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文章风情旅行·在路上

去朝鲜旅游是怎样一种体验?(下)

2017-09-04  本文已影响6226人  7b02cfc0af1a

上篇回顾>>>

去朝鲜旅游是怎样一种体验?(上)

-第二天-

在朝鲜的第二天,我们车上多了一位“随团摄像师”,导游说,这位摄像师会记录下我们的朝鲜之旅并制作成光盘,游客可以自行购买留作纪念,200元一张。但这并不是单纯的为游客提供的“服务”,而是一种变相的监视手段。把你们的一言一行都拍下来,看你们还敢不敢胡来!

第二天在开城吃完午饭后,我问了导游一个问题:“这两天在朝鲜大街上从来没见过猫和狗,朝鲜人不养宠物的嘛?”毕竟一路从丹东入境至今,经过了农村、城镇和大城市平壤,我没见过除了用于耕地的牛之外任何的动物,而这个问题听上去并没有政治敏感性,所以我就问了。

导游用一种标志性的警觉眼神思考了一下,说,“前些年挺流行养的,但现在大家不爱养了。我家以前也养过,后来不要了。”

我更好奇了,“啊?不要了?不会觉得养了一段时间,舍不得嘛?不要了是扔了?扔去哪里了?”

导游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告诉我,有时候猫毛和狗毛会引起过敏和不适。

其实我会好奇这个的原因很简单:会不会是因为穷困导致朝鲜已经把一切能吃的动物都吃完了呢?一个社会没有形成养宠物的风气很正常,但连流浪狗流浪猫都从来没见过,大致也能算作一个疑点吧。但在朝鲜,沟通的形式决定了沟通的无效性。游客只能与被安排好的一切沟通,只要不特别蠢,都会对这样的沟通和得到的答案报以警觉,以至于无论导游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无从分辨,也无法全盘相信。

饭后,我们坐了两个多小时车,回到了平壤,来到了本次旅程所谓“最精彩”的一站——少年宫。

朝鲜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学生们上午去学校读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参加课外活动,暑期放假15天。平壤的少年宫是全国少年宫集大成者,最优秀的孩子会被送到这里参加各种兴趣小组进行学习。

少年宫的外观非常大气,算得上平壤建筑里的第一梯队。门口聚集了不少来此参观的旅游团,每个团会配备一位少先队员作讲解,由我们的导游翻译。少年宫内部装修可谓上乘,无论是教室还是体育场、游泳馆,看上去都很新,硬件设施我觉得都赶超我们大学老旧的校区了。毕竟这是朝鲜最好的少年宫,聚集了最棒的少年,况且还要供外宾参观,自然会配备最好的硬件。

我们被带去参观了一些体育场所和兴趣小组,种类倒是挺丰富,如排球、书法、舞蹈、乐器、物理等,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上课和接受游客的参观,对我们这些每天络绎不绝、对拍照如饥似渴的游客没有表现出什么好奇心。

排球场,少年们排球打得相当不错 物理学习小组 物理学习小组教室后面的海报 物理课本 物理学习小组 忘记这是什么学习小组了 书法学习小组 墙上挂的照片 手风琴小组 相当豪华的游泳馆! 朝鲜筝小组 舞蹈小组

大致参观了一些课外小组后,时间接近5点,我们便来到大礼堂入座,准备观看文艺表演。礼堂大约能容纳几百人,前半部分坐的基本都是游客,后半部分是朝鲜的学生。

演出大厅 “发现你这个特务了!”

等待了一会,灯光暗下,聚光灯聚焦在舞台中央,地板上缓缓升起一支话筒,一个戴着红领巾的朝鲜小女孩主持人走出来,站定,开口说了开场白。现场并没有翻译,我们不知道她说了什么,但她那朝鲜标志性的夸张语气和表情,让举着相机的我一阵酥软,竟忘记了拍视频。

主持的女孩

这台文艺演出,就像春晚一样“热闹”,是各种才艺的大杂烩,独唱、合唱、舞蹈、魔术、乐器。看上去表演也有一定的科技参与,至少舞台的灯光、追光灯、音乐全程都没有掉链子;地板可以活动,把一些乐队整体地挪移到舞台中央。我记得曾在纪录片中看到过的,这些“挪动”事实上是幕布里的人们在集体推轨道,而并不是什么高科技舞台设计。可如今事实是怎样,我们也不得而知。

