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早晚会被今日头条杀死
这几天听秦朔朋友圈时,有一个话题引起我的兴趣。说的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两大网红马云和刘强东,提出的两个新观念。
前者说,到2030年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场新的争论,就是计划经济跟市场经济哪个更好。
后者说,咱们中国提出共产主义,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共产主义遥不可及,但是通过这两三年技术布局,突然发现其实共产主义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
01
这两个新观念到底会不会变为现实,我不清楚。但我知道他们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一个词:互联网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给我们带来一种更集约的,更高效的,更理想化的生产、消费模式。
这可能比较抽象,我们来说一个具体的场景:
现在你打开某购物网站,准备选购一本如何阅读的主题书时,一大堆关于阅读的商品齐刷刷的出现在你眼前。你可能很好奇,为什么网站这么聪明,能提前预知自己的需求呢?
这其实就是大数据的功劳,只要你在网络上留的数据足够多,他还能预判你更多的事情。是不是很吓人,但这已成为现实。上面的场景不是想象,而是我的亲身经历。
02
如果说大数据仅仅运用在购物,消费上,他的弊端还不太明显。但如果是运用到到我们接收信息的入口呢?比如说今日头条呢?
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偏差”,说的是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
而互联网加剧了这种偏差。今日头条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广告词正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我们来想象一个极端的情景:当你打开今日头条,会发现它为你推送的每一条信息,你都很喜欢。你不喜欢运动,他可能会推送一条:不运动也能保持健康的新闻;你喜欢吃薯片,他可能会推送一条薯片有利于放松的新闻。
给你想要的东西,比给你事实更能赚钱。这是美国福克斯新闻的成功秘诀,而现在今日头条正在把这个秘诀作用的炉火纯青。
人最愚蠢的地方,就是以为自己看到的一切就是世界。而互联网媒体正在助纣为虐,终有一天我们会被今日头条们杀死,空有一副皮囊,大脑却不愿再思考。
03
我们该怎么办?
很早就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策。这个人叫约翰逊,他指出:要主动刻意的消费,吸收有可能修正我们观念的信息而不是吸收对我们现有的观念的肯定。
这个方法很好,但缺乏落实的工具。对此,我想到了两个思维工具。
一种是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顾名思义,红灯停,绿灯行。也就是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者不同意见的时候,第一反应不要去质疑,而应该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起来。
当看到一条不同观点的新闻时,可以去想想这条新闻里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接触自己熟知的领域时,最好是不定期的浏览其它陌生领域。
一种是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他是对思考过程再思考。包括两部分:对别人思考中的合理性质疑,对自己思考中的不合理察觉。
当看到一篇推送的文章,可以去想想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事实又是什么?观点与事实之间是否相互支撑,是否合理等。包括我今天写的这篇文章,你也可以试试这种思维。
总之,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提高警惕,学会用绿灯和批判性思维,否则我们早晚有一天,会被今日头条这类肤浅的信息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