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容调度 一一可循‖王沂孙【中】(33)
中国的咏物诗词有几点特色。一个是具有“隐语”性质,通过假借一个外物来表现一层更深刻的情意的。一个是带着一种铺陈和描写“巧谈”的性质。
王沂孙在清朝非常推崇和尊重,清朝词学评论家周济的《宋四家词选》认为在两宋词人里边最有代表性的、最值得注意的、最有成就的、最可以作为我们后一代学习模范的四个作者就有王沂孙,其他兰个人是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序论》中曾赞美王沂孙词说:“碧山餍心切理,言近旨远,声容调度,一一可循。”碧山,是王沂孙的号。他说王沂孙词的几点好处,第一是“餍心切理”,即在情感上使人的内心得到满足,细节描写也切合事物的理法。二是“言近旨远”。语言好像在我们的耳目之间,可他真正的含义要旨却是非常深远。三是“声容调度”的“声”,是字的声调,“容”是作品外表的词藻,“调度”是作品的结构和安排,“一一可循”,都可以给我们当做典范。
声容调度 一一可循‖王沂孙【中】(33)周济又云:“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其中“胸次恬淡”,“恬淡”,是没有追求功业利禄的心,内心平淡。“黍离麦秀”,用的是中国《诗经》里的两句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和《箕子之歌》“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这两句诗都是慨叹故国的败亡。对于南宋国家的灭亡,没有明白的“剑拔弩张”的习气。可豪放词人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充满了忠义奋发的英雄气概。面临亡国的人,是不是都该表现剑拔弩张的忠义奋发呢?
回顾中国文学史,李后主亡国之后用“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写得悲哀感慨。晚唐五代时后蜀的鹿虔扆经历了前蜀的败亡。写了“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在“暗伤亡国”时,那野塘之中的藕花是“清露泣香红”来表现悲哀感慨。然而周济居然说经历亡国的人写出来的作品,没有剑拔弩张的习气是值得赞美的。词虽然可以写自己的感情志意了,但它的特色是表现的情调要委婉曲折,连文天祥这样一个忠义奋发的人,在《满江红》里面也说:“世态纵如翻覆雨,妾身原是分明月。”用一个女子的口吻来表达自己志意的,北宋沦陷时外边的世态变化纵然像翻覆的雨一样(杜甫诗说“翻手作云覆手雨”)云,但是“妾身原是分明月”,我的光明皎洁还是跟天上的明月一样。
声容调度 一一可循‖王沂孙【中】(33)由于词具有委婉曲折的情调,辛弃疾在表达忠义奋发情感时也往往假借大自然的景物形象、典故传说神话的历史形象,利用长调铺陈,展现豪壮的气势。可王沂孙词的委婉曲折的一面,虽与辛弃疾有相似之处,可是他毕竟没有辛弃疾那种忠义奋发的精神,没有那种深厚博大的志意和感情。为什么?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他本来就是在国家没有灭亡的时候既没有追求过功名利禄,在国家败亡以后也不曾有过真的在实践上做出执干戈卫社傻的拯救危亡的行动。所以就只剩下了“亡国之音哀以思”了。它充满了对过去往事的思想和怀念,是外在的环境跟自己本身的感情品格结合的结果。
周济又云:“咏物最争托意。”咏物词要争托意,要有深刻的含义,首先有一份感发的生命。对于外物要“能感之”,还要“能写之”。例如过去人们欣赏李璟词都赞美“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两句写得好,但王国维赞美的却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这两句,说它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感慨。他掌握了这首词感发生命的本质,连这个思妇的悲哀都是与恐惧生命的衰老凋零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声容调度 一一可循‖王沂孙【中】(33)叶嘉莹以为简单归纳起来有三种解说和欣赏小词的路途和方式。
第一类方法是以张惠言的《词选》作代表的。他说词之“缘情造端”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指词是将里巷之间的男女哀乐、男女爱情发展到极点的流行歌曲,可以用来说明那些有理想、有志意、有才能、有品德的贤人君子,内心之中的最幽深的、最隐藏的、最含蓄的理想不能实现的怨悱感情和悲哀。凭什么说写爱情的小词就可以表现贤人君子的用心呢?张惠言曾说,温庭筠的小词有屈子的用心。西方理论认为一篇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在没有经过读者欣赏评价鉴赏之前,它只是一个艺术的成品而已。不是一个美学的客体,因为它没有生命,没有美学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文学上的欣赏是两方面完成的:一方面是作者写作时要赋予作品发挥功能的潜力,会读的读者才能把作品所潜藏的本质感发的力量都发掘出来。而这些潜在能力都是通过语言符号来传达的,在读者解释时就将他们自己的创造力添加进去。语言符号作为一种语码,除了本身的作用,还带着传统文化的作用了。温庭筠的“蛾眉”,由于具有屈原的《离骚》的文化背景比喻意义。
可是王沂孙词不是短小的令词,而是长篇慢词了,所以这里边除了符号语码以外,还要有一种安排组织的功夫,这就是另外一种欣赏词的方式,“咏物最争托意,”咏物的词最好是可以给人一种联想和感发,引起托喻之想,才可以引起人感动的情意。
周济又说:“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隶事”就是用典故,用典故时要用情意贯串起来,这就牵涉到安排、组织的功夫了,要安排得很好,使它“浑化无痕”,让它在感发作用方面给人完整的感觉。周济说这是王沂孙词的最好之处。他又说:“词以思笔为入门阶陛,碧山思笔可谓双绝”(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说初学写词要从王沂孙人手,“思”是内容的情意;“笔”,是写作的技巧和结构组织的安排。词是以思笔为入门台阶的,而王沂孙词在这两点均是最高水平的。
声容调度 一一可循‖王沂孙【中】(33)但只是周济把王沂孙抬得这么高吗?不是的。陈廷焯在他的《白雨斋词话》中也曾说,王沂孙的词是诗中的曹子建、杜子美,说品格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清朝的词人如朱祖谋、王鹏运等最有名的词学家也都是推崇王沂孙的词。陈廷焯曾说:“读碧山词须息心静气,沉吟数遍,其味乃出。心粗气浮者,必不许读碧山词。”王沂孙的词是不易懂的,应当细心玩味,才能体会出其中的好处,它代表了中国韵文中一种精美的成就。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文字整理于叶嘉莹《唐诗宋词十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