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王阳明 05 番外篇一》

2020-05-2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超_8b2f

自然而然致良知的人,是圣人;勉强自己致良知的人,是贤人;不肯去致良知的人说明他的良知被遮蔽了,那就是愚人。

良知可致圣贤,无所不能。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才有权利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那就是你自己。

既然我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既然我是圣人,那我就是自信的,我就是独尊的。

人心与物同体,与禽兽草木同体,与天地同体,与鬼神同体。
人乃天地之心,良知为人之心,充盈天地之间的,唯有这个良知。人只是具有形体,从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都隔离开了。我的良知就是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高地厚,是我用良知感受到的。

  王阳明强烈主张人“自尊”的终极演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而不应该成为他们的奴隶,这种情况是终我们一生的。
  如果世界上真有上帝,那上帝就在我们心中,就是我们自己。我们不必求神拜佛,因为我们本身就是神佛。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不要做任何人的奴隶,只福俯首于自己那颗拥有良知的心,就可以了。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无论是学问还是人生的道理,都要自得于心。只有自得于心的才是最适合你的,对你而言,也是最有用的。被人像喂鸭子一样灌输的正确学问远不如自己从内心深处感悟出来的学问真切。

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color{red}{最根本的就是不要做自己的心的奴隶。}让你的心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云亦云,吠声吠影,更不要未被自己的良知,逆来顺受,甘心做“权威”的牺牲品。当然,王阳明所谓的独立自主的人,是建立在良知的基础上,不是要你胡作非为。所以当我们的良知认为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就要勇于抗争。\color{red}{即便在世上苟且偷生成百上千年,也不过做了成百上千年的禽兽。}

由于“心即理”,心里受到了伤害,天理也就受到了伤害,所以说,你没有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事,就是没有致良知,没有致良知,就是伤害了天理。你对不公正的忍让和你杀人放火本质上没有不同,都是在伤天害理。

人人平等,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要做独立自主、勇于反抗的致良知的人。

去心中贼之私情(过犹不及,掌握度)

七情中,我们最容易犯的就是哀伤忧愁。

爱子生病:
我经常要你们在事上练心,这正是个好机会,你如果错过了这样的机会,平时把心学思想说的头头是道只能算穷嚼烂谷子!
‘天理’之所以称为‘天理’就是因为它有个中和处,一旦过了就是私心,就不符合天理了。

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本性就是天理。
其实只是要掌握个度。
如果掌握呢?
如果它不能影响到你的健康,那就是掌握了度。人不能因为哀伤而病倒。

只是你应该用你的良知来清醒的认识它们,不要被它们控制。
其实在伤痛的情绪上掌握好一个度,无非是要你在这上面不要太认真,用书面用语来讲就是“不执”。

生计无着而忧愁可以,可你不能一直忧愁下去,要奋斗;失恋了哀伤也可以,可你不能每天都萎靡不振,这是作践自己。

谈愤怒

人在情感上的措置最傻的还不是过度忧愁哀伤,而是愤怒。

一个人生气十分钟所消耗的精力不亚于进行了一次3000米长跑,而且人在愤怒时的生理反应非常强烈,同时会分泌出许多有毒的物质,这些毒素甚至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也就是说愤怒和慢性自杀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当我们愤怒时该如何不是去心的本体呢?

不是逃避,而是规避,把当事人巧妙地变成旁观者。

王阳明对愤怒的理论源泉

我们愤怒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别人挑战了我们外在的一些东西,诸如身份、地位、名利、面子。这些外在的东西在王阳明心学中是不值一提的,王阳明真正关心的是内心的良知,每个人只有在面对良知时才是当事人,面对其他一切外物时,就是个旁观者。

如何看待恐惧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弟子:静坐以求摒弃闲思杂虑,结果为达目的,反而心神不宁。
王阳明:这个追求是痴心妄想。人是不可能祛除闲思杂虑的,只能让它归入正轨。
既然如此,何以谈“静”?
‘静’不是让你一动不动,动也并非不静。
戒慎恐惧(对一个人喜怒哀乐情感及思想未发作时的一种警觉,有防患于未然的意思)就是念头,念头为何要分动静?

没有欲望当然能静,但这个静是‘定’的意思,定的是什么?不是心,而是‘意’。

如果你的心乱动,而不是为了戒慎恐惧,那就是私念,就是不静了。

闲思杂虑的本质

闲思杂念,到底是从好色、贪财、慕名这些病根上滋生的,自己寻求本源定会发现。例如你没有做贼之想,什么原因?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这份心思,如果你对色、财、名、利等想法,似不做贼的心一样都铲除了,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还哪里有闲思杂念?这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自然可以‘发而中节’,自热可以‘物来顺应’。

这些胡思乱想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对名利的奢望和怕失去的担忧,他们都属于非分之想。如果你真看淡名利,如果你真看透生死,你就不可能在平时胡思乱想。

一定要根除闲思杂虑,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那些影响闲思杂虑的私欲给克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