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0496/1ce1a833ff8eb54f.jpg)
安顿好行李,面贴车窗,两岸渐行渐快的树,给了我安慰。
回家的路程并不算长。车里大多是同乡,只是大家仍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交流起来没什意思,紧绷着身子,感觉家还有些远。
直到快到村口,才是真近了。
“你们晓得吧,隔壁村里那小张不得了咯。”这嗓门有些像王婶儿,让人发笑的粗嗓门儿。还没听出什么,就被另一个更高的女音盖过“谁不晓得呢,不过真要说起来,那谁谁可不比他次(差)多少。”
难怪,到饭点了,大妈们端着饭碗齐全地站在村口,感觉拌着点家长里短,米饭也会更香。这时,我不禁笑出声儿来。斜靠着桥栏的王婶儿的嘴得空儿,又四处瞧着,看到不远处拖着行李的我,扯着嗓子唤我:“大姑娘从学堂回来啦?” 堆着热情的笑,脸上的褶儿密集了,反而看出了些味道来。我上前和她问好,周围的大妈们也是一个不能少的。无非课业啊,生活还习惯与否。当然村里人只懂得,我说着挺好,没什么紧张的,便也就夸我能干会学之类的,就打住了。更多的还是发挥特长,都是让我难以招架的话题。什么找对象得长个心啊,谁家孩子不学好,谁家孩子谈对象失败啦,谁家孩子都结婚生孩子啦……诸如此类的,真是无力接受,我只能干笑,不停点头,不好意思地说:“晓得了。”也是佩服她们,说小不小的村子,怎的消息流通如此之快,都是有当娱记潜力的大妈啊。
总之,我被乡音围堵喘息。可心里却渐渐放松下来,到家了,真好。
茶话会也是有时间点的,她们大概要去田里忙农活,很快散开了。渐行渐远,我还能听到一些仍讨伐着谁谁昨儿个踩坏了她家苗子,真气人啊。
我一路笑着往家里赶,妈看到我也是笑,心照不宣,“被缠住了吧。”我给她“也是就这样咯,习惯了”的表情。
好眠,睡了一个下午。
此刻最是乡间安详静谧的空当。家家忙着晚饭,晚霞满天,烟囱处紧赶慢赶飘出的烟,印着足迹,很是美好。随风飘散,于空中交接对话,似乎是争辩着谁家饭菜更好些。看妈在摘菜,我懒懒的,不想帮忙。我妈笑骂:“懒闺女,就嫁不出去,没人要。”我冲她吐舌,“赖你一辈子!”我心想,不过这话不会说出来。“李婶儿家虎子也回来了,你去找他玩儿。”她揩着汗,顿了顿,像是想到什么好笑的,瞅了我一眼,很是有深意的嘲笑啊,“到点儿了,记得回来。多大的姑娘了,别好意思的,又去蹭饭。”我妈说得自己又笑了。多久前的糗事了,我心里不服,想争辩,又打住了,扶额,也确实好笑啊。
那时还小着呢,穿开裆裤的时候。
总觉着李婶儿家的饭菜,量足味道好,每次去找虎子玩儿,都得忘了时间。你说是故意的呢,我也得得意自己的机灵劲儿。毕竟丫头片子,心眼儿多着呢。那时候,一到饭点儿,李婶儿便拖着我,不让我走,磨着磨着,我就半跑半就,矫情着呢。李婶儿就佯装生气,“丫头是不稀得婶子疼,平日里叫得亲,连吃饭还和我不好意思啊。”李婶儿憋着笑,故意朝我屁股招呼。我就笑着说“痒”,她可不饶我。可“气”归“气”还是拉着我,一边端来小板凳,一边往我手里塞上专门留着虎子用的小碗。吃饭时,一刻也不得闲,专给我夹菜,自家虎子就不乐意,嚷嚷着说“不疼他。”然后李婶儿就笑,用筷子戳戳虎子的大头,往他碗里丢上一块肥瘦不均的红烧肉,看虎子更嘟嘴,我也笑。满足这顿好饭菜,心里是不记得回家的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50496/fde3178874eddcab.jpg)
李家大伯笑着拉闹脾气的虎子,“可得疼着,不疼你小媳妇儿,跑了咋好。”边说还得嘬几口小酒,李婶儿骂他不正经,她自己明明也说过类似的话。我们哪儿听得明白,就卯足劲儿争着吃更多饭。抢食,我总不输给任何毛孩子的。
每每我妈来寻人,李婶儿就把我藏到她身后,我妈觉得好笑,啥时候自己的饭菜就被嫌弃成这样。临走还不忘揪揪我的小辫儿,看我嚷嚷,也就算了,便自顾回家吃饭,转身板脸说:“可不养你了,你今晚也别回来,就和你李婶儿睡。”我一听不好,忙撒脚丫子要跟着,李婶儿和虎子都笑话我,李婶儿还把我往回拉,“真就是个孩子。”吃的时候不惦记着家,现在饱了腾出脑子了,就怕怕的。“怕啥,婶子还能不给你收拾妥了,哈哈。”她逗我呢,我也不晓得,就听我妈在前头笑声,“便宜给你个闺女,拿你家虎子换。”李婶儿直对她喊“好”,惹得我和虎子都大声嚎哭,怎么自己娘老子都不要咱了,可是越想越伤心,互相嫌弃起来。当然,等晚了,各回各家,各睡各家炕头后,安全感满满的了,来日我们就建立了更坚固的革命友情关系了。
如今想来,我自己都笑话那时的自己,同时也羡慕得紧……
看到虎子的时候,他正在河边投石子。这么多年,我们容貌身量变化很多,可很多最珍贵的却是不曾有过改变,最幸福的熟悉感,让我们欢喜。刚说没几句,不知啥时候李婶儿从厨房对河的窗口探出头来。我唤她,她笑得紧,“丫头,留李婶儿家吃晚饭再回去,可不许走,”好像什么要出锅,李婶儿急忙转身去,又匆匆叫道:“虎子,给我拖住啊!”她的声音那个急得,叫人暖心。巧了,我妈正来寻我。俩人无可避免地调侃起来,我们也都习惯了。
“丫头,打今儿起就赖你李婶儿家,吃穷她不可。”
“敢情儿好,到时候可要不回去了你。”
“要不得,还得倒贴给咯。”
“可眼红你家个丫头,我稀罕得紧,把虎子送你,免费劳力。”
……
二人互侃着,可糊了饭菜没有。
我和虎子,相视一笑,二人耸肩,默契跑开,笑声随之漾开。
一圈一圈,红了眼,闹了整个村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