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 | 硬核爷爷的中国式亲情

2019-01-19  本文已影响0人  九型潮人墨小犟

 

今天一大早,当墨小犟打开墨式朋友圈的时候,被一条叫做《啥是佩奇》的视频给刷屏了,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汹涌而来的霸屏气息。

小犟禁不住好奇,点开了视频。原本以为是一部搞笑片,可是看着看着我的脑海了就浮现出了自己早已经过世的爷爷,一股思念之情抑制不住的在心头蔓延。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中国式的亲情。

一位空巢老人,日夜期盼就等待着过年团圆可以见到疼爱的孙子,手里拿着老式手机兴致高昂的问孙子想要什么样的礼物。

可是当孙子说出佩奇的时候,老人完全懵了。

生活在农村的他,并不了解外面的花花世界。对一切新奇的东西都茫然无知。

可是秉承着对孙子的爱,浓郁的祖孙情,爷爷到处问人什么是佩奇,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平凡的老爷子终于明白了什么是佩奇,费尽心思给孙子做出了礼物,却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过年不回家了。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老人的失落,相信每一个看到这段的小伙伴们都是心酸的。

春节,意味着阖家团圆,可是有多少在外务工的子女赶不上春运的浪潮,不得不选择独自在外过年,而家中的长辈也是说不出的失落。

片尾,让人觉得高兴的是,儿子告诉父亲,准备接他到城里来过年。

老父亲收拾了自认为最好的礼物和那只费尽心思做出的佩奇到了城里,将那只独一无二的佩奇给了孙子。

影片完美的结局,让很多人笑中带泪,哭着,笑着!相信没有人在看完这部小短片后不想念家乡亲人的。

 

而在中国,尽管这样的现象非常的普遍。可老人的质朴,和在听到孩子不能回家过年的失落充分的展现出了中国空巢老人的共同心情

中国式亲情,无可替代。尽管有很多的空巢老人,但是老人们对子女晚辈的那份爱却是恒久绵长的。

现代中国很多隔代亲,爷爷奶奶辈的异常疼爱孙子,几乎达到了有求必应。

而小猪佩奇作为一部学前儿童教育动画,却给中国式的家长们上了很深的一课。

 

尽管影片主要的看点在于山村与城市的对比,在于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但其也催动着人们的目光转向“如何正确宠爱孩子”的方向。

首先,《小猪佩奇》这部动漫剧本身就是在向世人传达一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传达如何正确宠爱自己的孩子。

如同在动漫剧中,猪爸爸和猪妈妈就是两位温柔中不失优雅,优雅中带着从容的猪猪。他们面对佩奇的错误,几乎没有生过气,只是柔和的“批评”,进行正向的引导。

佩奇常常喜欢跳进泥坑,弄的满身污垢,猪妈妈却只会理性的说:“要穿着鞋子再跳”,“只是些泥巴而已”,“你不该怎样怎样”。

而这种理性的评述与“批评”对孩子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且具有杀伤力十足的教育威力,也更是父母“宠爱”孩子的最好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猪爸爸和猪妈妈的教育方式,更要将这种方式中国化:面对孩子,该狠心时绝不要手软。

犯错了,别因为一时溺爱,“糊弄”过去,当下解决,及时纠正,才能让他知道:哦,这样做是不对的。

孩子的未来能够走多远,飞得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父母的教育,格局和底线。

因此父母的底线,影响着孩子人生的高度。有些关乎原则、立规矩的事情,就要坚守住自己的教育原则。

真正的爱,就如同 “硬核爷爷”一年没见过孙儿了,熬夜电焊,搞出一只佩奇,这绝对一点儿都不过分…

其次,在我们的现实中往往也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输入过度的爱,致使原本良性的“宠爱” 悄悄的朝着一个劣性的“溺爱”进行转变。

溺爱是一种对于孩子的“家长式取悦症”,他们不希望孩子哭,也看不得孩子哭。

他们将孩子时刻的快乐作为培育的终极目标,并身体力行,带着孩子一起迈向幸(zuo)福(si)的边缘。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好奇。而有些家长却因为怕自家孩子社会经验的不足,阻止他们外出。

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但人们总有走进社会的那一天。

那些一直在高度无菌环境里生活的孩子走入社会时,怕是过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被各种病症缠身,甚至“死亡”。


这就是过度爱的后果。

有句话说得好,爱孩子母鸡都会。


意在告诉我们,嘴上说“爱”孩子很容易,究竟这份爱带给孩子的是滋养还是伤害,需要我们共同探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