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的足迹:参观旬阳县博物馆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巴山地东段,因在洵河之阳,所以得名“洵阳”。1964年,因为“洵”字生僻,所以改为旬阳。旬阳老城区的龚家梁上,有一座明清时期的文庙,1992年4月20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5月,旬阳文庙被改造为县博物馆,并且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当地的文化中心。这座文庙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3),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呈台阶式上升,分为上、中、下三个院落,依次可见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等重要建筑。
大成门的台阶下方,有一株参天的古柏。旁边有两块石碑,分别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所立的《旬阳县重修儒学创建坊牌奎星楼记》和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所立的《重修儒学碑》。虽字迹凋零,但以石叩之,声音清细如铜。古柏与石碑合称为“柏荫铜碑”,为“旬阳八景”之一。
博物馆的展厅集中在大成殿和东西配殿之内,基本陈列主题为“开拓的足迹”,分为《汉代以前的旬阳》《馆藏文物选粹》《匾联神韵》等展览,突出展示了旬阳地区以中原文化为主,融合荆楚、巴蜀等文化成分,形成浓郁鲜明的地域文化。
1、汉代以前的旬阳
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旬阳境内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表明六、七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这些遗址的文化类型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为主,受到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影响很大。
这里展出的很多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均出土于旬阳文庙的院内,包括各类石器和陶器残片。由此可见,这座文庙所在的龚家梁可能也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旬阳城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朔到六、七千年以前。
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旬阳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战国中期,旬阳是楚汉争夺的战略要地;秦统一中国以后,曾在此设置旬关,汉代将旬关改为旬阳县。建国以来,旬阳县境内先后出土数千件具有浓郁汉、楚、巴蜀风格的文物,无疑是这个历史时期旬阳地区文化交流的见证。
在旬阳县城北1公里处的小河北有一片墓地,长宽约为1000米。1970年以来,不断发现战国秦汉时期墓葬,出土器物以各种陶器、铜器、铁器为主,间有玉器、石器和骨器。1983年11月,佑圣宫一号汉墓曾出土珍贵的象牙算筹,1980年6月出土“使掌果池水中黄门赵许私印”,均为非常重要的文物。
2002年8月,在旬阳白柳镇白柳村的张家梁出土大量珍贵玉器和铜器,其中有一件蟠螭纹带盖铜鼎很有特点。它的盖面为覆盘状,装饰蟠螭纹,上有三个犀牛形的纽,顶部中心有带环桥纽;盖与鼎子母口套合,胎体轻薄,制作精良,纹饰精美,为汉代遗物。
除此之外,旬阳境内还发现了很多这个时期的墓地,包括渡口墓群、黄坡岭墓群、黄桥村墓地等。1986年10月,在旬阳县城西北3公里的鲁家台,发现一座西汉中晚期的古墓,出土的一批青铜器上,都写有“王君”二字,字体为小篆,略有汉隶的味道。
2、馆藏文物选粹
在文庙的东配殿内,集中展示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的珍贵文物,包括印纹砖、陶瓷器、石佛像等特色鲜明的展品。当时,旬阳是陕南地区文化比较昌盛之地,各地商旅云集于此,多种文化交流融合,创造了富有汉江流域特色的古代文明。
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旬阳地区发现众多的“纪年砖铭”,大多出土于古墓葬之中,所以有墓志的早期状态。唐宋时期以后,墓志逐渐流行,“纪年砖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刻画有精美图案的画像砖。这里展出了三件出土于大棕溪古墓的侍者像砖,分别为男侍、女侍和侍童的形象。
1991年4月,旬阳博物馆从七里乡香炉沟的万佛寺遗址,搬迁来二十二尊石刻造像,包括三尊佛像、两尊菩萨、十六尊罗汉、一尊关帝像。这些造像比例适当,形神兼备,雕刻精湛,乃陕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代佛教造像。
在展厅的结尾处,摆放着一件鸡腿瓶和一件鸡腿壶,均出土于旬阳县城内,因形似鸡腿而得名,用于盛水或者装酒。它们流行于宋元时期的北方地区,适合游牧民族随身携带,表明当时的旬阳与北方地区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3、匾联神韵
在文庙的西配殿内,集中展示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15件(组)匾联,匾联是“匾额”和“楹联”的合称,可以分为旌表德行、贺寿、题名、祝贺取得学位或者官职等几个方面。这些大大小小的匾联,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的楹联文化,也展示了当地的风土民情。
2018年9月24日下午,参观完旬阳县博物馆,我和家人原本打算沿着S102省道返回渭南。但是,由于道路正在维修中,不得不返回旬阳县城,驶上高速公路,连夜回到渭南市,结束三天的安康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