表演没什么可以多说,毕竟没有翻译,我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在唱什么、说什么、弹什么,根据纪录片《太阳之下》的字幕,大约就是一直在歌颂伟大领袖吧。就表演来说,这是一场中规中矩的演出,并不特别“假”,只是很普通的一场由孩子们奉上的、带有一定朝鲜族特色服饰和音乐的文艺演出。时间控制的恰到好处,在看得差不多厌倦的时候,也就结束了。

有趣的是,当所有表演者出来谢幕,大家象征地鼓掌后,我们便起身准备离开。但剧场后半部分的朝鲜小朋友们依旧站立着鼓掌。直到差不多在我们起身5-10分钟,几乎都要排着长队走到出口时,他们的掌声才嘎然而止,陆续坐下。这时,我也正巧走到距离他们很近的出口处,看到有几个游客走上台阶去拍摄,我便也冲上去拍了几张。令我惊讶的是,我所看到的、所拍到的所有小朋友,都是一副“丧尸”的表情,没有一个脸上有笑容,看不到意思喜悦、兴奋。

其实可以理解,我们小时候被组织去看这样的大杂烩文艺演出,也会觉得很无聊,但演出“终于”结束了,难道不该和小伙伴互相窃窃私语,讨论一下等会放学了去买点香酥鸡吃吗?那样热烈的、持久的鼓掌,和眼下这冷漠、无趣的表情,大约就是我们对朝鲜的印象,演得用力过猛,却没有真正生动的、感染人的情绪。

而至于少年宫的参观,只能说是一个非常具有朝鲜特色的活动,类似的少年宫、兴趣班在世界上比比皆是,也不会有哪个国家专程把这个拿出来作为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毕竟孩子们的表演,当然代表不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最高艺术水准。可朝鲜要展示的,自然不是所谓的艺术水准,而是一种“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面貌吧。我们无从知晓朝鲜孩子真正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否对所参加的兴趣小组真的感兴趣?他们对于每天那络绎不绝的游客到底是好奇,还是无奈、厌倦?抑或是没什么情绪,只是履行老师和伟大领袖的指示?

然而在朝鲜,大部分问题,都得不到答案。

离开少年宫之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天行程的最后一站——平壤地铁。这个号称“世界上最深的地铁”,原是朝鲜战争时期挖好的防空洞。这是我们在朝鲜唯一的“搭乘公共交通”的机会,因为朝方认为,富丽堂皇的平壤地铁站是值得对外展示的建筑成就。

地铁站外观 大概是售票处 入口

朝鲜的旅游,所有脚可以落地的时间,都显得很匆忙,尤其是在平壤市。我们必须紧跟着导游,以至于没有什么时间拍地铁站的外观、入口等。地铁确实很深,而我们所参观的两站地铁,都有浓浓的朝鲜曾经的老大哥——苏联的风采,无论是风格、装饰、壁画,都如出一辙。地铁站中央有报纸栏,一些等地铁的朝鲜人围着看张贴的报纸。地铁到站后,我们被要求都坐在同一节车厢里,而那一节车厢,除了我们,还有几个朝鲜人,他们对我们的存在并不好奇,有的低头看书,有的表情冷漠地发呆。

很快的坐完了一站地铁后,我们便匆匆离开,地铁门并不是自动,而是手动拉开。我们挤在下班高峰的朝鲜人民中,他们依旧毫不在意我们的存在,也看不出多少疲惫,我们就如同空气一样,仿佛从没有存在过。

上车后,这一天的行程便结束了。晚饭和第一天差不多,无论是风格奇妙的饭店、还是饭菜。

晚上回到羊角岛饭店后,我和同团的一位男生试图去传说中的5楼监听室“探险”。据说羊角岛的所有房间都有监听设备,乱说话都会被留下记录。电梯的按钮果然没有5楼,我先按6楼,但6楼的按钮怎么也按不亮,因此我们先试图到7楼,但电梯门一开,黑暗扑面而来,没有一点点灯光,再加上电梯里有个朝鲜人,我们就笑笑表示按错了楼层,坐到了大厅。随后,我们再次坐电梯上楼,鼓起勇气出去。虽然这里的结构和我们所住的20楼一样,但气氛上明显非常不同,昏暗的灯光、斑驳的墙壁,都昭示着这里的破败。我们找到安全出口,却发现楼梯的大门已被锁上。我们回到20楼,发现同样位置的安全出口楼梯也被锁上。这次“冒险”无果而终,只是让我们看到了除了外宾楼层外的另一种“面貌”。

