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马
“我姓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马”。
这是一个女子微信封面上的一句话,她的名字叫马晓梅。
想不到这辈子,还会和房产中介打交道。
女儿工作了,想着,还是买套房吧,哪怕小一点,有个小小的安居点,就像小草有个扎根的地儿,心里才踏实。
接下来,就是翻看地图,联系中介。几个月下来,七七八八,中介联系了一大堆,房子了解了不少,才知道网上的售房信息,好多是虚假的,价低的大多回复已售,然后加微信加电话,推送各类房源,不是距离不合适,就是楼层不合适,态度倒是都挺好,热情而恳切,职业素养杠杠滴。
大半年时间,对房子有了筛选,对中介也有了筛选。我对女儿说,价格大差不差,中介就用马晓梅。
因为异地,见过面的中介就只有马晓梅。而介绍房子,最切合我们需求的,也是她。从一开始的老学区房,到次新房,到名校学区,马晓梅提供的房源都是真实的。有时从其他平台看到更合适的房子,而马晓梅查不到房源,联系房源推介人,基本是假的,要么早已售出,要么马上签合同,然后热情地推介其他房源。几次下来,对马晓梅有了一种信任,尤其难能可贵的,马晓梅能不厌其烦地把客户关注的小区房源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筛选,价格楼层房屋特点一目了然。可以说,马晓梅省了我们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我们买房做了免费的培训,从对房地产市场一无所知到比较了解,而且两次陪看房,前前后后打了十个月的交道,有时我自己感叹,行行不容易,人人有难处。中介做到这地步,不只关乎职业素养,做人也是过关的。
我问晓梅,这样免费看房,搭时间搭精力,太辛苦了,还不一定有收获。晓梅说:“姐,你不用这么想,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想想也是,在当下,谁又容易呢。我们倾尽一生的努力,给独生女儿一个窝,不是还很费劲吗?
看马晓梅的朋友圈,除了推送房源,偶尔涉及家庭生活,调皮又懂事的儿子,上大学的女儿……最近经济大环境不好,偶尔也有入不敷出的日子 ,难能可贵的是,马晓梅还会发一下对自己的调侃。调侃自己是一种幽默,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有时我看着她入不敷出的账单,看她配的文“谁能治好我的头疼”,不禁嘴角一笑,心里涩涩的。
有一次查房源,翻看她的朋友圈,看到她的封面,“我姓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马”,不禁一笑,这小马,女儿都上大学了,而她的心里,还住着一个活泼的小女孩,那是她的梦吧。不禁感叹,梦想,对于沦陷于柴米油盐的中年妇女来说是一种奢侈品,而能拥有梦想,这个人一定不会差。
但是,房子买下来,最后还是没有通过马晓梅。
女儿陪她的朋友看房子,发现在我们中意的小区,有一套位置最佳的,不好意思向中介要房源链接,跟我说了,我说没问题,只要房子确实有,你小马姨一定可以找到。结果,好几天的时间,最后竟然是各大平台都没有。房子明明看了,就不可能是假房源,怎么会没有呢?年轻人总是善于适应,女儿很快将目光转向了临近的小区,而我不死心,还在各平台浏览,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一套房子的图片从没见过,就直接打联系电话,非常失望,这套房子的图片是借的,房子就是我们看过的一套。马晓梅专业功夫了得,我心里暗暗佩服。但是,中介接下来的话,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女儿所见房源是真实的。原来,那套房子是最近抵账的,价格还没最后确定,但是房子不肯赔钱,估计便宜不了。除了这套,小区里真的没有让我们满意的了。
非常失望地联系马晓梅,说女儿选房方向变了。晓梅豁达地说,那就等等她。反正房价一直走低。
一天,一位联系过的中介打电话过来,说有一套房子,房主着急卖,价格美丽,问我考虑吗?一问小区,正是女儿看中的。这个小区晓梅推介过,我翻看了记录,没有这一套。又翻看了晓梅所在公司的平台,也没有。而位置是小区里最好的。怕错过了这个机会,马上答应中介,约好时间,见房主,签合同,流畅得不得了,十个月的努力,比不上偶尔的推介,不禁感叹机缘巧合这玩意的魔力。
然后就是取消微信好友。打个招呼道声感谢。看着晓梅的头像,想着一定得打个电话,把买房子的事告诉她。心里很忐忑,觉得很对不住她。虽然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还是觉得别扭。听到电话那头,晓梅愉快的一声“姐”,不禁酸酸的,心疼的感觉。感情这玩意,最禁不起金钱的诱惑。为了几两碎银,我们的腰都快弯到地了。
虽然能听得出失落,晓梅还是通达地说:“行啊,买了就行啊。”我说打算留着她的联系方式,她没反对,也没表态,只是说,以后也不用买房子了,女儿结了婚,对象一定买房子,有这套就够了。这倒是实事求是的话,买房不是买白菜,买套房子是真不容易。
就这样挂断电话。
隔天,看晓梅点赞了一个视频,挺感伤的调调,配着文字循环播放:
曾经有个傻子,很喜欢你,每天想着和你聊天,想着关心你,不愿意失去你,后来傻子再也没有资格和你聊天,再也没有资格打扰你……很多东西可遇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命去在乎。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忘了吧
我也是一个敏感的人,这个视频碰触了我心灵的痛点,让我又默坐了许久。
回过神来,又感慨彼此的错位。一个中介,一个顾客,本来就是萍水相逢,为利聚因利散也是常态。但我们中间,不知心底哪点东西,让我们超越了服务与被服务的界限,有了一点温情,一种投缘的信任。作为职业中介,相信晓梅可以很快疗愈自己的心伤。我又想,这也可能是我的一种错觉,在晓梅那里,希望和失望,总是相伴而行的,毕竟职业特点在哪儿了。
但我还是希望,这个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空,遥远的蓝天边际,自由腾空的马儿,在锱铢必较的日常中,保持这个世界少有的灵动,还可以用少女般的嗓音,清脆的说:“我姓马,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