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时候并不是一件随性的事| 《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被很多大神推荐的阅读入门书。遗憾的是,我读了二十多年书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书中提到的一些阅读方法对于我们抱着吸收知识的目的来读书帮助非常大,特别是带着问题去读书的主题阅读法(简直就是写论文做研究时的标准步骤)。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只是,我学习完了之后并没有按照这个去读,一方面是积习难改,另一方面,这么读书真的压力有点大…平时随便看看的书,还是随便看看吧。先养成读书的习惯和兴趣,再去学着正确的读书吧。
以下是书中知识的总结和摘要:
======检视阅读=====
1.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序言、目录、索引、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随便翻看两个段落或几页、书的结尾两三页。
“很少有作者能拒绝这样的诱惑,而不在结尾几页将自己认为既新又重要的观点重新整理一遍的。”
把自己想成一个侦探,在找寻一本书的主题或思想的线索。
2.粗浅的阅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主动阅读: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主要想法、声明与论点。(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如何做读书笔记:
1.圈画重点
2.互相索引的地方做注释和引导
3.笔记:可以将复杂的论点简化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书中最后一页可以用来作为个人的索引页,将作者的主要观点依序记下来。
你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
结构笔记 structural note-making
概念笔记 conceptual note-making (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辩证笔记 dialectical note-making (针对一场讨论情景的笔记)
“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
一开始时,学习者只会注意到自己与那些分开来的动作。等到所有分开的动作不再分离,渐渐融为一体时,学习者便能将注意力转移到目标上,而他也具备了要达成目标的能力了。
======分析阅读=====
规则1:书籍的分类
论说性作品:实用性vs理论性
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
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规则2:概述书的内容
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3: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可读性最高的作品是作者达到了建筑学上最完整的整体架构,最好的书都有最睿智的架构。
通过整体调性统一的叙述,将欧诺个情节部分放入正确的位置(读小说)。
同样的基本情节,一位作者写出来的是好故事或怀故事,端看他如何装点这副骨架。
======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第一件事是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
1. 找到相关的章节
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最基本的重点,而不是您阅读的书。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不要被作者提出的新鲜概念带着走,而是要找到作者论述中与你的目标一致的地方)
3.厘清问题。建立起一族不偏不倚的主旨,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4.界定议题
通常对一个问题会有超过两种以上的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作分类。
5.分析讨论
主题阅读就是要能面面俱到,而自己并不预设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