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书屋论语简友广场

《论语》讲堂留影66

2023-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2023-10-16 六十六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八佾篇》的第26章。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在《八佾篇》的最后一章里呢,孔子非常直白的批评一些所谓的君子,也就是占有统治地位的贵族,他们严以律人、宽以待己的这种无礼的做法。当然呢,也体现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这样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这个特点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种情况的出现,让孔子非常愤怒,当然也非常无奈,他只能以“吾何以观之哉?”实在看不下去了。前面我们也曾经说过,孔子对于当时的现实,是既痛恨又无奈,所以呢,“吾何以观之哉”成为他的一句口头禅,就是说我不忍心看下去了。
我们回到文本上来看,“居上不宽”。这个“上”呢,就是居于上位。它是相对来讲的,对于诸侯来说,天子就是上位,对于卿大夫来说,诸侯就是上位,对于普通的士来说,那卿大夫呢,也是上位。
所以这个“上”呢,它泛指君上,既包括天子,也包括诸侯、卿大夫和士。那么这些人呢?作为统治阶级,作为贵族,作为君子,应该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但事实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都做反了啊,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临丧不哀”,和“为礼不敬”说的是一回事儿。为啥专门儿把这个丧礼提出来讲?就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比亲丧更加重要的事,所以丧礼的核心,它不是一个仪式,而是呢,是心中的悲哀。如果一个人遭遇了亲丧,只是行礼如仪,那心中没有悲哀,在孔子看来呢,那是非常无礼的。
对《左传》比较熟悉的老师们,可能就比较清楚,在整个春秋时代,上至天子,下至卿大夫,中间又包括诸侯。他们遇到三年之丧,而心中呢,却无一日之哀,这种情况可以说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所以孔子呢,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在今天的社会结构中,诸侯也好,卿大夫也好,这些领导者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实际上呢,这种“居上不宽”的情况存在还是比较普遍的,只不过人物变换了身份,也就是领导对下属啊,不宽厚,不包容。关于这一点呢,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孔子说“君使臣以礼”,就是说上级对下级,他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下属做事的时候呢,有时候做不到,上级要能够包容,不能够求全责备。
“为礼不敬”的情况在现实中呢,也依然存在。就是说一个下级对上级表达自己尊敬的时候,往往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出于一种利益的关系。表面遵守礼仪,但内心有不恭敬。前面刚刚问我好,转过脸去就骂人。这种情况在我周围也存在。
“临丧不哀”的情况恐怕就更普遍了,参加葬礼的人有时候连一点点的这个哀痛之情都没有。
在《论语》里有这样的一个记录,“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因为孔子这个人呢,性格比较开朗,平时总爱哼哼唱歌儿,天天高高兴兴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他参加了一个葬礼,痛哭了一次,他这一天呢,就不会再唱歌儿。因为,他在参加葬礼的时候表达了自己的悲痛啊,这种悲痛是发自内心的。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呢,有人去参加葬礼,完全是为了一种应酬,是一种人情往来。或者说呢,只是为了社交完成一种仪式,并没有发自内心的去感受到对方的伤痛。所以,前面参加完葬礼以后,往往都要大吃一顿,还要喝酒,还有划拳,完全不像刚刚结束葬礼的人。
我们把“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三句话放在一起,其实就说明了什么叫做不仁。我们前面大多数在讲什么是仁,而这一章呢,这是从反面讲的什么是不仁。
不仁的人呢,往往就没有仁爱之心。虽然,他对礼节仪式比较理解,但是,往往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一种伪装,他感觉不到这个“礼”存在的意义,他只是按部就班去执行。
那就这一章来讲,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态度还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居上要宽,为礼要敬,临丧有哀。”这才是一个仁人君子应该做到的。

李零讲解

“居上”是居上位。“宽”是宽容。曾子有类似的话:“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大戴礼·曾子立事》)

这三条,都是讲体面人应有的体面。(体面人的体面)

孙中兴详解

这章是孔子感叹居上位的人不守礼,已经没救了!

