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多少恨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张红桥《念奴娇·凤凰山下》
张红桥福建闽县人,居红桥之西,因自号红桥。聪敏善诗文。豪右争欲委禽,红桥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后归福清林鸿,鸿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生活于明朝初年。因家居红桥西侧,故自号红桥。红桥自幼聪敏,文才过人,享有盛名。当地豪绅争着与之结亲,但红桥都不答应,说:“要嫁给像李白那样有才华的人。”于是知名文人纷纷寄诗为媒。号称才子的王恭和长乐的王筜,都未能得到红桥的芳心。福清才子林鸿路过福州,看见红桥在庭前焚香,亦托邻居老妇带诗给红桥,诗云:“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张红桥见诗心喜,亦写诗答道:“梨花寂寂斗婵娟,银汉斜临绣户前。自爱焚香消永夜,从来无事诉青天。”老妇将诗交给林鸿,并贺道:“张娘子从未与人和诗,今写诗和你,大有希望。”林鸿大喜过望,遂由老妇作媒,娶红桥为外室。两个人幸福快活了一年多以后,林鸿接到了京城前岳父家的书信,让他再次进城为官,虽然有美人在怀,林鸿还是决意北上。
分隔两地后,两人经常诗信来往,只是林鸿的诗中一句“记得红桥,少年冶游,多少雨情云绪”,让红桥品出几分轻慢的意味。原本大家闺秀出身的红桥,因为颠沛流离的经历,让她对自己似妓非妓的身份很是在意,她觉得林鸿似乎不再爱她了。一心以为下半生有了依靠的红桥,却始终等不来林鸿的明确回应,心中郁结的红桥,很快卧床不起,几个月之后就香消玉殒了。林鸿回来后,得知红桥去世,悲痛欲绝。
一诗定情的爱情有多浪漫,张红桥对林鸿的爱就有多执着,只是这份执着到最后,却让人叹息之余更加不舍。情感作家张小娴曾说:“一个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他在她有所期待的时候让她失望。”
爱而得不到回应,是旧时女子说不出口的幽怨,男人的不回应只会让女人心结难解,苦等不来后只剩下独自枯萎。并不是所有的深情都会有归宿,爱一个人没有错,但身为女人,至少应该明白,爱自己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如何有力气爱别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69948/14903fe5fb14284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