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悦阁文学院

再看《海上钢琴师》才发现,原来,我们都是“1900”

2019-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羊达令

有多少电影可以时隔21年再次登陆院线,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仍旧能吸引人们去回忆、去想象、去感叹?

我想,《海上钢琴师》必定是花名册上的浓墨重彩。

这部电影在当年上映时,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和奖项,但21年中,这部长居于豆瓣排名前15的电影,一直被人们记得。

那个叫“1900”的钢琴天才,鲜少有人不知道。

曾经看这部电影,我们都是陆地上的某个人,在漂泊无际的大海上,看不透1900的选择。如今再看,我们仿佛都成为了1900,带着各自的色彩,感同身受着不同时代下的1900。

它经典、永恒,并非只是不断被人记住和回忆,而是诉说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海上钢琴师》带给你和我的,或许是不同的体会,但它都在不同时代下,问着一个问题:

面临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

这个选择,关于现实与梦想、关于生存与死亡、也关于自我与众生。

01 孤独的背后,是守护自由的盾牌

很多人不喜欢“孤独”一词,它仿佛代表着一种寂寥和无奈。

孤单的人怕被人质疑,他们怕改变,某一方面,更渴望合群。

但是,孤独的人正相反,人潮涌动,他们都不会眷恋那份不属于自己的“热闹非凡”,更懂得如何自洽,经营内心的充盈感。

1900看起来很孤单。

电影中多次表现他独自坐在船舱里,透过小小的窗户凝望海中的世界。

一次是在父亲去世后,八岁的1900从此独自生活,本就无亲人,孤单的色彩加持着他。

一次是他重回到船上后的很长时间,不与别人说话,他人更不明白1900的想法。

这两次,电影的镜头都拉近了1900的侧面,最孤单的不是一个人的背影,而是可以看见他带有某种看不透表情的侧影。

他孤单吗?某种层面可以这样理解。

他拒绝离开海面,拥抱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

他好不容易爱上一个姑娘,但还是选择孤单一生。

他享受一个人的音乐,沉浸于自我创作。

如果你问1900:“嗨,老兄,你孤独吗?”1900或许会满脸笑意地望着你:“我可以弹出你心里的音乐,但我不理解你口中的孤独。

蒋勋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当你害怕了,也便真的孤独了。

但我不认为,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因为所谓的孤独,永远是外界对我们的评价。

何为孤独?只有自己能定义。

1900或许认为自己是孤独的,又或许不是。

但即便他是孤独的化身,也是一种自我的归宿。

白岩松老师说过:所谓人的归宿,就是死亡。

恰好,1900的归宿就是孤独地死亡。他死去时,周围充斥着炸药,没有挚爱的钢琴和熟悉的音乐,手指在空气中挥舞。

那一刻,谁又能说1900不是自由的呢?

孤独的背后,是守护自由的盾牌。

临别前,他听见了当年写给心爱姑娘的那首曲子,重逢了为数不多知道他存在的好友麦克斯,最后一刻,他看见的是火光,心中承载的是圆满。

这份圆满不是梦想成真,而是自由。

自由是个奢侈品,它需要金钱、时间和心境的构成,但1900的自由或许是一艘船、一架琴便可以实现。

这份自由更是向自己的呐喊,也是那个时代的呐喊。

20世纪初的世界,大家都有一个美国梦,这艘叫“弗吉尼亚号”的大船,装满了那个时代人们渴望的自由。

走出家乡,离开亲人,追逐那份像泡沫一样的自由。

他们像极了今天的我们,毕业离乡,留学、北上广,梦想成为人的后盾,代表的符号正是自由。

我们是一座城市孤独又鲜活的个体,我们也是向往自由的精灵。

不同时代下,孤独都是自由的盾牌,守护着每个人心底里最坚硬的防线。

1900最后守住了,也如愿了。

02 羡慕1900的洒脱,但我们最终都会活成麦克斯的“俗气”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时,很多人都会对1900产生一个想法:这才是人们该活成的样子。

不畏世俗的诱惑,也不为现实妥协,坚持自己,坚守梦想。

这就好像童话故事中的桥段一样,梦幻的东西永远让人向往,但合上童话故事书,我们眼前的镜子不是魔镜,而是一面可以照出你真实模样的玻璃。

有些人会买来让人看起来心情愉悦的镜子,镜中的你看起来可爱苗条,仿佛是心中向往的自己。

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存在不仅是自我的审视,更是世界的凝视。

电影中,麦克斯不知多少次地劝说1900离开这艘船,那个充满各种色彩的世界,远比想象中的精彩。

当弗吉尼亚号即将被炸毁时,麦克斯回到那里,寻找1900,他坚信1900没有离开这里,如此倔强的人是否可以在死亡面前,选择一次妥协?

然而,并没有。

我们在赞扬着1900的坚守时,却都活成了麦克斯的模样。

不知道你是否记得这样一个桥段,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1900在录制唱片时,透过那扇只能看见外面,外面却无法看清里面的小小窗户,遇见了心爱的姑娘。

