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4
2023-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茶未眠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右欲杀之,襄子曰:“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曰:“不可!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豫让这个人能处!
为了给智伯报仇,豫让可谓是费尽心机,先是扮成犯人,修整赵襄子的厕所,准备在赵襄子如厕时动手,但赵襄子十分警惕,没进厕所,就感到了豫让的杀气,将他抓住。赵襄子被豫让为主报仇的行为所感动,放了豫让(赵襄子心胸实在宽阔)。
但豫让没有丝毫感激,仍想着为主报仇。为了更好地实行报仇计划,不让别人认出自己,他将漆涂满全身,使全身长满癞疮,又吞下火炭,使自己的声音变哑,以致于在路边乞讨,连妻子都认不出来了(是个狠人)。
之后,豫让又去赵襄子必经的桥下躲避,准备给赵襄子致命一击,但老天爷仿佛一直护着赵襄子,不想让他死,豫让又一次被发现,给抓了起来。这一次,赵襄子不再原谅豫让,豫让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放了他,不知什么时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他给杀了,侥幸逃脱了两次,不知下次还有没有这样的幸运。于是,赵襄子杀了豫让。
豫让是个忠臣,他信念坚定,一心一意忠于主人智伯!智伯虽然死了,但豫让仍不忘为他报仇,以致最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我想,人们应该都很乐意交到豫让这样的朋友。
可是,我认为,豫让是愚忠!智伯为何会死?是因为他的德有问题,他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贪婪自私,骄傲自大,树了很多敌人,他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良禽择木而居。像智伯这种人,豫让何必忠于他呢?何必助纣为虐呢?何必誓死效忠于他呢?
如果豫让是真正的忠臣,为何不规劝智伯成为一个良君呢?智伯做错事的时候,为何不阻止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