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回调函数
JavaScript的回调函数大概是JavaScript中使用最广泛的函数编程技术了,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脚本中看到它的身影。
回调函数也被叫做高阶函数,所谓高阶函数是指函数作为参数被传递或者函数作为返回值输出,简单点说就是操作函数的函数叫做高阶函数。我们把一段可执行的代码(一个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其他的代码(另一个函数),并在需要的时候方便调用这个可执行代码(回调函数)。
这样解释感觉有点拗口,简单说就是把一个函数当做参数传递给另外的函数,然后在这个函数内部执行这个参数的函数。回调函数有两种,一种是函数回调,一种是匿名函数回调。
回调函数有几个需要注意的点:
1、 不会立即执行
2、 闭包
3、 This指向
先来看一下jQuery最经典的回调:
$('#test').click(function () {
console.log('回调执行');
});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这样写过:
$('#test').click(function () {
console.log('回调执行');
}());
把回调的函数变成自执行,函数会直接输出,所以回调函数有个特点就是不会立即执行,一般是在需要执行的时候去调用,才会执行。之前也写过闭包,我查了很多,都说回调是闭包的简单使用,能访问外层定义的变量。
上面的是匿名函数回调,函数回调是这样的:
$('#test').click(callback);
function callback() {
console.log('回调执行');
}
其实两种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回调函数的this指向需要特别注意:
var sum = 100;
var obj = {
sum: 10,
fu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sum);
}
};
function con(callback) {
callback(obj);
}
con(obj.fun);
比如这段代码,当我们直接调用obj.fun();输出的是10,当我们把这个方法当做参数传递给con方法之后,调用callback的是window,this指向window,所以输出的是100。
当然我们可以用call或者apply和bind来改变this指向:
var sum = 100;
var obj = {
sum: 10,
fun: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sum);
}
};
function con(callback) {
callback.apply(obj);
callback.call(obj);
callback.bind(obj)();
}
con(obj.fun);
上面的代码都太简单,没办法感觉回调的好处,甚至有些觉得不把函数当做参数传入,直接调用这个函数也可以做到。
回调函数可以避免重复代码、加强代码可维护性、可读性,一般用在异步编程、事件监听处理、定时器计时器等。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感觉回调函数没什么用,那是因为回调函数分为异步回调和同步回调。对于同步的回调,确实,跟普通调用函数一样,但是在一些场景下特别有用,比如:
回调:
function fun(num1, num2, callback) {
var result = null;
//几百几千的逻辑代码
callback(result);
}
fun(1, 2,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
不用回调:
function fun(num1, num2) {
var result = null;
//几百几千的逻辑代码
res(result);
}
function res(result){
}
fun(1, 2);
咋一看,两者差不多,但是如果涉及到更多的逻辑呢,我传入两个参数,要通过获得的结果去采用不同方法,采用回调我只需要一个方法:
fun(1, 2, function (data) {
//执行不同结果
});
fun(5, 6, function (data) {
//执行不同结果
});
如果不用回调:
fun(1, 2);
fun(5, 6);
然后各种对result的判断都要写在res方法里面。或者判断之后调用外部的方法。
异步回调就更有用了,最典型的就是ajax的异步回调,包括封装ajax。
关于回调我也不知道解释的能不能让人明白,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确,都是个人理解,有问题欢迎指教。
欢迎关注Coding个人笔记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