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3.21:使民战栗是作恶,既往不咎因改过

2018-05-24  本文已影响11人  善氏

「八佾篇第三」21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合理解决的事情不要再生事端,顺应天意民心的事情不要加以劝阻,别让以往发生的过恶继续制造祸端。”

【注释】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哀公”即鲁哀公,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年即位。哀公十一年时,孔子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哀公之问宰我当于此后。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故后以“社稷”指代“国家”。祭“社”时,或立一石,或立一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以为神的凭依,此即为“社主”。哀公所问,当指“社主”。

“宰我”,名予,字子我,故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弟子,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小孔子二十九岁。“孔门十哲”之一,位列“言语”科之首。宰我能言善辩、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弟子中少有的常常对孔子提出异议的人。

“夏后氏”即“夏王”。夏朝时“后”意为“君”,故夏代多位君主名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相”、“后桀”等。商代时“后”和“王”字也可换用。到西周时,周王称为“天子”,“后”字则用于指王妻。

“战栗”因恐惧、寒冷或激动而发抖,这里应指因恐惧而发抖。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在这里应解作“平定”、“和解”。类似用法如《左传·成公十一年》中的“会于稷,以成宋乱”和《国语·越语》中的“遂使之行成于吴”。故“成事”即已平定、和解、平息的事件,引申为已得到合理解决的事件。

“说”意为评论、批评、指责。“不说”即不再说其是非,引申为不要再生事端。

“遂”作“顺”解,故“顺遂”常连用,意为顺应、符合。“遂事”在这里是指顺应天意民心的事。

“谏”意为匡正、挽回、劝阻。

“既往”即“过去”,这里指以往的过恶。

“咎”本义为“灾祸”,这里做动词用,意为产生灾祸、作祟。

【评析】

宰我告诉哀公: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对此表示不满。

用栗木做社主是“既往”,“使民战栗”显然非仁。因此,用栗木做社主这件事就属于“以往的过恶”,是必须予以改正的。而宰我却提示哀公“使民战栗”,这很可能会让过去错误的执政思路继续产生新的罪恶。这是主张“为政以德”的孔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因此孔子说要“既往不咎”,也就是说,不要再让过去的错误继续制造祸端。

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一句的解释,历来争议颇多。

1、对于“成事不说”:

通常的解释是“事已成,不须再说了”,或者“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但这两种解释从道理上都很难说得通。

孔子曾说的“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哪一个说的不是已成之事?而“已经做了的事”就“不便再解释了”也显然不合常理。很多时候我们不但要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也需要别人为其行为做出解释。这在司法实践中很常见,在日常交往中也是增进信任和了解的有效手段。

《孔子家语》中载有“颜回偷食”的故事,说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困厄于陈、蔡之间,断粮七日。子贡设法搞了一石米回来,颜回和子路便开始煮粥。子贡从远处看见颜回从锅中舀粥吃,心中不悦,以为颜回偷食,就告诉了孔子。孔子深信颜回的为人,认为其中必有误会。但为了打消弟子们的疑虑,就委婉地向颜回探寻。原来颜回在煮粥时,有一块黑色的烟灰落入锅中。颜回怕玷污整锅粥,就把被烟灰玷污的粥舀了出来,但又舍不得扔掉,就自己吃了。得知真相后,大家愈加信服了颜回的为人。因此,谁说“已经做了的事”就“不便再解释了”呢?

所谓“礼之用,和为贵”。既然已经达到了“和”的状态和目的,再去评说就容易导致新的“不和”产生,这显然是有违仁道的。因此,“不要让已经得到合理解决的事情再生事端”似乎才是“成事不说”的合理解释。

2、对于“遂事不谏”:

通常的解释是“事既行,也不须再谏了”,或者“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但这两种解释却显然与孔子“堕三都”等过往的行为相悖。

鲁定公时,鲁国被三桓专权已久,三家的城墙规模都超出了周礼限定的标准,这显然是“事既行”或“已经完成的事”。但孔子仍然向鲁定公进“谏”,提议“堕三都”。这难道不是在对公室衰弱、三家专权之事进行“挽救”?

