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读诗《新秋》
我是喜欢节气的。每一个节气包涵的内容、物候的变化,给人的感受,都是十分生动、立体的。正如一个人的生命。
在节气到来的时候,读一首对应的诗,越发感到富于变化的天地自然的美丽。活在这天地自然间能去感受这些,怎能不叫人欢喜呢。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这是唐朝一个叫齐己的诗人写的,诗名就叫《新秋》。最喜欢首联: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仿佛是在我的授意下,代笔写出来的。我对秋的到来,意味着时间的快,让人蓦地回望,不由不一惊。惊的是时间的流逝,与所期望的不同步,而越来越容易感到衰老的表征。又是立秋,又是一年啊。如今,再不象年轻的过去,那么麻木,那么不在意。年轻时完全以为自己是不会老的,哪里会去想现在。一年在人的一生,并不算长,似乎不占重量。但中年后不同了。过去一年,就老了一岁。老一岁或许不打紧,可恨的是仍然苟且在潦倒一事无成的生命途上。不免时常想起以后。一年一年过去,就感到是离死亡近了一步。年龄在增加,实际上,生命、人生在不停地做着减法。
其次是颈联: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秋天来了,秋的身影开始探出了头。田里的水稻已然长成,趋向成熟。地里的玉米处在最后一次施肥,是开始扬花了吧。间种在玉米地中的缸豆,借着玉米禾杆,牵藤爬蔓,也在开花结豆了吧。芝麻开花节节高呀。还有绿豆,甘蔗。菜园里还有南瓜,辣椒,茄子。处处是生机,丰富而热闹。哪一样看着不叫人欢喜呢。
秋,一步步走来。原野望去,草将止了长势。再过半月二十天,九月到了,板栗开始下树了。稻田转黄,真正的秋天上场了。再去看山林,随着秋深,层林尽染,浓抹重彩。大别山秋意绵绵无尽。
何况是新秋呢。
在这新秋,我的心情与诗人,大抵是差不多的。没有悲秋之慨。平静,如新秋的早晨。清凉,舒适。内心里藏有一种似无还有的失落与寂寞。
所以,诗人才说,“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作者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得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全唐诗》收录了其诗作800余首,数量仅次于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而居第五。
诗末句“安仁谩起悲”,典出潘岳所作的《秋兴赋》。
这里不妨来了解一下潘岳。潘岳就是貌比潘安的潘安呀。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今河南省中牟县)人,西晋时期文学家。
潘岳出身儒学世家,有一定的家庭基础。不仅有才,而且是一位美男子。可谓才貌双全。
在我印象中,只以为潘安仅仅是美男子。然,不知道他还是一位才子。
他的才:才华如江
潘安是西晋著名文学、政治团体“金谷园二十四友”之首。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悼亡诗》,更成为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的开先河之作,历代被推为第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苏东坡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过学步而已。
潘安的《秋兴赋》、《闲居赋》、《藉田赋》文字优美,富有感情,是那个时代文学的顶峰。
他的作品最大特色是情,句句能体味到他内心所想。潘岳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也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一般男性文学家的作品这样的风格不多。
可以去读一读他的作品,如《秋兴赋》。
他的貌:貌若潘安
唇红齿白的清秀、偏于柔美多愁的文才风流。人称,“檀郎”、“檀奴。
有个成语掷果盈车:岳美姿仪,少时出门,常为妇人投果满车而归。说的就是潘安的美。
他的性格:性轻躁,趋世利。
意思是性格浮躁,趋于势力。
潘安的母亲经常劝他不要趋附不已,他虽然口头受教,实际上却愈发不知足,始终改不掉。
因此,后来卷入一场夺权阴谋中,最终,一个好端端,文才俱佳的美男子,不但自己丢了性命,成了短命鬼,还连累三族被诛。
他的情:潘杨之好
潘安十二岁与父亲的朋友、大儒、扬州刺史杨肇相见,被杨肇赏识,许以婚姻。后来杨氏早亡,潘安对杨氏感情至深,自此不再娶(这点难得呀),并作《悼亡诗》怀念杨氏,开悼亡诗之先河。
潘安轶事
1.白发悲秋
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2.金谷俊游
潘安等文人经常在巨富石崇的金谷园里聚会饮宴作诗,故称之为“金谷二十四友”。
3.拙政园
苏州著名的园林“拙政园”的名字,就起源于潘安的作品《闲居赋》。
4.望尘而拜
《晋书·潘岳传》中记载“岳性轻躁,趋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翻译过来就是,潘岳性格浮躁,趋于势力,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总是等到贾谧出门,看到飞起的尘土就开始下拜。
从潘安的命运可以看出,对性格决定命运的论调,在潘安身上更显突出和符合。
读一首喜欢的诗,不仅可以感受诗文的美,体味其中的意境、丰富情感。也在于了解诗人的性格命运,与所在的时代相互影响的现实,给人一种是认识思考。不管时代隔多远,纵观来看,人事的道理常常是相通的。读诗的兴味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