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教育孩子让我改变很多
在这个停课不停学的疫情期,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学习或多或少的都会有焦虑,我也随时觉察自己的情绪。
有专家认为:焦虑=不确定性×重视程度×无力感。作为高中生的孩子已经在家将近两个月了,说实话我对孩子的成绩真的过分担心,不确定开学后的成绩会是什么样?另外孩子天天在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难免对孩子过度关注,甚至关注到听课的一举一动。还有高中的课程自己也辅导不了,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深深的无力感袭来,正好满足了焦虑的三个条件。
我认识到焦虑情绪产生的原因,并接纳这个情绪,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处理,情绪很快就能过去,心情相对平静。同时这一个多月,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较之以前有了很多的改变。
场景一:有一天孩子早读打卡晚了,当时班主任给他打电话,他告诉班主任爸爸昨晚喝酒了,今早喊他喊晚了,所以才起来晚的。其实爸爸是喝酒了,但早上喊他还是按正常时间喊的。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比较强,而且特别爱慕虚荣,可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懒床,就没较真也没说他什么。
但是通过看到他写的检讨,说是自己不够自律,明明醒了又赖床一会,还说自己要改掉这个坏习惯,看了这个检讨我心中很欣慰。
在孩子有错误时,别急于去批评,让他在自己的错误中待一会儿,他才可以去反思自己错误的原因,并能从这件事情中获得成长。而如果家长很着急的怼他一顿,他心里就平衡了,我起床晚了你也吵了,扯平。所以批评孩子也是有艺术的。

场景二:有一天晚自习我到他屋看他的时候,他拿着手机在玩游戏,我当时就问他一句:“晚自习放学了吗?”他说没有,就把手机放到一边写作业了。如果要是放在以前,写作业时玩手机游戏我绝对不会放过他,会狠狠地批评和责怪他。但现在我反而有了更多的理解,因为上网课手机一直在孩子身边,不可能一天12个小时的盯着他。只有启动他的自律,让他自己去控制自己。再说我们大人有时候在工作之余也想摸摸手机呢。如果从这一点出发,我有些理解他,所以没并没有吵他。
对孩子玩手机家长的起心动念很重要。要充分相信孩子,相信他能够自己管理自己,有自由才有自觉,如果是家长一直控制着他,就不会养成自觉的习惯,反而采取更隐蔽的行为。
场景三:他上课打卡出现了一个问题,我问他的时候他朝我大声吼叫了两句,甚至连吼的什么内容我都没听到,只看到了他的情绪发泄。如果放在以前,我会毫不示弱的情绪抵抗过去“你自己的事情处理不好还朝我发脾气,有什么本事资格呀?你只有发脾气的本事吗?有那本事把你的学习学好,我天天伺候你吃伺候你穿,我是该你的孩子欠你的……。”
但这一次我看到他的情绪那么激动,同时我很平静的知道不是我惹他了,他的情绪不是因我而起,我什么事情也没有做。所以我就不给他进行情绪抵抗,该做什么做什么,等他情绪缓和过去,我才问他原来,原来是在老师那里受到了委屈。
所以要允许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不把他的情绪理解为给家长的抵抗,很多时候家长认为孩子发脾气是针对自己,真的是想多了。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是阴晴不定,又不会控制情绪,这是青春期的特征。
天天这样宅在家里,连大人也难免有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何况孩子呢?所以要站在人的立场上理解孩子。孩子有情绪都是正常的,情绪会来也会走,情绪过后再谈谈遇到了什么问题?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同时要教孩子情绪管理,情绪管理关系到一个人幸福和健康。
从这近两个月和孩子的相处中,无论是时间管理,情绪管理,还是亲子关系,个人成长很多方面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我也将会在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也希望所有家长更加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助力于孩子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