-第三天-

第三天的首站行程是妙香山,也是100多公里,2个半小时的车程。每天一早,我们都要先从羊角岛饭店出发,去西山饭店接另外几个团友。有趣的是,每次到西山饭店,我们的导游都会下车去西山饭店内部叫另外一个导游和她所带的三个游客出来。团友们纷纷好奇,为什么不在快到的时候打个电话呢?

从羊角岛和车上,我又拍了一些朝鲜的建筑,虽然放大了也看不清内部,权当多一点印象吧。

我们问起了朝鲜的电话资费和上网问题。上外网当然是绝对禁止的,但朝鲜内部有局域网,主要用来给朝鲜人民看新闻,我记得我曾看到过,在朝鲜想要买到一张可以上外网的电话卡,资费大约是50M人民币600元左右。按照经验,基础建设落后的国家,上网和通讯资费更贵。而对于朝鲜内部之间的电话费,导游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只是从她们的“节约”可以看出,大约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吧。

路上,导游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朝鲜生活情况,团里的叔叔阿姨不断抛出各种问题,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步步紧逼”。朝鲜是先军政治,军队在国家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毕竟他们的目标是“打倒美帝”,军队素质不过硬怎么行呢?朝鲜实行义务兵役制,但导游说,初中毕业后,无论男女,很多人都会去当兵,“报效祖国”。

朝鲜农村采取集体合作制,20-25人一个生产小组,积公分,生产出的粮食上交国库,分配给全国人民。普通成年人的粮食标准是每天600g大米,肉蛋奶鱼使用粮票购买,如果粮票之外还想购买,每10天会开放一次农贸市场,类似于中国很多农村乡镇都有的“赶集”,但价格会远远高于使用粮票的购买价格。关于这神秘的农贸市场,电影《北逃》里有一些表现,那里不仅有卖食物,还有一些稀缺药品,BBC的纪录片《全景:朝鲜"Panorama" North KoreaUndercover》拍到了一个路过的农贸市场,据说看上去“没什么东西”。可又有文章说,朝鲜的“黑市”无所不有,而最流行的,便是装了美剧、韩剧的U盘,它们犹如金条一样珍贵。

导游说,朝鲜人民给自己的定义是“社会主义强盛国家”,听到这里,坐在车上的我差点笑出了声。太欢乐了!

这一路没有厕所,直到大巴快到妙香山时,我们才在妙香山饭店停车休息。妙香山饭店和羊角岛饭店一样,都是“特级酒店”,而就浅显体验来说,妙香山饭店似乎比羊角岛更高档一点,因为妙香山饭店一楼大堂的卫生间厕纸,明显比羊角岛高级!如果说妙香山饭店的厕纸是舒洁,那么羊角岛,大概就是那些三线城市火车站附近买到的山寨品吧,非常粗糙。

来妙香山,当然不是为了爬山,而是为了参观国际友谊展览馆。这个馆不让拍照,进入前所有物品都要寄存,包括手机,可以带进去的个人物品只有钱包。此处无图,但很精彩,我只能尝试用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语言,描绘这个在我看来朝鲜之旅中最有趣的景点了。

首先,这个展览馆同第二天参观的高丽博物馆简直天壤之别,完全打破了我第二天对高丽博物馆失望后的“自我安慰”。我本以为朝鲜就像约旦、埃及一样,由于穷困,无法拨出足够的资金建设博物馆,也缺乏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这本身情有可原,毕竟经济基础都不行,如何去要求他们建设上层建筑呢?

