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情读书

读杨绛传有感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19人  里里杨

我该承认,我书读的真的不多,从前只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却未拜读过杨绛先生的作品。近日看罗银胜著《杨绛传》追思纪念版,方知杨绛先生的文学、翻译等学术的巨大贡献,并深深为她淡泊名利的为人处世、对文学的精益求精、对生活的坚强乐观的种种精神而感动。

在1998年,钱钟书先生去世,杨绛先生已经是八十多岁高龄了,她没有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而是在如此高龄的情况下,创作了诸多作品,如翻译柏拉图的《斐多》、回忆录《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等,还整理了钱钟书先生的生前珍贵的手稿笔记,使这些手稿笔记不至于流失。过了将近百岁年纪依然手不释卷,并且笔耕不辍,更是将一些书的稿酬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如此宝贵的精神难道不是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一股清流吗?难道不是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典范吗?

看到《我们仨》写道“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鼻子一酸,泪水控制不住往下掉。除了对失去女儿又接着失去爱人的老人深表同情之外,也敬佩她豁达的生活态度。人活世间,除了生死,全都不是大事。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凡事看开看淡,退一步海阔天空。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也为世人所津津乐道。有称他们“只羡鸳鸯不羡仙”“珠联璧合”。两人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经历过漂洋过海的求学,也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岁月,经历过“文革”的浩劫,也一同见证了新时代的到来,他们感情始终笃深,确实令人羡慕。他们喜好大多不同,然而对于读书这一“痴好”却是一样的。所谓的共同进退,共同成长就是像他们这样的吧!

杨绛先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先生,她的学识,她的谈吐,她的教养,她的处事为人无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先生创作的作品有很多,如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戏剧《称心如意》和《弄假成真》、翻译《堂吉诃德》《小癞子》等等。我需要一一去拜读,我想更多的了解先生,去学习她的高贵品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