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
二哥15岁开始上班,八一年,高考虽然刚恢复,可在乡下的高中,一毕业就算完成了学业,然后就到一家工厂当了临时工。
到厂里扛大麻包,十五岁时白净脸儿低低瘦瘦,在学校也不是个善荐,所以当年的校长在全体师生大会上,说:“你看那个齐顺生,在班上敢和老师顶撞,最后还不是去扛大包!”一副幸灾乐祸的语气。
不到两年,听说可以考单位,二哥坚决不干了,回家复习,本来他基础还可以吧,加上破釜沉舟的努力,半月后,一考通过,成了公职人员。
18岁正式有个单位,他敢想敢说敢干,在乡下他能和大小年龄的老乡说话挺热乎,还能和碰到的各个领导说上话,不到三年入了党。
二十五岁时和二嫂一起盖房子,他自已张罗村民给他干活,屋顶上盖时二嫂领头和几个女的为二十多个人做饭,十几天时间就盖成了四间大平房。
他说给村民帮忙,一个人揣着两块金子到四川和人家交易,亲身带回来二万多块钱,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日子平稳度过,二哥成了他家他丈人家的主心骨,亲朋里这个人托他干这,那个人托他办那,他来者不拒,尽力办好,所以他在我们那疙瘩地儿,名望超过他爸妈和他大哥。
他二娘是个能领抚恤金的老婆婆,八十多岁了,住在离镇医院银行几十里的小村里,逢要领钱得让二哥去取,二哥取钱给她买米面二嫂买衣服,开车给她送去,村里人对老人说,别麻烦二哥,他平日上班忙,老人反反复复就一句话:我相信俺顺生。她有头疼脑热的,有村医,可前几年那次严重骨折,二哥赶紧用车把她送到城里骨科医院,再分派她亲戚去照顾,一个月后才回家。他二娘没亲生儿女,全是二哥在亲戚中分派,他自己跑前跑后,好在亲戚们都听二哥的吩咐。
他小姑老两口住在山顶上,生活很不方便,二哥去和乡里村里有关人员商量,据说是按啥政策让老两口迁到山脚下的公路旁,二哥找人帮他们盖了三间砖瓦房,屋内粉刷一新,把屋内电线也走好,才帮老两口搬家,小姑家的儿女们对他感恩不尽。
十几年前我看过二哥找人做的企划书,他想到乡下包些地,得得到政府的批准,还得从银行贷款,心想:二哥真有理想,那时二哥都将近五十的人了,十有八九不会中。
没想到,他真得到政府的支持,租下八十五庙地,这下好了,我和他大哥都得给他做担保贷款,六年多了,他每年都往地里投资二三十万,让我肯定会吃不着饭睡不着觉,可他反而越干越精神。谁都知道,干种植不挣钱,还得看天气,看市场信息,懂技术,稍有不慎就赔得精光,他却走南闯北,引进好品种好技术,和我们说起来也就胸有成行,他说:退休了在自己家的农田边喝口茶也是美的,看这就是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理想。
家里二哥有朝一日真成了实业家,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