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入门很重要
读书笔记
1、快速入门不仅绝对有可能,而且绝对必要。
快速入门与“速成”是有差别的。“速成”指的是“迅速成功”,这当然不可能,但快速入门是有方法可以遵循的。
2、在学习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时,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最少必要知识。当需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短的时间里弄清楚都有哪些最少必要知识,然后迅速掌握它们。在那一瞬间,任何人都完成了“快速入门”。
-文章以快速入门ppt为例,提到设计的最少必要知识只有俩个词:
简洁;
留白。
简洁就是尽量减少元素的数量,比如控制颜色的数量等等;
留白就是留出61.8%的空间(符合黄金分割的数值)。
经此提醒,设计ppt时就有章可循,再也不会堆砌各种元素。
-以学英语为例,掌握一门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有:
认识字母
认识音标
会查词典
懂基本语法
会查语法书
会用搜索引擎
剩下的就是“执行”——用。
说的很在理,关于使用英语,我有自己心得。经常使用英语,会增加我们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比如可以看外文新闻,听BBC。
我最得意的是,虽然只懂几句口语,但是能给外国友人指路,当完成这一壮举,又会增加我学习英语的动力。
3、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核心只有一个:
在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反复练习,观察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反复练习……这是学习一切技能的必需过程——关键在于:
尽快开始这个过程
尽快度过这个过程
我刚开始学习python分析数据,也是很痛苦,发觉自己对计算语言设计很不懂。所以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对着文章一个个字读过去,每一段给到的示例代码,自己都会敲一边,加深印象。虽然效率低,但是对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点是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在工作中,最忌讳的是害怕向他人请教问题,觉得会被人认为笨拙。但是如果一直不问,那么就不会得到答案,也就得不到提升。最后祸害的是自己。
4、我对“执行力”的定义:
判断一个人的执行力强大与否,就看他在做得不够好的时候是否能持续去做……
绝大多数执行力差的人,特点是一模一样的:但凡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值得显摆,或者有可能被别人鄙视,就马上不做——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维持所谓“形象”(面子)才是他们真正的刚需。
在开始写公众号文章时,有一段时间没有坚持写,因为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价值,并且也觉得写的很没有逻辑,所以不敢往公众号上面去发,导致断断续续更新文章。
但是现在明白,写出来的文章,难受的是别人。而且坚持输出文章,可以倒逼自己看更多的书籍。现在坚持每周写一篇文章。
5、“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事儿吧”绝对是一切失败者的墓志铭,甚至可以干脆改成“也许我不适合来到这个世界吧”。(有的时候,刻薄一点会让自己异常清醒……
在大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尝试做一些与专业知识无联系的项目,比如编写程序,但是一开始就遇到因为知识缺陷遇到障碍,无法前进,那时就产生自己不适合编程的想法。
在做老师方面也是一样,因为自己的授课技能欠缺,对学生缺乏耐心,而且也不经常练习讲课,导致自己无法在课堂上充分讲清楚知识点,所以产生了自己不适合干老师这一行的想法。
但是我觉得,各行各业的差异,无非是专业知识的不同。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只要努力,在各个行业都能有立足之地。
6、在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然后就要专注于改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