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父爱》|【读书社群】第一期有奖征文活动

《那年那月那父爱》你育我成人、我陪你到老。

2020-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彼墨羊
父爱如山

“木字杨、挑大梁、论辈排上二字行”,是的,这就是羊的父亲,人称“杨老二”一手挑起了整个老杨家大梁。

羊的父亲出生于1965年,当时的中国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由于社会主义还是初期阶段,很多就业机会均未开放,羊的父亲也未选择下海经商,而是务农在家帮扶着整个杨家。

在老杨家,兄弟姐妹特别多,在父亲10岁那年爷爷就去世了,奶奶常年卧病在床,他连基本的小学都没有念上,就选择了回家种田继续养活这一家。

10岁的父亲,那时还是个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只会玩泥巴的小男孩。回家种田?羊想不是为生活所迫,父亲也难吃下这苦头吧!

从小到大,在羊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行动重于言语的人,遇事从不抱怨,不管是家里多么艰难,他都不会说一个苦字,都是义无反顾的为这个家做出贡献,包括羊非父亲己处,也始终在背后默默的支持着羊。

还记得考学那年,羊因心思不在学业上,爱打游戏和追剧,每次回家都是蒙混过关的背上一大书包书假装很认真的学习着,其实背包里都藏着一部手游机,以至于考学没有考上。

名落孙山的羊,早已猜到了结局,要么选择跟村里面人一样进一个工厂做着一眼望到头的工作,要么选择一个好人家看对眼嫁了就好。

令羊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等羊做出选择。父亲开口了,这是父亲的第一次主动与羊的对话,父亲说:“老实告诉我,你还想念书吗?”“想,真想。”羊义无反顾的回答了这三个字。“那行,继续去读吧,哪怕挑砖卖瓦也让你读”。父亲说完这句话给了羊家里面的存折卡。并说道:“这是家里所有的钱,如果你想读就拿着里面的钱去交学费,不够我再找街坊邻居借借”。听到这句话的羊默默的掉下了眼泪。

这里面可是父亲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省了再省的血汗钱呀,就这样毫无存留的给了羊,他就不害怕羊进入一个不入流学校里面继续鬼混吗?把这白花花的银子又给糟蹋了呀?

是呀,即使是亲生父亲也会给自己留点吧,可是羊的父亲没有,他选择了交出所有心血相信这个一手带大的孩子会对的起他这白花花的银子。

等到来年9月,羊拿着家里面的存款顺利进入一个专科院校,还记得离开家的那一天是一个下雨天,父亲本想着送羊来着,但由于家里面农活实在忙不过来,就羊独自一人背上书包坐上农村大巴,从此踏上了一条求学之路。

坐在开往城市的大巴车上,羊看到父亲站在村口久久不曾离开,那瘦弱的身躯像极了受了霜的茄子一样,干瘦而无力,羊隐约看到父亲的眼角泪水打湿了眼眶,其实父亲心里也挺不舍的吧,毕竟一出去可能会一个暑假回来一次,也可能是一年才能回来。

那时的羊就默默发誓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父亲的这片心意,在进入学校之前,羊扔掉了所有的游戏机和戒掉了所有的电视剧。

进入大学后的羊给自己制定了许多计划,一边念书一边打工,非常的努力,在别人玩游戏的的时候羊在看书,在别人周末约会的时候羊在兼职。无数的兼职无数个挑战自己,羊在大学几乎是囊括了所有的奖学金,因为羊心中始终有股信念是不能苦了父亲。

时间如梦,三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可能是吃过太多苦,穷人家的孩子始终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存了好大一笔奖学金的羊选择了继续深造“专升本”。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没有意思,又是白白浪费了两年光阴,不如早日走出象牙塔开创一番新天地,还能够为家庭减轻负担。只有父亲毅然决然的再次选择了支持羊的选择,并说了句:“想好了就努力”。

进入本科的羊更加的努力,每天除了图书馆就是自习室,因为觉得比别人起点低一点就要比别人更加的努力点,计划就更加紧凑了,本科生涯中除了学习就是兼职,除了兼职就是学习。每天几乎都是维持着三点一线,终于也如愿的斩获了不少的奖金和为自己争取到一个能够免费学习研究生课程的名额。

可是,上天总是再给你关一扇窗的同时顺带把门也关了,正在羊参加完一场考试之后,这个学习名额刚刚确定有羊的时候,羊的母亲生病了,需要一大笔的费用进行治疗,这时的羊不得不放弃考研的机会,即使心里很不舍,但也不能够再任性给家里增添负担了。

虽然父亲说没有关系,继续支持着羊的任何决定,但羊知道一旦选择读研的道路会让这个家的处境更加艰难,有时候放弃并不代表不成功,而是延迟了走上成功的时间而已。

走出校园,转换角色,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薪资不是特别高、待遇也没有想象的好,但也算是流落他乡的一份糊口生计、不让父亲为羊的生活担心、为母亲的医药担心。

谢谢父亲你无私的付出,你育羊成人,羊陪你到老。

为父亲准备的按摩仪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