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的学习:我好像发现了语文成绩很难提升的原因了

2024-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苠苠的日常

1

这两天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发现一个大问题。

寒假期间,我们发下了三份试卷。这几天上课,我跟学生提要求:先自己对照答案进行修改,再把答题卡交上来检查。

交上来的试卷存在几个问题:

一是没做完,也完全没有进行修改就直接交了的。这一类的学生大多学习态度不端正,是为了应付老师交的作业。

二是作业挑自己觉得会的做了,不会的空着,但发下答案后,把答案给抄了一遍交上来的。这一类孩子的学习态度肯定要比第一类好,但仍缺少一些钻研的精神,得过且过。

三是很认真地写了每一道题,也很认真地抄了一遍答案的。这一类孩子的学习态度最为认真。在班上,他们的学习状态也是最好的,自然学习成绩也偏上些。

但,看完学生的这些试卷,我心里挺失落的。

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我的学生们学习成绩提不上的原因了。

2

语文成绩很难提升,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想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学会归纳总结。

我的课堂我一直很强调总结,每一节课基本都会提醒孩子们学后要进行总结,但我做少了一步。

就是我基本不会在学生修改完后再把做过的练习收上来检查,我一直觉得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情,我作为老师,把该讲的讲完了,该做的练习布置了,该批改的批改了,剩下的就是学生的事了。

但我没想到的是,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对待自己做过的作业。

他们大概以为作业做了,答案看过了,就已经完事了。

然而,这样做作业的收获其实是极少的。尤其是主观题,每一道题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没有总结,又如何能做到每做一道题都能有收获?

3

我又再次强调了总结的重要性,并且,为了避免孩子们不懂如何总结,我选了一道题给他们讲了如何进行总结。

如一道主观题,审题时抓题目中的关键词,它对应的是我们讲给的哪个知识点,这是需要我们标注的。

如答案的思路,是需要去概括的。

如答案中出现的概念,比如人物塑造的方法是要标注并在脑海中再过一轮的。

最近这几年,在教学上,我时常觉得有些无力。

语文的考试题目越来越主观,一直在反对答题模板化。其实,从前的模板,就是老师们对题目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

如今,题目更加灵活了,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自己进行归纳总结的话,甚至会连题目都看不懂,更不用提去答题。

其实,语文也是一门学科,而且一直以来我们都说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实际上,它的学习方法和其它学科的学习方法是一样的,都必须得去归纳总结!

看来,我还是得加强学生这些方面的训练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