儒家主张行仁,自然也就不会赞同对于顺应天意民心的事加以劝阻的行为。这样解释“遂事不谏”似乎才更合理。

3、对于“既往不咎”:

通常的解释是“已往之事,也不必再追咎了”,或者“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这两种解释同样有违儒家重“礼”的一贯主张。

《论语》“学而篇”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的章句。所谓“以礼节之”就涉及事后追责。

做了坏事不担责任,不但有违世间法律,也违背出世间的因果律。如果做错事也不需追究责任,那还要法律何用?

因此,所谓“既往不咎”,并不应当是不追究以往过错的责任,而是不要再让以往的过恶继续孳生新的灾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过断恶。这才与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有道而正焉”、“过则勿惮改”和“不贰过”等一贯主张相一致。

事实上,欲在孔子身后2500多年发现孔子的真意、求得《论语》的正解,要面临很多难以逾越的障碍。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只能在某种情境下、以某种原则展开探讨。而我主张这种原则应当是充满“善意”的。这便是我写《善读「论语」》的缘由。

所谓“善意”,就是我们应当以“仁”作为《论语》思想的出发点。毕竟“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得到了世人的普遍认同的。

我并不敢说上述解释就是孔子的本意,但我敢说孔子的主张必然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正如孔子所谓的“吾道一以贯之”。

孔子一贯主张“忠信”。若孔子的主张前后不一,则孔子是为不信。本章提到的宰我能言善辩,常常向孔子提出异议,应当是孔子学生中最“刺儿头”的一个。但就是这个宰我,在孔子身后的一片质疑声中为老师辩护道:“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见《孟子.公孙丑上》)。如果孔子真是“不信”之人,怎么可能得到宰我及其他众弟子如此赤诚的拥戴呢?

【思考】关于“既往不咎”

1、什么是真正的“既往不咎”?

2017年,两名中国游客因在德国国会大厦前拍照时行纳粹礼,被柏林警方逮捕,并将面临刑事诉讼。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纳粹的罪行已经在德国得到了彻底的清算,而觉悟了的德国政府和人民不再允许纳粹的幽灵继续作祟。因此,德国法律严禁宣传纳粹思想和否认纳粹大屠杀的各种言论,严禁使用纳粹标志、口号、礼仪等,违者会被判处徒刑或罚金,其具体操作尺度相当严厉。此次两名中国人因纳粹礼被警方逮捕,即是一例。如果德国按照《刑法典》的规定判决,他们最高将面临3年刑期。

这才是真正的“既往不咎”。

2、为什么需要“既往不咎”?

与德国对纳粹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给中国巨大灾难的“十年浩劫”这一“既往”,却始终未能“不咎”。因为并未得到彻底清算,文革的幽灵至今仍在中华大地徘徊作祟。

“十年浩劫”使中华民族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重创: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社会各界精英遭受了惨无人道的迫害,历史文物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难以计数……。

文革中究竟有多少人自杀、有多少人被杀,至今也无法确认。中共党史研究室合编的《建国以来历史政治运动事实》给出的文革数据是:

420余万人被关押审查;

172万8000余人死亡;

13万5000人被以反革命罪处决;

武斗死亡23万7000人;

703万人伤残;

7万1200余家庭被毁。

……

1978年12月13日,开国十大元帅之一、时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说:“文革期间,全国整了1亿人,死了2000万人。”

1980年8月,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著名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采访时说:“永远也统计不了,因为死的原因各种各样,中国又是那样广大。总之,人死了很多!”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这还只是中共单方面的结论,并未得到作为直接受害者的全国民众的充分讨论和普遍认可。但即便如此,文革的罪孽仍未得到彻底清算。这使得文革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影响一直在延续之中。

文革虽然在1976年宣告结束,但在文革中丧失了道德底线的全民互害模式却没有结束,而是进入到中国内地的各行各业,进入到房屋、道路、桥梁的建设之中,进入到食品和服装加工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之中,进入到药品之中,进入到土壤之中,进入到水源之中,进入到空气之中,进入到每个人的呼吸之中,达到了全面覆盖的程度。

2018年初,在中共并没有否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背景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课本,却删除了旧课本中原有“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改之为“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在描述文革原因部分,新版本将沿用了十八年的旧版课文中的“毛泽东错误地认为”改为“毛泽东认为”,删去了“错误”一词;旧版课文标题中的“动乱”与“灾难”两词,在新版中则被一并虚无。

在论及文革影响时,新版课本添加了一个新说法:“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一首儿歌: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旧房子,刷得很漂亮”。

这套部编新教材,将在2019年全面覆盖中国中小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