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婚姻育儿散文

他们已老去,你又何时归故里

2018-06-13  本文已影响44人  狡黠的鱼

根据2017年空巢老人数据调查,预计在2030年无子女照顾,单居或或双居的老人将超过2亿人口,如今已有的空巢老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2017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当父母们逐渐老去,身体机能衰退,个人价值丧失,没有子女的陪伴会倍感失落,对生活失去希望。

据老人需求调查显示:希望子女们多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等需求成了首要情感寄托。而这仅的有诉求也很难实现,面对日益壮大的社会压力,年轻人分身乏术自顾不暇,又有多少离家的人能够“常回家看看”。

01

记得上次回老家的时间是2016年12月10日距今已有1年零4个月,交通十分发达的如今我竟这么久没有回过家乡,这着实让人惭愧。

并不是路途遥远,也不是旅途费用的高昂,更不是不思念家乡,而是少小离家一路闯荡,在这期间求学、入职、成家、生子每一样都忙得风生水起。

渐渐的把“回家”的概念淡化了,有时候因为工作忙不回家,有时候没假期回不了家,有时身体状况不允许所以回不了家,总有那么多的理由冠冕堂皇的成全自己。

最近,订好了机票准备回趟老家,得知这个消息,妈妈已经打了几次电话嘱咐我注意事项,再三叮嘱我不要给她买什么东西,她什么都不缺。

倒是她,已经早早的准备好我爱吃的东西,还有给两个小外孙添置的物件,让我这次回家一并带过来。

即使这么多年一直在外生活,她仍然是最牵挂我的那个人。去年过年的时候,接爸妈来我这里过年,明显感觉到爸爸变柔和了。

在小时候的印象中那么威严暴躁的他如今也是锋芒尽失,只不过是个60多岁佝偻的老人,走路走得稍远就得停下来小憩。

花白的头发,弯曲的后背,干瘦的小腿种种迹像表明他已不再年轻。

而我能够陪伴他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想到这里不禁有些难过。

在以前我从未想过爸妈有一天都会老去,我每年回家他们都还是老样子,说话浑宏有力,做事轻快利索。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们都沾染了暮色,他们都不再慢慢等着我去探望。


02

龙应台在《目送》里面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以前是他们看着我长大,如今,是我目睹他们变老。

经常听50多岁的邻居周阿姨念叨:父母在,家就在。她的父母已90多岁,始终是她的牵挂,每年过年无论儿女们怎么挽留,她都执意要回老家去陪两位老人过年。

她说,90多岁的人了,见一面少一面。

而她的父亲也是十分牵挂她的,老人虽然耳朵不灵光,记性也不好,但每年生日的时候从来没有忘记给她打电话,嘱咐她多吃点好吃的,注意身体之类的话。

即使周阿姨已年过半百,但在她父亲的眼中依然是他最珍贵的女儿,依然带着宠溺和慈爱关心着她。周阿姨说父母给她的爱是她这辈子得到的最大恩惠。

楼下院子里有位老人,因思念远方的女儿和外孙女,但是又怕对方工作忙,不敢贸然打搅,每天对着没有拨通的电话自言自语讲电话,连路人都觉得特别心酸。

以前看过一则新闻,老人在厨房做饭等待儿女回家吃团圆饭,外面刚响起汽车的喇叭声。

平时腿脚不灵便的她一子爬了上灶台,激动的和外面的儿女打招呼,父母的关爱是无法掩饰的,渗入到了细微的生活里,或许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但是回想起来却非常的潸然泪下。

越是老人越容易孤独,不管多么强势的人,到老了一样会脆弱,一样会无助。

而亲情从来都是向下延续的,我们无法像对待儿女一样对待自己的父母,总认为父母会给予我们足够多的包容理解。

就像现在,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为他们能够倾尽全力的付出无怨无悔。

只要他们过得好,我会无比欣慰,一边希望他们快快长大能够自食其力,一边为他们有一天会离开我的庇护而感到失落。

我想做父母的人都会面临这种内心的纠结。

03

 最近,大伯母因患脑瘤住进了重症病房,经手术后已经苏醒。

但是老人为了和从国外回家探亲的儿子多相处一段时间,每天都装着不醒人事,背着堂哥就偷偷抹泪。

直到有一天被家人发现,她才说出实情。

堂哥得知真相后哽咽得说不出话来,这些年来没有尽心照顾二老,如今母亲已重病卧床,能够和他们相处的时光变得弥足珍贵,当下就表示要留下来尽下多年来对缺失的孝心。

时间只会徒增岁月,当有一天我也变老,我或许也十分希望儿女在身边,孙子绕膝下,甚至在弥留之际都要看到他们才能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并不是矫情,而是切实的情感表述。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其实又有多少人着实无奈的在“远游”,大年三十都回不了家的人比比皆是,在电话两端的人往往是泣不成声。

所以,目前还能和父母一起生活的人请珍惜这段一去不复返的时光,你延续着他们的生命,流动着他们给予你的血脉,请善待他们,就像你小时候他们视你为珍宝一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