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现实的快乐,让孩子的一生幸福成长
最近我一直在想,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若干年后,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是什么?孩子们能记住的小学生活又是什么?是老师曾经教的知识还是孩童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呢?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应该注重育人,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实行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的完美人格。
我认为教书育人还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在小学阶段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就是学生现实的快乐,而我们教师就是小心呵护培育这颗种子,让它生根、萌芽、成长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幸福树。
什么是孩子现实的快乐?怎样做才能给孩子现实的快乐?
现实快乐是针对“将来的快乐”而言的。我不反对“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之类的道理。我所说的“现实的快乐”不是不要读书,不要学习,而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读得懂,主动读,读的快乐。也就是“当下的快乐”,要快乐在当下。
关注学生的现实快乐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老师要设法将学生教会,教不会也要寻找另外的出路。为什么玩游戏、跑步、跳舞会乐此不疲?因为能从中找到快乐。为什么有学生觉得读书苦,因为他无法达到目标,从中找不到快乐。
学生在某一时候,学习就会出现困难,有的能扛过去,有的抗不过去,决心再大也没用,甚至甘愿受罚也不愿意写作业。在困难无法的到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高抬贵手,允许他开始新的选择。
人的智商是有差异的,有的人长于思考,有的人长于动手,有的人长于文,有的人长于理,有天生活泼的,有生来忧郁的。看到学生的优点就放大,孩子就高兴,人在情绪好的时候学习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现实快乐”一定存在,只要时刻有这份心,你就会发现师生关系更美好,你的工作状态更优雅。
种下现实快乐的种子后,再谈孩子的一生幸福成长。我认为要让孩子的一生幸福成长就是多读书,不仅要求学生读,教师更应该读书。教师要用自己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的智慧来引领学生的发展。
读书让我内心平和自信,学习让我温暖坚定。再看到学生的某些行为时,我不再简单粗暴的制止或批评,而是报以同理。我班的张同学有这样一个习惯,课上写完作业,他经常性咬手指头,我知道这个孩子是在弥补他口唇敏感期的缺失。这个孩子在3岁时,母亲离家出走,他咬手指头还在于排解自己从小失去母爱的不安全感和生活中焦虑感等负面情绪。对同学的小报告,我没有给他冠以“小动作”,而是理解说:“怎么,小时候没有吃够,现在来弥补呀。”
当班里出现孩子们因为琐事争吵直至动手时,我不会简单批评谁对谁错,而是联系温州火锅店泼伤事件来教育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很重要。生活还很长,谁也不敢保证你会碰到什么样的垃圾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保护好自己。
……
有限的课堂之外,应当有无限的外延。而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阅读是最好的补充与延伸。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长见识。
每学期我都会引领孩子们至少读3本书,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还让学生不间断的小练笔。印象最深的是《小王子》的阅读交流课上,讲到狐狸和小王子的对话,讲到“驯养”,讲到玫瑰,讲到责任,孩子们不可能理解爱情,他们理解的驯养就是花费了时间,花费了心血,而对别人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爱,这样才叫做“驯养”。他们联系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体会到驯养不仅是去互相需要,还要互相体谅,互相宽恕,这样了解对方,想到对方的难处,才能够增近爱的道理。
每一堂课上我都要让孩子们带着好奇与信心,在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倾情交流的愉悦,相信自己具有阅读与写作的能力不仅是与吃饭睡觉一样的与生俱来的生命本能,也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
我还要让学生明白,阅读和写作,并非我们要成为学者和作家,只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思而已。
给孩子现实的快乐,让孩子的一生幸福成长,我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