但国际友谊展览馆建筑大气,内部随称不上华丽,但每个展厅都有声控灯,人一旦进入便自动开启,非常明亮。层高极高,整个空间特别开阔,如果不去看具体的展品,这里俨然是世界中级博物馆的态势(当然了,达不到顶级博物馆的硬件水准)。甚至每个展品边都有朝鲜语、英语的小牌子,如果是中方赠送的展品,还会有中文。

截至目前,馆内共收藏了11万4000多件展品。那么,展品究竟是什么呢?展览馆的主题又是什么呢?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收藏了世界各国首脑、知名人士送给金家的礼物,体现了金家在世界范围内巨大的影响力。展品按照三位领导人进行分类,最多的自然是送给金日成的礼物。导游说,馆内展品实在太多,据统计,如果每件展品看一分钟,看完整个博物馆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只挑选其中一些走马观花,主要会让大家看中国赠送的礼物。”同团的一些叔叔阿姨对这个提议赞不绝口,但我心想,“什么?我为什么要千里迢迢出国,来看这些连文物都称不上的中国人赠送的礼物?!给我看一些外国的东西也好的啊!”总有一种微妙的被当成撒比的感觉,但又能怎样呢?团里毕竟有很多老戏骨,不会有人关心我们这些龙套演员的内心戏的。

并不是说中国的东西不值得看,事实上,海外一些顶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非常值得前去瞻仰。但在这个博物馆,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大量来自中国的“象牙雕刻”礼物,这对于反对倒卖象牙、主张保护野生动物的我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值得看的、值得骄傲的东西。而当导游指着一个展品说“这是日本赠送的花”时,团里的戏精阿姨演技大爆发,嗤之以鼻地说“日本人太小气了,不像中国,都送好东西”。我也不太明白他们骄傲和自豪的点在哪里,礼物不过是外交手段的一种罢了,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没有友谊,比拼谁送的礼物更贵、更高级,这个心态,也太蠢了吧?

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各种郭沫若字、徐悲鸿画、桌椅、装饰品、领袖头像等。还有来自外国的礼物,比如各种熊皮、虎皮,让人看了心里一凉。

整个展览馆就像是一个大型暴发户展览,把各种礼品杂七杂八地放在展柜里,杂乱无章。这大约是我看过的博物馆里最没价值的之一了。各种极端个人崇拜主义的礼品,比如三位领袖的肖像、油画,各种恭维的文字,各种祝福长寿的纪念品。真正价值高的感觉并不多,展品甚至还有胶片相机这种东西。而一些盘子上印的主席头像,倒是很有淘宝货即视感。

这样的旅游安排,多少体现了朝鲜的旅游思路,他们可能并不真正理解世界人民旅游的目的和趋势。我来朝鲜,当然是更想看到朝鲜的东西,而不是中国的象牙雕刻。但朝鲜还沉浸在自己狭隘的世界之中,只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一味的展示那些他们认为“牛逼”的东西。只是这样的展览,除了炫耀、宣扬个人主义外,毫无价值。

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博物馆,对朝鲜来说还是颇有意义。展厅中,有不少“朝鲜旅游团”,他们一看就是被单位组织来此进行“爱国主义学习”,不少人手上还拿着纸笔,大概是边听讲解边记录下伟大领袖和各国知名人士之间的“动人故事”吧。朝鲜人民认为,伟大领袖没有自己使用礼品,而是全部放在这个展览馆给人民参观,是一种伟大廉洁的表现。随后,导游和团里的几位叔叔阿姨又开始反咬一口,“你们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博物馆吧?”“中国领导人都把礼物自己藏起来了。”哎,虽然每天都会被朝鲜的三观惊到,但团里的一些叔叔阿姨,惊人程度完全不亚于朝鲜,令人赞叹啊令人赞叹。

但更令人赞叹的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当我们差不多走马观花参观完了展览馆,导游带我们来到一个巨大的门前面。她说,中国赠送给了朝鲜三尊蜡像,分别是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将军和金正淑母亲(金日成妻子、金正日母亲),栩栩如生,“仿佛见到了本尊”。

导游让我们整理衣冠、排成一列。当我还没弄明白看个蜡像为什么还要这么庄严肃穆时,导游就带领我们走进了展厅。展厅并不大,两边陈列着一些礼物,正前方是金日成的蜡像,他站在“绿色的田野”中,“微笑地望着远方”。导游示意我们排成两列,此时,所有人静默不语,大概都没搞明白要干嘛。随后,导游就带领大家!鞠!躬!了!

