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鹤唳华亭》让我想到了自己要注意哪些
最近一直在关注这部鹤唳华亭,每周只更新几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想一度弃剧。
以前看电视剧关注点在于哪个角色好、哪个角色坏、哪个演员美、帅等,而对于这部我认真的分析了其中的剧情和脉络。
剧情按照3个大方向发展:
第一,相爱又不能得
第二,明明是父子却关系寡淡
第三,君臣之间,父子之间的权利之争
先说说男女主角,男主角是太子,皇帝的3儿子,十几岁丧母,妹妹也死的早,身边有一位陪伴了他15年的至亲至爱的老师以及表弟,舅舅掌管兵权。可以说他身边挚爱的人都没有了。他爱哭,重感情,想亲近父亲却不得,最开始总是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大男人这么爱哭。他很羡慕大哥可以和父亲撒娇,也羡慕大哥有母亲疼爱。
再说说女主角,有一个哥哥和弟弟,哥哥聪明,绝对是榜眼。父亲对她疼爱有加,她学习的不是女德而是其他各类知识,博学多才,漂亮懂事机灵,一家人关系和睦。
剧中男女主角没有见过对方却相爱了。这条线后面再说,想想也知道是历经了磨难。
为什么父子关系寡淡?其实哪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孩子哪里不想在父亲身边陪伴,他们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是这样。父亲是天子,威严,忙碌,没有时间陪伴,都是母亲陪伴,老师负责教导,太子贤德。回到现代,从心理学角度讲,孩子在0-1岁是口欲期,1-3岁是需要人陪伴的,6-12岁是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些阶段父亲的参与极少,也导致了儿子害怕父亲,反而呢父亲以为儿子不喜欢他,经常吃醋。他最常说的一句是:你太让我失望了。就是这两个字,在太子心中种下了深深的想要证明自己的种子,自我价值感不足,总是想证明自己给父亲看。父亲也是个背负很重的人,他是父亲、是天子,想要尽父亲的责任却摆出天子的姿态,放不下架子,想要触摸熟睡的儿子却又缩回去。儿子想要父亲喜欢他,想要在他面前撒娇,哄他开心,但是父子之间总是找不到这样的时机。他们很爱彼此!做为观众的我好着急~都说母亲让孩子幸福,父亲让孩子成功,成功倒是成功了,只是太子真的失去太多,身边所有人都没了,包括后面娶的太子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父子关系寡淡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需要制衡。太子宅心仁厚深受大臣们的支持,他还有一个手握重兵的舅舅,皇帝更加担心了。用这个大臣制衡另外一个大臣,用太子妃制衡另外的大臣,用大臣制衡太子,他一直潜心于这种平衡,累不累?其中有几个细节让我觉得天子就是拿太子挡刀,不是他的错也要硬安在他身上,对他没有信任也不给解释的机会,要不是太子内核硬,可能会被气死吧,如果我是太子很想跟皇帝说:我不做太子了,让你的大郎来做吧。太子很坚强。
从心理层面分析,父亲和母亲是孩子最关键的重要他人。
如果父亲苛求成就,母亲苛求完美,那么孩子就会变成一个完美的子女,这是个好事吗?不一定哦。当一个人过于追求完美时会不自信,会有挫败感,会焦虑,总想更好,但找不到目标对象。
如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是缺席的,那么孩子的脾气会坏,并且没有耐心,在我带孩子去检查时,旁边医生说孩子2岁了,母亲该淡出一点 父亲该上了哦。
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是难以捉摸的,孩子会自觉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能担任的是小大人儿的角色,孩子会过早成熟,职场成熟度也会高,情商也高,有担当,那这是个好事吗?也不一定
对父母无从选择,而且他们已悄然老去;我们无法选择和改变他们,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
多么希望每个家庭都给孩子留下快乐的童年和美好的回忆,让孩子成为一个长大后也不会怨父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