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红楼世界简友广场

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关系,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

2022-08-25  本文已影响0人  陈想读名著

《红楼梦》中有不少桃色事件,贾珍和秦可卿的不伦关系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在目前流行的版本中,是没有这方面的正面展示的,只是留下了一些线索供读者猜想。

那么,有哪些信息提供了这对公公与儿媳之间有问题的线索呢?我们结合第十三回文本找一下。

01焦大的话

话说那天晚上老仆焦大被指派送秦钟回家。对这件差事,焦大极为恼火,仗着自己当年舍身救过宁国公的资本,借着几分酒劲,大骂起来。

他先骂管家,再骂贾蓉,骂得兴起,“亦发连贾珍都说出来”:

“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

其实焦大原话中并没有点贾珍的名字,但书中直接点出,焦大说的是贾珍。话里核心信息有两条:爬灰和养小叔子。对应到贾珍,自然就是“爬灰”了(“养小叔子”一条,我怀疑是焦大并无实指,属于骂人口语的一种对称)。

焦大年轻时是宁国公身边的忠仆,现在老了,工作岗位不离马厩等处,已在二三道门外了,离宁国府核心层远得很,听到的信息自然也是二三道之外的,他既如此明白无误地说出来,也就表明,焦大所说的,是宁国府公开的秘密。

02贾珍的表现

秦可卿生病时,贾珍关心得很,请了好几个太医轮番给她看病,眼看没什么效果,又专门下帖邀请冯紫英的老师张友士来家里看视。与尤氏对话中,也能体现他对秦氏病情的真切关心。

而身为丈夫的贾蓉却像个工具人似的,冷淡得很,特别是在陪张友士给可卿看病时,也表现得就像管家一样,只有对客观情况的关注,而感受不到对妻子病情的关切。

父子二人,一个对儿媳很关心,一个对妻子挺冷淡,除了可能平日夫妻感情不深(与可卿对凤姐说的话有出入)外,更可能是贾蓉对父亲与自己妻子的不伦关系究意很不痛快的,既不能抗议,那就冷漠以对了。

更夸张的是秦可卿死后,“贾珍哭得泪人一般”, 这得伤心到什么程度啊?他还跟贾代儒等说:

“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

儿媳妇死了,都让贾珍觉得“长房绝灭”了。换句话说,就像是天塌了一样。

秦可卿在贾珍那儿的分量实在太重了。令人不得不觉得有点重过头啊!

还有呢,别人劝他先不要哭,赶紧商议如何料理后事,贾珍“拍手”说:

“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

我们都看到了,贾珍是说到做到的。

出殡的日子近了,贾珍还亲自坐车,带着阴阳司吏,到铁槛寺踏看寄灵所在,“又一一嘱咐住持色空,好生预备新鲜陈设,多请名僧,以备接灵使用”。他操心到“无心茶饭,因天晚不得进城,就在净室胡乱歇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便进城料理出殡之事,一面又派人先往铁槛寺,连夜另外修饰停灵之处,并厨茶等项,接灵人口落座”。

可以说,为了把秦可卿的后事办得千妥万妥,贾珍是一刻也没歇着。

朋友你看贾珍待秦可卿如何?

03后事的排场

接着就办后事了。因贾敬不管,贾珍“亦发恣意奢华”。

首先是选棺材板。

就算是上等的杉木板也入不了贾珍的眼,用了薛家木店里的一副“樯木”。

此木来历不小,按薛蟠的介绍,“出在潢海铁网山上,做了棺材,万年不坏”,本来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抬来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玎珰如金玉”。

就是说,此木品质特好,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价钱呢?薛蟠说“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除了让贾珍给店里几两工钱,等于是白送贾珍了。也可算是“无价之宝”吧。

因此木贵重,“恐非常人可享”,贾政也劝贾珍不要用,但贾珍哪里肯听,毕竟他此时“恨不能代秦氏之死”啊!

然后是给贾蓉买官位。

贾珍觉得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灵幡经榜上写时不好看,便是执事也不多”,心里不自在,就向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说明要给贾蓉“捐个前程”,最后是花了一千二百两银子买了个“五品龙禁尉”。

这一来,秦可卿就成了“五品龙禁尉”的夫人了,尽管已经死了,也算是一份“哀荣”和贾珍的一番“心意”了。

最后就是殡仪的热闹了,“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宦去官来”,这阵仗,似乎死的不是宁国府的儿媳妇啊。

可见,秦可卿之于贾珍,其意义绝不限于普通的儿媳妇啊!

04残余的线索

一处:

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谶,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强调“亡者之罪”就不说了,毕竟在佛祖面前世人都是有罪的;就是“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打“解冤洗业”醮,敏感的地方,敏感的名目,就不免让人浮想联翩了。

二处:

因忽又听得秦氏之丫嬛名唤瑞珠者,见秦氏死了他也触柱而亡。此事可罕,合族中人也都称赞。贾珍遂以孙女之礼殡殓,一并停灵于会芳园之登仙阁。小丫嬛名宝珠者,因见秦氏身无所出,乃甘心愿为义女,誓任摔丧驾灵之任。

秦可卿的两个贴身丫鬟,一个触柱而亡,一个甘为义女,并且在秦氏停灵铁槛寺后不再回府,除了对秦氏的忠心耿耿,却也透露出一些信息,她们见到过不宜见到的事情。秦氏一死,如果还在宁国府待着,恐怕是有麻烦的。

以上四处,就是我从书中读出的贾珍与秦可卿有不寻常关系的线索。朋友觉得妥否?或者,另有线索否?欢迎讨论!

(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