草原辽阔,戈壁连天,但走到尽头却两手空空,悲伤到了极点,连一颗眼泪都留不住。这是何等的绝望,何等的苍凉,又更增添了何等的思念。
或许,生命的本质往往是透彻的苍凉。许多时候,我们在人潮中随波逐流,轮番扮演着生旦净末的角色,但在人潮的角落,身体以外,依然觉得自己如行尸走肉般空空如也。而诗人显然更加纯粹,更加的灵肉合一,甚至连“表演”的功利都放弃,而单一地以行走的姿态,以举世皆浊我独清的身影,标榜着自己的特立独行、孤芳自赏。显然,海子也是这样的人。所以,他的孤独感与荒凉感比常人更加深刻,更加厚实。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现实的失意,理想的破灭,失望、沮丧、悲痛、孤独……万般情绪瞬间一拥而上,黑暗中的德令哈成为诗人内心世界的一座空洞的、荒凉的孤城。这也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投影。在这个时候,生存还是死亡,振作还是幻灭?面对着种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天问”, 思念的影子无孔不入,“姐姐”成了诗人最后的守望,成了与德令哈孤独作伴的“最后的”动力: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让胜利的胜利,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一切都在生长,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同样还是“空空”,但夜色笼罩的戈壁却凭空多了一抹美丽。今夜“我”虽然还是“空空”,但“我”还有你,还有对你的思念和回忆,这让“我”身体虽然空空,但灵魂却不再贫瘠。诗人在自嘲式地宽慰着自己,营造着想象的美丽,“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连着三个“今夜”无不说明了这种美丽的短暂,昙花一现之后,或许明天“我”依然孤独,更加孤独,但这些都不管了,至少在今夜,你是我最后的抒情,最后的守望。
不知为何,最后一句让我尤其感动。放弃所有的一切,放弃人类的思考,仅仅是四个字,“我只想你”,却代表了至纯的依赖,至深的思恋。生命仿佛回归到质朴的如初,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忆全部浮现,梦里是美丽的温馨……
在这里,我想起了柳永《雨霖铃》。同样是驿旅中的漂泊,只是一个坐车,一个行船;同样是独对天地苍茫,只是一个对草原戈壁,一个对“杨柳岸晓风残月”;同样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只是一个“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一个是“竟无语凝噎”;同样是思念,只是一个是灰心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有何人说”,一个却是“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样的对比或许本质上没有什么高低好坏之分,但从情感的选择上,我更愿意接受海子的这一首。
人总是需要给自己一块守望的麦田,哪怕在灰色的德令哈。只是我还是遗憾,最后的海子仍然留不住这块最后的守望。或许,“最后的”本身已经表白了它的宿命意味。凡是“最后的”东西,终究都将无可奈何花落去。
但我依然为海子,为这首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