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小人物
2020-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拱瓦的禾苗
上大学时,有一个发传单的机会,一天100块。我们班的去了四、五个人,我也跟着试试,觉得发传单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在繁华的地段发广告吗?
那是一个北大青鸟的教育机构要发的传单,不过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选人方法,那就是新来的上台自我介绍一下。
我甚至没准备要讲什么,总觉得自己发挥会很特别,与众不同。轮到我上场时,由于紧张,大脑一片空白。说话结结巴巴,末了竟说了一句“希望能成为学员”。然后工作人员就问我:“你是北大青鸟的学员吗?”我说不是,他们就没要我,我自己都没说明白。
这件事让我很受打击,心里想:“这么简单都搞不定,别人肯定会看不起我。”
一开始,我就把自己定义成了“大人物”,这么简单的事肯定能搞定,我根本不需要准备,甚至都没向发过传单的人请教一些基本问题,而一味得认为:“他们行,我凭什么不行!”
失败时,我也没总结原因,沉浸在自己的沮丧和无能当中,我变成了被人唾弃的“小人物”。
大人物这就是《终身成长》中提到的“大人物-小人物综合征”:如果我赢了,我将成为举世瞩目的人,如果我输了,我将是个无名小卒。
输赢之间,就成了一个危险时刻,自己刻画的完美形象,随时都会崩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会给自己设立一个又一个这样的生死攸关的时刻。
如果将这样的时刻,转化成一个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一开始就不设定自己是“大人物”,只追求学习的进步与乐趣,主动询问别人,提前了解情况。就能很好的应对这一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