那一眼,或许就是一生。

他偷偷来到女生的船舱,穿过人群,找到了正在熟睡的她,在她的唇上轻轻一吻。

狂风大作的甲板上,1900拿着这张唱片,想要送给这个姑娘。

他拒绝将唱片问世,或许正是因为这是自己独一无二的爱,这是写给心爱姑娘的礼物,他人无法理解,更不愿分享。

或许就连人生中唯一一次走下阶梯的经历,都是为了这个姑娘。

这样的1900,我们有些熟悉。

他仿佛就是每一个你和我。为了爱,变得可爱温柔,为了爱,决定打破世俗。

我们都是“俗人”,并不是这个世界让我们变得俗气,而是“俗气”是人性本色。

麦克斯在船上待了六年,他迷恋这里的一切,甚至舍不得这位挚友。

但他最终还是递交了辞职信,下了船,那张上船时的船票是生命中的一刻印记,但回归生活才是最终的选择。

每日清晨,菜市场的叫卖声,络绎不绝的讨价还价,还有拿着菜篮子低头捡菜的人,他们是一座城市最普遍的存在。

深夜的酒吧中,有人买醉,有人高歌,有人欢愉,有人落泪,这里是快节奏生活下的停留地。

医院的病房里,每天都在上演人生百态,死亡、康复、绝望、重生,人终究无法逃离的生活就是这些。

我们无法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梦想很美好,泡沫很绚烂,但真实的生活,一地鸡毛的日子,才是每个人的归属。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过着重复无味的生活,工作阻碍着我们的诗与远方;现实阻隔着我们追逐理想的未来。

但人的本质就是非完美。

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中有这么一句话:到头来,人什么都能习惯。

我们可以习惯梦想的如愿和失败,习惯人生接踵而至的欢喜和苦难,更会习惯做回一个俗人的本真状态。

麦克斯在不断地回忆着1900的故事,电影也在不断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话题。

其实,这个问题又何来的标准答案?

1900的现实就是与这艘船共生共亡,音乐可以让他看到无尽头的希望。

电影末尾,1900对麦克斯说,如果站在天国的门口,可以用别人的右臂代替左臂吗?

那个时候,有总比没有强。

当希望破灭时,我们能做什么选择?和梦想一同毁灭,还是带着残垣断壁,继续与这个世界对抗?

我想,我会选择后者。

英雄可以选择坚守,但还有一种英雄是与这个世界死磕。

癌症病人,明明知道未来是什么,但他们还是愿意承受痛苦,换取活着的砝码。

向现实妥协的人,明明了解追逐热爱的过程有多坎坷,但好像也只有活下去,才有机会看见所谓的未来吧。

我们都是俗人,回归生活,妥协自己,但这并不是软弱。

1900是自由的英雄,麦克斯是生活的英雄。

03 再看《海上钢琴师》,我们已不再是少年,我们都是“1900”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我二十出头,那个时候的我,带着热情生活,对未来憧憬,但我不理解“1900”的选择。

我认为他执拗,注意,不是执着,是执拗。

执拗是一种贬义词,他偏执、固化,不接地气。

这个世上或许有1900,但一定是少数。

二十岁的少年不懂1900的选择,就好像那时的我们,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选择吧。

几年后,当我再次踏进影院,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哭了。

不为离别哭,不为死亡哭,而为我突然明白1900的选择,我好像在某一个瞬间理解了他。

正如他孤独地追逐自由一样,我也在另一个时代,看到了1900的存在。

我们又何尝不是1900呢?

1900代表着一种向往,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汪海洋。

那汪海洋的尽头只有自己知道,而前往彼岸的方向,也由自己掌舵。

失去的手臂不会重塑,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块近乎完美,不愿妥协的境地。

1900用死亡告诉我们:活着有时未必比死去好,别人的手臂也无法代替自己的躯体。

这是他的结局,有遗憾,也有不舍,但更向往的模样战胜了所有。

当理解1900时,我也走过普世的道理,看透了那么一丝人心。

原来,无论是活在自我世界中,还是趋向于众生的世界里,我们都曾是“1900”。

每个时代都需要1900,他并不是某一种化身,亦或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他更像是我们心底里那一抹不愿轻易展露的寸土。

《一个人的朝圣》中哈罗德在出发前,没有太多的愿景,他只想平安走到朋友的身边,完成一句诺言。

带着这个心愿,他走上了这条朝圣之路。

起初,他觉得自己是孤注一掷的,甚至他不需要别人的理解。

越来越多的人,带着各种目的与他并肩前行时,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要走向何方?

一个终点?还是自己追寻的目的地?

年少时,不懂何为远方,何为生活,长大后,仿佛有一些顿悟:那个远方有时不在于远,也不在于未知,而是我们心里的笃定。

越长大,我们越知道自己要什么。

孩童时的1900想要的是冲破禁区的自由。

年轻的律师想要利用手中的武器,为别人谋求公正和权益。

站在老医生身旁的实习医生,想要救死扶伤。

当我们的诺言许下时,仿佛成为了终身约定。诺言不一定永恒,但远方却一直都在。

无论这个远方是否是年少时的执着。

1900最后坚守的是那份无尽的希望,却需要用死亡来得到。

曾经年轻的律师长出白发时,他会发现不是所有的正义都会到来,而世代的法律人都在努力做到更好。

实习医生接过老师手中的手术刀,他不仅救死扶伤,还要抚慰人心。

我们都曾是年少的1900,但最后一定会成为自己心中的1900。

不变的是远方的意义,变化的是不同时代下的期许。


我最喜欢的角色不是光鲜亮丽的主角,而是一晃而过的龙套。

船上的每个人都是龙套,1900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会将自己当成主角,旁人会将你当成配角。

活在自我中,也活在世俗中。

我们终归无法逃离这个世界的大船,当人类探寻更广阔的空间时,有些人会离去,但我们一定无法跳出自己的这艘船。

我们带着各种角色存于世,也会带着各自的色彩告别。

但不曾忘记的是,我们都勇敢过、坚守过。

这就足够了,那张巨大的人生地图上,我们还会为它添上其他的颜色,而来过,是我们活着的最好礼物。


图片来自《海上钢琴师》

你好呀,我是羊达令,一个会唱会画会写的轻度女神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