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之名你想说的7788牵着文字在月光下放牧

曾令琪/文学·人生/随记系列/17

2019-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曾令琪西南文学杂志总编
曾令琪

       

        在散文的创作上,很多人主张大题材,大情怀,大情趣,大感动。我的观点不太一样。散文从来就是文学创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从来就是文学百花园中非常耀眼的花朵。有大的题材、情怀、情趣,能引起读者大的感动,固然可喜;但若能从生活中挖掘小题材,抒写小情怀,描绘小情趣,表达小感动,那又何尝不可呢?——退一万步说,我等凡夫俗子,每天考虑的是生存打拼,面对的是柴米油盐,哪来那么多大题材?

        但越小的题材,往往越不容易写得好。在题材的处理上,我们往往流于事物的表面,不容易开掘出其背后的人情世故与存在价值。这样的散文,很容易写成中学生应试的记叙文的样式。

曾令琪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散文家、台湾张晓风教授在一起

        很喜欢“嘉靖三大家”之一的“震川先生”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那种淡淡的回忆,浅浅的伤感,一唱三叹的委婉情趣,于寻常的叙述之中,动人心魄。结尾:“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真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余音绕梁,回味无穷,情绪上给人以极大的感染。

        我们的散文,就应该像归有光这样。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故事,亲情与人情的冷暖炎凉,世间能引起心波涟漪的人事景物……这些,都可以纳入我们的考察视野,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再经过筛选、发酵、思考、提炼,很可能就是上佳的写作题材。

        散文家中,周作人的苦雨斋随笔,梁实秋的雅舍小品,耐读耐品,原因盖在于此。贾平凹、三毛、毕淑敏、张晓风、龙应台等作家的散文,在题材的开掘上与归有光有相似之处。平凹师的《丑石》,龙应台的《目送》,之所以成为经典,显然有其过人之处,值得仔细揣摩,认真品味。新疆散文家刘亮程,致力于农村题材的散文创作,成果丰硕;江苏青年作家杜怀超,执着于以日常所见的农具为题材创作散文,令人刮目相看。

        这么多年来,我写了一些散文,也写出了几篇“象模象样”的作品,自己对散文创作应该说有一定的发言权。个人认为,散文没有题材的高下,但散文有境界的高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四次背影描写,父爱细节,催人泪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日常生活,娓娓道来,过目难忘。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什么样的散文才能叫好散文?一篇好散文,应该具备四个要素:最能够激发人们感动;最能唤醒人们回忆或向往某种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最能引起人们深邃的思考;最能在语言和艺术方面满足人们的审美趣味。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风采,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情怀。一部《全唐诗》,不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一大批不知名的诗人。在中国散文的百花园中,我愿做一株无名的野草,与那雍容的牡丹、散淡的菊花,同享上苍赐予的阳光雨露……

        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午,于西都坚进居。

曾令琪

   

        作家简介

  曾令琪,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四川省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社科院特约研究员,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副主席,四川文学艺术院院长,大型音乐期刊《音乐世界》编委,学术期刊《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编委。大型纯文学期刊《西南作家》杂志主编、《新蕾》杂志主编,贾平凹先生关门弟子,国家一级作家。

  代表作:学术著作《周恩来诗歌赏析》《末代状元骆成骧评传》,散文集《热闹的孤独》,诗集《抚摸疼痛》,长篇小说《天路》。

  有散文作品被翻译为英文和德文,发行海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