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慈善而悟(1)
2019-07-11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克
善事,我行之不多,甚至觉得所行之“善”根本就不能算“事”。以动机论,也只是出自本性的善良,而与“思想觉悟”无关。但不管怎样,在长达35年的过程中,对慈善的理解和感悟的确是在不断地深化,面对许多困扰也搞清楚了事物的本质与曲直,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心态上都有了本质性的提升。
行善,是相互的给予
在1983年的暑期,校学生会组织学生干部去唐山进行社会调查。在唐山的一家疗养院里,我认识了一位叫张大光的截瘫女青年,因她大我几岁,后来我就一直叫她“光姐”。在那么多伤员中,我为什么对光姐“情有独钟”呢?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文学和写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不仅经常通信,互通所思所想,我每月还从助学金中拿出钱来给光姐买《散文》和《诗歌》。就是在我外出旅游期间,我也委托朋友代我邮寄。记得有一次光姐来信说:她真的非常感激我为她所做的一切,因此想给我的学校写信……。我急忙回信阻止,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只是觉得真情相对不应有名利的成分。后来,我利用暑期专程去唐山看望光姐,彼此心交已久的朋友畅怀而谈,感觉十分的美好……。如此,也许真的不能将它划入“善事”的范畴,因为这已远远不是单方的“相助”,而变成了互相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