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逸事系列

体谈

2020-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潇涛

最近,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这一新闻迅速在教育界和家长中获得热议,有的赞成,有些反对,但赞成之声更甚。我想,国家作出这一决定,基于以下考虑。

首先,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泡影。记得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把健康,成绩,财富,名誉,地位等排序,健康就是排在第一位的那个“1”,其他就是“0”,有了“1”,后面增加再多东西,比如幸福,情感等,人就获得了更多,而没有“1”,其他的都是“0”,所有都灰飞烟灭。虽然我们这几年人们的物质财富在增加,但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却在下降,到处可见的小胖墩,近视眼等,在孩子当中很常见,这些都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用眼习惯等引起的。手机、电视、平板等设备的普及,让孩子缺少了户外运动,玩手游等不良习惯注定让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弱。所以,国家提出这种硬性要求,非常必要而及时。

其次,现在全球新冠疫情还在蔓延,而抵御疫情的最好方式,就是自身免疫力,免疫力的提高,则是通过运动实现的。我们看到钟南山教授精神矍铄走向领奖台领取共和国勋章之时,谁能想到他已八十高龄。钟教授从年轻时候,就坚持健身,他健硕的身躯,都是长期运动的结果,才让他能在疫情最为施虐的时期,勇于担当起挑战病毒的责任,从SARS到新冠,他是中国国士的杰出代表。所以,要培养优秀人才,就必须从娃娃抓起,不仅仅有才智,更要有健硕的身体。

再次,体育运动是忍耐力训练,有利于孩子应对挫折的能力。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现在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动不动就跳楼自杀,就是缺少抗挫折能力,而抗挫折能力与忍耐力有关,忍耐力又与体力相关,而增强体力训练,就得进行体育运动。同时,体育运动会让人体产生多巴胺,而多巴胺可以促进血管收缩,协助传递细胞脉冲,与人的情感、情绪、感觉等有关。说白了,就是多巴胺分泌的少,会导致人痴呆、抑郁、焦虑。这就可见李教授说的不无道理。大多数自杀的孩子,都是因为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发展,都是与缺少运动有关。我们都不想看到,那些读到硕士、博士的孩子,在最好的年华陨落。所以,加强体育锻炼,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最后,提高体育锻炼的比重,也是强国战略。媒体上经常拿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进行对比,说日本之所以出现二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仅仅是他们学术水平高,还因为日本人的教育理念决定的。日本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自己背着书包乘坐校车上学,而这在我们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有的在初中,都需要家长接送,帮忙背书包更是司空见惯。这就可见,中国孩子与日本孩子的差距。虽然这与中国孩子的课业负担重、作业太多有关。我们这几年都在喊减负,但好像越减越重。我们也乐见教育部门强调,以后要增加体育科目的作业,那怕是减少文化课的作业数量。所以,加强体育科目可以说是强国之策。

总之,体育运动是健康的保证,是免疫力提高的保证,是应对挫折的保证,是强国的保证。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我们下一代身体素质普遍提高的盛世美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