虽然说我的朝鲜之旅秉承小心谨慎、唯命是从的原则,但没人告诉我参观博物馆时,还得给蜡像鞠躬啊!我当时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安能摧眉折腰事蜡像!”没想到活了这么多年,却要给金家蜡像鞠躬了,令人沮丧。但大丈夫能屈能伸,不鞠躬的话,谁知道会不会被打出去呢。我看着身旁的导游鞠了一个90度躬,于是我给她打了个对折,鞠了45度躬。

发现大家鞠躬都不太诚恳之后,我也就放心了,随后我们又去了两个展厅,分别对金正日蜡像和金正淑蜡像鞠躬,我鞠躬的角度打折越来越严重,一边鞠躬一边想,为什么不把三个蜡像放在一起呢?这样只要鞠一次躬就可以啦!鞠这么多次不怕闪到腰嘛!但说到底,中国为什么要送他们蜡像?!为什么!此时我已经无法阻止我的脑洞,心想,如果很多很多年之后,金家依然不倒,领导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中国人又孜孜不倦赠送蜡像,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朝鲜四日游变成了五日游,有一天都在给蜡像鞠躬?

笑裂之余,我们还是要严肃地探讨一下。朝鲜对领袖的崇拜,已经包含了一种宗教意味。对三位领导人的称谓分别是“金日成主席,金正日将军,金正恩元帅”,从中可以看出,金日成依然是主席,是一个死后依然“统治”着这个国家的人。他就像一个神,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到处都是他的照片、画像,从各种朝鲜纪录片也可以看出,人民在各种公开场合都要颂扬他的事迹,歌颂他的伟业。

我记得早年看过一部国家地理的纪录片《揭秘朝鲜》,尼泊尔医生来到朝鲜,为近1000名朝鲜患者治疗白内障。重见光明的患者们,对着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下跪,一顿哭泣和感激,全然不顾身边那些真正给他们治病的医生。所有的功德都是领袖的恩赐。这种极端的、毫无理性的个人崇拜,令人印象深刻,终身难忘。

我们离开博物馆,来到顶层的观景台休息一会,便驱车离开。大巴离开秒香山时,路过了一个停车场,簇拥着一群群的朝鲜旅游团。他们乘坐的大多是老旧的双层巴士,没有空调,完全比不上我们的空调旅游大巴。他们干瘪、消瘦,同样是用那种标志性的眼神看着我们,冷漠依旧。这里的人民让人感到没有温度。我突然多少理解了为什么朝鲜人民在很多演出场合所表现出的表情都过于夸张,他们的人生全然被安排在一个框架之下,没有更多可能性,大约他们的人生并没有体会过所谓大喜大悲,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快乐”“很开心”,大约是怎么都无法演得自然的吧?而为了掩饰生活的平淡、无趣,只有通过“用力过猛”的表现,来实现他们心中的效果吧?毕竟,演员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路上遇到的朝鲜“旅游团”

随后我们去了朝鲜名寺古刹——普贤寺。匆匆的参观我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况且这时已经非常饿了,只想着快点吃上午饭。

这天的午饭,被安排在了妙香山饭店。这是整个行程中,装修风格最正常的饭店,团友们围坐一桌,吃着非常合口味的中国菜,由于吃饭时间太晚,饿疯了的我,也就吃了三四碗饭吧。

我一直听说朝鲜有严格的迁徙审查,未经批准,不可离开自己的家乡,bbc纪录片也说“未经许可不能前往首都”,一次饭后,我问导游,“朝鲜人可不可以自由地来开城、妙香山这些地方旅游?”她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可以!这是我们自己的国家!”但我从她的眼神和语气里,读到了一丝丝的掩饰和惊恐。我当然无从考证她说的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应该相信网上的传言还是导游的言论,就像前文所说,在朝鲜,沟通是无效的。但至少,我并没有在任何城市发现形单影只的“旅行者”,看上去,所有人都是生活于此的本地人。只有妙香山的博物馆,有成群的、看上去是被组织来此的朝鲜团体。

妙香山到平壤的路上,会经过一条河流。恰巧这天天气晴朗,青山绿水,倒是挺漂亮。至于朝鲜人所敏感的那些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破楼,其实根本不必在意,作为游客,注意力本不会全部放在“楼房是否破旧,人民生活是否贫困”上,但他们越掩饰,倒越让人产生浓重的好奇心。