孔子说:“居上位的人对待人民不宽容,自己又对礼乐没有敬慎之心,面对丧礼更是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心的哀戚,我不知道对这样的君上我还有什么好期待的!”

皇侃认为本章是“讥当时失德之君”。这里还是谈当上司的人该有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基本礼节。这章是《八佾篇》的最后一章,似乎也有深意。

这章和《礼记·曾子立事》说的“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几乎如出一辙。

“居上不宽”的“居上”是“居上位的人”。“宽”和“苛”是相对的,《论语》两度说到“宽则得众”(《阳货篇》17.6、《尧曰篇》20.1)。这里的“宽”也就是“居上者”要先自修“文德”,才能让“近悦远来”。舜在即位之后,就请“契”当“司徒”(相当现在的民政部部长),谨慎倡导人民要在五伦关系上有基本的礼节(敬敷五教),处处要以“宽”为念(《尚书·虞书·舜典》《史记·五帝本纪》和《殷本纪》)。其实“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就是警惕当政者要“宽”:孔子有一次和弟子经过泰山山脚下,听到有妇人哭着悼念自己被老虎咬死的儿子,很好奇她屡遭虎患而失去了公公、丈夫和儿子三代男子,为什么还不搬家而甘冒这种随时会被老虎咬死的危险,没想到妇人竟然回答因为这里虽有老虎,但无苛政。“苛政猛于虎”,所以百姓就用脚投票,选择离开父母之邦,让人不胜唏嘘(《礼记·檀弓下》)。

接下来的两个部分强调的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心的真心感受。这就是林放所问的“礼之本”(《八佾篇》3.4)。孔子当时就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此处显然也是同样的回答:“礼”强调要配合“敬”,“丧”要配合“哀”(也就是“戚”)。《论语》中也有两次说到“丧思哀”(《子张篇》19.1、19.14)。《礼记》中也数度提及“丧”以“哀”为主(《礼记·曲礼上》《礼记·檀弓下》《礼记·少仪》《礼记·问丧》)。所以,慰问别人的丧礼,要请家人“节哀顺变”(《礼记·檀弓下》)。

《论语》中也强调“礼”和“敬”的搭配(《颜渊篇》12.5、《子路篇》13.4)。孟子也承继此种观点(《孟子·离娄下》),其他古书也记载说:“丧”也该和“礼”一样,应该是“敬”重于“哀”(《礼记·哀公问》《礼记·杂记》《礼记·檀弓上》《孔子家语·子贡问》)。

“观”,不只是“看”,刘宝楠强调是指“观礼”,还说“礼无足观,斯懈于位,而民不可得而治也”。

有一个故事很可以看出孔子对于丧礼其实也不是那么不知变通的。孔子的弟子子夏和闵子骞在各自的“三年之丧”完毕后去拜见孔子。孔子都拿琴来让他们弹。结果子夏心情愉快弹琴,而闵子骞却仍然心中悲戚。孔子认为两人都是“君子也”。子贡不解孔子对两人的“哀已尽”和“哀未尽”的不同情感表现却给予同样的评价,孔子强调两人虽然心情不同,但都能以礼节之,所以都 称得上是“君子”(《礼记·六本》)。由此可见,孔子强调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这个故事呼应了《礼记·中庸》上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表达能“发乎情,止乎礼”才是王道。这也是孔子希望“观”的地方。

张居正直解

孔子说:“凡事有本,必得其本,而后其未有可观。且如宽弘简重,乃居上之体也。恭敬严肃,乃行礼之实也。伤痛悲哀,乃临丧之道也。这都是本之所在,有其本,则推之于行事者,自然可观。若使居上的,苛刻琐碎,而不知宽弘之大体;行礼的怠惰简慢,而无恭敬之实意;临丧的专事矫饬,而无哀痛之真情,则其本已先失了。虽其政教号令之施、进退周旋之节,缳麻擗踊之文,未必尽无可观。然大本既失,则末节无可言者,吾何以观之哉?”盖甚言其不足取也。盖当时王道不举,而苛政至于残民,古礼不复,而繁文至于灭质。故孔子矫时之敝如此。

天涯箫声 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