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贫瘠青春里的精神食粮
2021-08-31 本文已影响0人
西窗话烛
儿子开学上六年级了,开始独立地自己坐公交车放学了。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双減”意见的出台,初中阶段也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学生们的精神文化大餐也将更加值得期待!
遥想上世纪90年代初,在苏北的农村,那时我们上初中要骑个28寸的自行车,穿过好几个村庄骑行10多里地,才能到校。
网络图片那时的青春从物质层面上来说是贫瘠的,我常带着咸菜和辣酱去学校,装在一个罐头玻璃瓶里,在学校里买馒头就着咸菜和辣酱吃。到了初三时,开始偶尔去打菜吃了,便觉得是好有幸福感!
贫瘠的青春是物质层面的,在精神上我们也有专属于那个年代的精神食粮。学校报纸、随身听、抄歌词、大喇叭广播等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精神给养。那时,我是学校《未来周报》社为数不多的记者之一,还有几个女同学担任青春之声广播员。能有这份学生工作,我们都感到无比自豪!
看着自己的稿件成为了铅字,觉得很有成就感,也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期待,那时的我不知未来会是什么模样,只是觉得未来有太多的未知需要我们去努力实现,而我们能做好的是把握每一个曾经的当下。
听着广播大喇叭甜美的声音,我们沉浸在青春的气息里,哼着青春的歌谣……
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