回到平壤后,我们首先来到了今日成主席的诞生地——久仰已久的万景台。即使你从没听说过这个地方,也会在刚刚的国际友谊展览馆中看到无数万景台的模型、画作。这里绿树成荫,草地被修剪得非常平整。毕竟这在朝鲜是圣地一般的存在。

平壤的商店看上去不多,路边有不少类似于书报亭的小亭子,根据车子开过时的匆匆一瞥,有的卖花、有的卖一些小食品。而那些隐藏在建筑中的稍大一些的商店,我们只能模糊地看到里面货架的陈列,形式让我想起了漠河北极村邮局对面的供销社。至于内部,不得而知,但从我们所被带去的一些购物店来看,那些商店差不多都如同过去的国营老商店一般,至于货品种类和价格,更是无从知晓了。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主体思想塔。路上,我有意拍了一些平壤的街道。其实平壤至少有一半的街道干净、宽敞,而稍离开市中心,便会出现一些并不这么“体面”的街道,但这本是正常现象,哪个大城市都有两面,并不需要掩盖什么。只是,当同团的阿姨向导游提议让我们停车拍一拍平壤市中心这些街道,“好回去给你们宣传平壤的市容市貌”时,导游依旧没有答应,称“市里的路边不让停车”。朝鲜的谨慎程度之高,确实令人赞叹。

终于在夕阳时分,我们来到了在羊角岛一直能瞻仰到的主体思想塔。所谓主体思想,亦称金日成主义。是的,在如今朝鲜,没有马克思主义,曾经挂在建筑上的马克思头像被撤下,主体思想成了朝鲜唯一的国家意识形态,不可被挑战,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上篇说了,每到夜晚,在漆黑的平壤,只有主体思想塔绽放着最耀眼的光芒。洗脑如此容易,只要通过不断重复的、无实质意义的口号,配以一些建筑、纪念塔、塑像,就能占据人民的头脑,再加以信息封锁,便能让朝鲜人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值得我们羡慕的”。

车上拍到的主体思想塔 主体思想塔下用各种文字写的牌子,其中有中文“主体思想万岁!” 主体思想塔

旅游团中有团友质疑,如果朝鲜人真的生活幸福,是不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是一个非常有迷惑性的逻辑,归根到底,即使他们在闭塞中真的幸福感很高,也毫无意义。这本身就不是自由选择的产物,而是一种“思想的阉割”。就好像,如果担心性欲无法满足会招致痛苦,因噎废食,把人类阉割,难道就是一种“通达没有痛苦的捷径?”

无论你对这个国度有着怎样的看法,在这里,只能赞美。这也就意味着,几乎一切讨论都变得无法进行,根本不允许存在思想的碰撞,人们只能遵循着一种生活轨迹过完一生,而我们也只能迎合他们。这大约就是我觉得单调的原因吧。没有思想碰撞、没有个性。对自我、对意识的认知和重视,在这里早就被消解,所有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个人被最大程度地降到很低的地位。自我的消沉,伴随着创造力的消沉。

在主体思想塔前,我们为了等待登塔的团友,在广场上呆了一会。有一队穿着校服的学生路过,我拿起相机拍,导游阻止我,说不能拍。我自然无法理解,在平壤干净、宽阔的街道上,在挂着两位领袖头像的正派建筑前,走过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如此正常的画面,为什么不让拍?而导游们,又是如何理解这种“我们国家那么棒,但不让外人拍‘不能体现社会主义伟光正’一面”的逻辑的呢?如果你国这么棒,那是不是该广为宣扬,让世界各地的兄弟姐妹都羡慕和瞻仰伟大领袖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富强国家屌渣天的一面?

