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和健忘症,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有病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0人  梦之回响

在不南不北,既没暖气又美丽冻人的长江下游附近,冬天流行着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叫做火桶,他拯救了无数过冬的人群,只要jio往里一伸,再盖上被子,顿时整个人就舒坦了,颇有倒转被炉的感觉,这个样神奇的东西,方形的圆柱的应有尽有,早些年还用着煤炭,可能还费事一点,现在基本都是电的了,即插即用,热得快,那叫一个舒坦。

唯独有一点不好,那就是用久了容易着。

说着也许太过分了,但是木制地板,小火煨炖,一晚上给你烫出泡泡皮肤绝不在话下,但并不能因此小瞧了它的威力,烧着了的报道都有好几起呢。因此,在这地方过冬的人,都习惯了离开要关火桶,免得回来发现什么遭了殃。

但是作为一个轻微强迫症患者(自认),这对我就太不友好了。每天出门第一件事,转悠着看火桶是不是全都给拔了电源了,接着出门,还要确认过门到底有没有锁好,如果下了楼,觉得自己可能记错了,还要上楼重新开门确认一遍。

只有体会过出门路程过半了,还心心念念着家里的门锁没锁好,火桶有没有关,然后暴躁地跑回去再检查一遍的人才能理解,强迫症对于生活的极度不友好。

我把这事和朋友说了,他们说:“得了吧,你只是健忘。”

健忘?也有可能。

然后他们按着手机提问:“你记得住电话号码么?”

除了家人的,别人的一个都没记。

“你记得以前同学的姓名么?”

巧了,前几天碰到了一个老同学,感觉她相貌打扮都没变,一眼认出来是同学,但是就是记不起名字,只能和她插科打诨蒙混过关。

“你经常在旮旯里找到以前想要的东西么?”

这在大扫除里很常见吧?

“得嘞~您哪~健忘!”他们摊开了手。

我真的健忘么?可是从小到大,除了初中旅游丢过钱,我基本上没有丢过任何一样东西。

就拿大学生常见的饭卡或者学生卡来说,哪个学校的食堂里没有摆着几张待认领的饭卡呢?比起我所听过的公认忘性大的家伙,我这完全算正常。

“但是算上你和我们说的东西,已经够得上健忘了哦~”他们是这么拿着百度和我说的。

比起健忘,我觉得我更能接受强迫症患者这一称号,于是坚持要求他们点开了这玩意的词条。

然后大家一起面面相觑。

或多或少,都有点?

敲门的时候一定要敲三次、洗手一定要洗三分钟以上、保存完文档一定要多点几次,然后还要点开再看一遍、出门之前浑身上下摸一遍,尤其是手机······

是强迫(健忘)症么?看上去很像。

真的影响生活么?也没那么痛苦,忍忍就过去了。

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时候,一群家伙在一起聊天,十个人里面,九个都宣称自己是强迫症患者,基本都是轻度的,似乎这是什么了不得的标签。那态度,就好像再说我们都是同一个兴趣爱好一样感到饶有兴致。

从仪式感里获得的安心,都是虚假的,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如果自己都不重视的东西,自然会渐渐地消失在生活中。

九九六的作息,通宵加班的常态,在城市流浪的人是孤独的,是压抑的,一切都靠的自己。

孤独的灵魂,总需要点什么,或者需要失去点什么,才能保证开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