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记】66:启而不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3379/43eaa4e0f34f2498.png)
2019年5月7日星期二,雨
今天继续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们首先回顾了昨天预习的主要内容,一是领读了课文,做了各种批注;而是概括了各部分小标题。
接着,我们学习了另外一种拟小标题的方法,选择课文原句为题,特别是用文中人物语言为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命名为“引用法”,与昨天的“概括法”对应。我们顺便还提到了第三种方法“加工法”,也做了简要的示范。
就是在这一环节,教学开始艰难之极。“谈《水浒传》”和“谈碰壁”部分,大量对话,我举了例子,“我的记性好”,让大家模仿找句子为小标题。几乎无人回答。
我进一步鼓励说,大胆找,最多找得不够好。还是没几人响应。全班好像还在午睡的梦乡中未醒来的样子。
转入下一环节,联系上下文和社会背景理解词语含义。
我们先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记性好”。鲁迅是针对什么情况说的?他这样说用意是什么?说后有什么效果?……这几个问题摆出来,同学们找到前后的句子读一读,就明白这是鲁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暗示作者周晔读书马虎。效果很明显,作者当时就悔恨和羞愧不已,以后再也不读书马马虎虎了。
我们又结合社会背景理解了“四周围黑洞洞的,碰壁”,还有“没有说什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补充了不少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鲁迅的趣闻轶事,引导大家明白了社会黑暗、鲁迅抗争和受到打击,以及不想说、不能说、一言难尽干脆不说等含义。
此环节马小伟表现最后多次举手打破僵局。
李奥燃也不错,答出了“他不想让侄女过早看到社会的黑暗”的精彩想法。
彭川溥表现就很糟糕,一直转过头去和顾凌峰拉话。让他站起来复述,教了套路“从……看出……”,他硬是把两句简单的话组织不到位。我反复示范,他始终不悟。
在用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时,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我说了“及时雨李逵,黑旋风宋江”和“武松倒拔垂杨柳”之类,明显张冠李戴的话语,笑的人居然不多!少数人发笑时,多数人懵懵懂懂,不知道别人笑些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3379/2f1ec8a449e2cdf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