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幕也不让拍

这天晚上,是我们在朝鲜的最后一顿晚餐,安排的是朝鲜火锅。饭店风格与前几天晚餐的饭店异曲同工,但不同的是,这天还有歌曲表演,三位朝鲜女性为我们唱了好几首歌。火锅的食材之丰富程度其实远不如我国,导致我鬼使神差地在离开朝鲜之后,连续吃了5天火锅。

吃完晚饭出来,突然大雨滂沱。鲜有路灯的街上,有的人冒着大雨骑车回家,浑身湿透,有的人躲在树下。公交车站的雨棚太窄,人们整齐地站在等候的座椅上,躲避着暴雨。这个城市无论白天伪装的多么光鲜,夜晚必然原形毕露。稀稀拉拉的灯光、乌漆麻黑的街道、穿梭在夜色中的人们。我没有去过首尔,但我猜那里该是另一番景象,夜生活应该才刚刚开始,而这里,一天已经落下帷幕。相距仅200多公里,两个首都,同一个民族,完全不同的生活。

最后一夜,我格外忙碌,毕竟明天就要面临传说中更严格的“出关检查”,由于来朝鲜不能带移动硬盘,于是我带了3张CF卡,3张SD卡,把这些天的照片分别拷贝了4份,分散藏起来。为了避免藏的太深以至于我自己最终都忘了放在哪里,我还专程在电脑里记录下了每一张卡的去处,比如“卡1在环保袋的餐巾纸里”“卡2在学生证夹层两张护照照片的中间”“卡3在双肩包与内胆包的夹层”,总之发挥一切想象力,把所有存储设备分开掩藏。留了一张CF卡放在照相机里,里面只有景点照,供朝方打开相机检查时观赏。最后,把电脑中的照片,藏在了回收站内。等我忙完这一切,已经半夜一点了。

-第四天-

第四天其实没什么行程,我们首先来到了今日成广场,地面上还残留着阅兵式标记位置的各种白点,广场不大,四四方方。

只是就在威严的广场边,居然就有一幢外墙掉色的建筑,令人诧异,门面工程做的这么不认真,那就别怪我拍照了啊!

看完广场,我们来到了纪念品商店。商店的门口非常不起眼,看上去没有任何痕迹表明这里掩藏着商店。卫生间里如同朝鲜一些地方一样,有一个蓄水池,储存了一些水,大约是为了防止停水的吧,水龙头确实也没有自来水。这里卖一些人参成分的化妆品、朝鲜零食和纪念品。

纪念品商店大门 卫生间的蓄水池

逛了一会,我们便上车前往平壤火车站。路上,是我们对平壤的最后一瞥,又经过了一些非常正派的马路、草坪、建筑。以前看到论坛讨论说,生活在平壤的都是朝鲜的特权阶级,这话大抵只对了一半。我相信朝鲜几乎所有特权阶级都生活在平壤,但平壤一定还有大量平民。生活在这里的他们,在朝鲜来说,幸福感一定是最高的,市中心那些宽阔的街道,以及比别的城镇更多的商店、公共设施,昭示了这里相对更好的生活。

这时,接近四天没上网的我们,其实已经有点如饥似渴了。

留恋?不存在的,我们要上网!

火车10点多出发,下午2点多到达新义州火车站。军官上车检查,倒没有传闻中那么严格。他让我打开相机,我还好心切换出了照片想展示给他看,但他问我菜单在哪,我只好疑惑地给他切换出菜单,然后他就在中文菜单里拨着拨轮,看来完全就是走个形式。哎,昨晚忙活了那么久转移资料,白忙了!

检查差不多持续了2个小时,无聊的团友们此时都坐立难安,移动、联通用户只能看着自己信号很弱的手机兀自哀伤,本电信用户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网速快的飞起。中国电信,你值得拥有。

最后,想说一个严肃的话题。

有的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朝鲜会策划限制如此多、被精心安排的、“虚伪”的“旅游团”?真的会有人因为参加了这次“朝鲜爱国主义之旅”,就相信朝鲜所宣传的国家形象了吗?而这样的安排,势必会引起游客的抵触心理,从而阻碍信息的交换,引起偏见和误解。其实我以前也不相信,如此“可笑”的一种展示方式,当游客都是撒比吗?

