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管理观察互联网科技散文

《投名状》对华为鸿蒙的启示,以出其不意的策略快速形成生态

2019-08-14  本文已影响38人  行者乐

一个新人,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打进圈子,或者形成新的圈子,《投名状》指的就是这种现象。在操作系统领域,对于一个新面孔,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对抗迁移成本,鸿蒙面临的正是这个问题。这种迁移包括对用户信任的迁移、用户使用习惯的迁移、开发者聚集效应的迁移。

用户信任主要是对系统的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便利性的信任。对于新系统,只能以公司的相关既有成功案例推导出信任。由于谷歌本身就是android生态的主导者,android就是谷歌的操作系统成功案例,所以用户对谷歌开发的Fuchsia操作系统就具有天生的信心。这样,谷歌从android向Fuchsia迁移相对容易,只需要对抗使用习惯成本和开发者聚集两个成本。而对于华为,情况大为不同,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是新面孔,并且华为从未开发过操作系统,虽然华为曾经深度参与过android的开发,也有过方舟编译器、EROFS超级文件系统的战绩,但毕竟不是一个独立的操作系统,没有前期的成功案例,用户难以推导出信心。

鸿蒙相对于Fuchsia多了一个信任成本。

Harmony和Fuchsia都是面向物联网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在8月9日华为开发者大会上,鸿蒙第一次露面,余承东对鸿蒙操作系统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我们得知,鸿蒙不同于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是全世界第一个针对全场景的基于微内核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具备如下特性:1.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2.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技术实现系统天生流畅;3.基于微内核架构重塑终端设备可信安全;4.通过统一IDE支撑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跨终端生态共享。

以华为一贯的言行,可以博得对宣传的信任,而华为表示,对处于物联网胖节点的手机,华为不到万不得已不打算脱离android阵营,但在极端情况下,具备快速迁移到鸿蒙操作系统中的能力。这样的安排,说明华为基于android生命周期和成本考虑,此时并不打算形成手机的鸿蒙生态,而只是在物联网其他方面慢慢构建生态,这一点和谷歌的Fuchsia策略同步。但是在极端情况下,想要快速形成生态,对于华为来说是极其困难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准备。

想要快速形成鸿蒙手机生态,华为需要投名状,问题这个投名状首先给谁最有效。

作为点燃形成新的生态激情的导火索,是首先给消费者还是首先给开发者,是个策略问题。我认为应该先给消费者,如果成功吸引了一部分用户使用鸿蒙手机,就有可能形成带动效应,引来更多的用户,此时就会激发起开发者的积极性,再配合提升分成比例的策略,吸引一部分开发者进入,在突破平衡点后,就会形成开发者的聚集效应,应用丰富了,又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如此交替进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就能形成新的手机鸿蒙生态。

华为手机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用户,特别是在国内。这些老旧手机用户是最坚定的华为手机用户,投名状就应该给这些老用户。

如果能将这些老旧手机焕发青春,对于这些老用户来说,是极为欣慰的一件事情。而很少有手机厂商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样做会降低用户换机频率,相当于断了自己的财路。但是在非常情况下,这种付出还是值得的。所以华为可以采取两种策略,首先是常规的策略,在新的2000元以下的低价手机中率先安装鸿蒙系统,吸引众多对性能敏感度低的用户,积累数据,同时增加应用开发的分成比例,吸引开发者;另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对老旧手机适配鸿蒙系统,因为这些用户对这些老旧手机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如果鸿蒙系统能让这些老旧手机重新焕发生机,对于树立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信心是极为有利的,这些采用鸿蒙系统的老旧手机本身在用户眼中也是一个试验品,所以这些老用户的心态就比较平和,可以包容鸿蒙系统的一些缺陷,为华为留出足够的改进空间和时间。当这些老用户对于鸿蒙系统熟悉了以后,在基本满意的前提下,就会继续选择鸿蒙手机,这对于华为手机形成功能系统成生态极为有力,这些第一批用户的口碑作用不容忽视,因为这些有经验的老用户更能起到引领作用。

然而这些是策略需要华为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毕竟在这些即将淘汰的老旧手机上下功夫需要资金和精力,但我认为这些都是值得的。这些老旧手机的代表有荣耀的note8、荣耀的6x7x系列、华为的mate6、7、8、9、10、华为荣耀其他系列等使用了5~6年的手机。如果能成功适配鸿蒙操作系统,无疑能延长使用寿命,留住了这批用户,同时慢慢形成生态,一举两得。

当然华为采用常规的做法很有必要,但是在极端情况下使用特殊方法,出其不意更为关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