但去了之后,我却发现,金家很好地洞察到了人民的“无思性”,团里话多的几乎所有非年轻人,都或多或少看到了朝鲜“好”的一面,甚至歌颂朝鲜,比如“他们排队乘公交车秩序井然”“他们生活没压力”“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挺好的”等。我最初非常不明白这些有着充裕的物质财富、全世界各地旅行、甚至去过韩国、美国的他们,缘何能说出这些极其愚蠢的、毫无底线的歌颂朝鲜的话。甚至有的说着朝鲜好的人们,他们的孩子却被送去了美国。敢情你们是自己来天堂旅游,把后代送去了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

渐渐的我才明白,首先,他们话真的太多了,人一旦话太多,就很容易说出不经过大脑的话,毕竟他们看上去并没有用与说话相同多的时间来思考。其次,他们并不在乎所谓的“判断”,朝鲜的好坏、他们在这里留下的言论,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去美国旅游、去济州岛度假,这不过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罢了。大部分人不会去认真审视自己说出的话到底是不是废话,到底是对是错,是不是和他们的行为相矛盾。况且,上一代人中为数不少的部分,都不愿意直面“他们所经历过的那个年代的错误”。邓公都拨乱反正、搞改革开放了,那些人却固执地不愿意否认自己的青春年代,殊不知,我们都是就事论事,批判时代不代表批评身处时代的个人,个人其实不必代入感那么强,非得和时代死死捆绑在一起。

评价朝鲜,我们不可能做到客观,朝鲜根本就没有给我们客观的机会。如果因为“无法做到客观”,就禁止发表评论,那还真是正中金家的下怀,只要剥夺“客观”的可能,就能一劳永逸地远离所有言论的中伤。在朝鲜,沟通是无效的。我们只能通过极其有限的文字、影像资料和亲眼所见,来形成自己的判断。我们不会知道,在所谓的盛事背后,有多少不可告人的黑暗。那些政治犯集中营?那些脱北者口中的骇人听闻?那些传闻中的大饥荒?是真是假,我们都不得而知。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这样一个逻辑明显有巨大漏洞的国家旅游时,保持对单一灌输的信息的警惕。

有的团友质疑,很多大老板赚了很多钱,最终还是发现返璞归真的日子才是最好,“而朝鲜呢?他们已经过上了这样的日子。”这是个非常有迷惑性的逻辑错误。如前文所说,朝鲜人是没有选择的。自由选择的快乐和被强迫选择的快乐是不同的。而那些所谓的赚了很多钱最终才发现,钱不等同于快乐的人们,他们只是没有在最初就意识到,精神追求是高于物质追求的,物质丰腴到一定程度后,财富的增长和快乐就不再是正比例函数的关系。而人类最至高无上的追求,并不是财富,而是自由、爱、智慧、实现自我价值。但不管怎么说,不论追求物质还是追求精神,都是个人选择,我们理应有思考的自由、讨论问题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可朝鲜人并没有这种选择的权利,他们的生活是被阉割的。无论人们如何不知缘由地去维护朝鲜,我相信都没有人真的愿意生活在那里,或把自己的孩子送往那里。

其实说了那么多,我也挺震惊的,我居然要花一定的篇幅来阐述“朝鲜并不值得歌颂”这么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实在是因为部分团友和部分网友把我震惊了。

最后我想说,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这也是朝鲜得以运作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这些人,知识分子是最纯真的,“你怎么能不思考?你要多想想啊!”;

商人是无所谓的态度,“思不思考不干我事,消费就行!”;

政客,尤其是极端政客,是最残酷的,“别思考别表达,服从就行!”。

可惜的是,面对同一个事实,三种人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态度,但知识分子经常是被喷的最惨的一群人。

金家便是极端政客的一个极好例子,政治和洗脑的背后,是权利、金钱、地位的交织和角逐,而人民,只是牺牲品。国家地理的纪录片最后说“经过世代的极权统治,真正的信仰与真正的恐惧,可能并无二异”,但说到底,具有“无思性”特点的人民,是不在乎说什么、信什么的,历史上一再的信仰变迁可以看出,普通人在乎的只是苟活。如果能活的好一点,当然最好;如果不行,那就凑合着过。

金家以一种残忍的方式,试探着人民生理上和精神上的底线。然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这样一群被独裁统治了几十年、被孤立在世界之外的、眼神空洞的人们。对于他们,我们做不了任何事,但我们也该保持警惕,别在高速公路上飙车逆行。


姚璐,《为什么要出发,因为远方在那里》作者,豆瓣专栏《世界那么大,我带你看看》作者。毕业于复旦大学,风光摄影师,自由职业,视觉中国、携程、海洛创意签约摄影师,华为荣耀“勇敢做自己”品牌视频主角之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