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名著】20180417 解读:《刀锋》

2018-04-15  本文已影响398人  鞍山孙勐

作者介绍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 -1965)《人生的枷锁》作者,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故事圣手”。生于巴黎,十岁前父母双亡,由叔叔接回英国抚养,因身材矮小,说话结巴,总被同龄人欺凌,性格孤僻敏感。18岁在伦敦学医,后弃医从文。23岁时发表首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人生经历奇特,他做过助产,做过间谍,做过演员,做过救护车司机;他做过丈夫,做过情人,拒绝过女人的求婚,他的求婚也被另一个女人拒绝;他自称“四分之三喜欢女人,只有四分之一喜欢男人”。在文学界,毛姆是一个优雅、老到、冷漠的人性观察者,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自己,这也让毛姆成为二十世纪炙手可热的作家。他的后半生住在一座仙境般的别墅里,晚年几乎获得了整个欧洲文学界的一切殊荣。91岁时,逝于法国。经典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刀锋》。

作品简介

《刀锋》是毛姆四大长篇小说代表作中最后一部,小说初稿完成后,他说:“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刀锋》出版首月,就在美国狂销五十万册,两度被改编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提名,并勇夺最佳女配角奖。本书背景设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年至20世纪40年代),小说主人公拉里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之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拉里不上大学,不结婚,也不愿就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最后远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师的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真义。本书是毛姆以自己真名命名叙事者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虽都“另取其名”,内容却“毫无虚构”,都是源自毛姆与友人的亲身经历。

作品序言

《刀锋》出版于一九四四年,是毛姆晚期最知名的小说。他自一九一五年发表成名作《人性的枷锁》,当时已活跃于英美文坛三十余年,以许多具有异国风采的短篇故事与脍炙人口的剧作闻名于英语世界。

媒体评论

二十世纪百佳小说作品之一。

——现代图书馆(TheModernLibrary)

作家毛姆广为流传的经典小说,每个字都有吸引力。

——《纽约时报》

毛姆九十岁时最 喜欢读世界各地的读者来信,他的作品还在被千万人阅读。

——《纽约客》

我爱上了这部小说,它像是在跟我说话,我沉醉其中。

——GoodReads

我会把毛姆的书推荐给任何一个朋友。

——知乎

期待毛姆带来的震撼。

——《南方周末》

权威评论

回首现代作家,毛姆给了我较为深刻的影响。

——乔治·奥威尔

天才的著作。毛姆是一位艺术大师。

——西奥多·德莱塞,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著名作家《美国的悲剧》作者

毛姆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现代作家。

——乔治·奥威尔,著名作家《1984》作者

毛姆一直在我最喜爱的作家之列。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名作家《百年孤独》作者

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作者,不可能对毛姆的大作做得到漠然。

——戈尔·维达尔,美国作家、政论家

听好了,对这本书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无所不包!

——NickiMinaj,美国著名歌手

这段时间我又重读了一遍《毛姆全集》。

——村上春树,日本著名作家

我承认自己是毛姆作品的爱好者。

——张爱玲,当代著名作家这是本我喜爱的小说,小说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是:如果得到自我的代价是失去全世界,那么我不介意把指甲缝里的这个“全世界”给剔掉。

——刘瑜,当代著名学者

没有想到可以写得那么好,故事编得那么圆,使我忽然之间回到我们刚开始

——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

我为什么要从头看他呢?因为他很会讲故事,我就看他的故事,我看他写的人,就像我在英国接触到的所有的英国人,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董桥,当代著名作家

核心内容

《刀锋》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464页大约25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5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刀锋》。生活中,似乎总是充斥着这样的矛盾------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满地的六便士,抬头的月亮。对现实有诸多不满,却没有抽身离开的勇气;心中有众多向往,却从不敢毅然追求。诚然,肩上的责任,心底的牵挂,无一不是羁绊。可遵循了某种必然的人生,似乎少了点什么。

《刀锋》的主人公拉里是一个退伍的青年,前程大好,爱情甜蜜。一方面,他也觉得自己循规蹈矩得活下去没什么不好;但另一方面,他又时常想起惨死眼前的亲密战友。这场悲剧让拉里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社会赋予大多数人现实的人生观,可是精神的空虚却让人无比痛苦。主人公的困境与惶惑,不正是你我共同面临的吗?而我相信书中的主人公的故事,会带给你勇气,给你一些指引。

《刀锋》作者毛姆,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被称为英国的莫泊桑。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人生,极具讽刺和怜悯意味。终其一生,他都在书写人生的百态,探讨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遭遇的困境。八十寿辰之际,英女王更是亲自授予“荣誉侍从”称号,始终拒绝他的皇家文学会终于接纳他。

《刀锋》是“毛姆三部曲”里成书最晚的一部,比之有自传性质的《人生的枷锁》,以及影射画家高更的《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里的主人公更接近芸芸众生。本书成书于1944年,故事的背景是一战前后的欧美。一经发表,就在青年中流行起来,二战中的战士们更是喜爱此书。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的精神备受摧残,《刀锋》中探讨的生之意义,一下子激起了人们的阅读热情。但书中所探讨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是具有启迪意义的。这是一部永远不会落伍的书。

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这不仅仅是主人公拉里的难题,也是人类永恒的难题。这是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于我们来说,这是关于人生幸福的奥义之书。让我们一起翻书走进毛姆笔下,《刀锋》。在《刀锋》的扉页,有一段这样的话:“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者稀。”毛姆笔下的拉里,正是这样一个越过刀锋、得渡自我的勇者。

迷茫的拉里

这本书的男主拉里,一战期间担任飞行员参战,作为战斗英雄退伍。退伍后,拉里休息了一年,什么工作都没做,平日喜欢去阅览室看书。这让未婚妻伊莎贝尔的舅舅艾略特开始着了急。作为一个上流社会的社交达人,渴切名利的艾略特,有着跟拉里截然不同的追求。虽然他打心底里不喜欢拉里,但因为伊莎贝尔,也为了自己的颜面,所以请拉里的好友格雷替拉里安排工作,可拉里却拒绝了这份工作。

这让艾略特和伊莎贝尔的母亲愈发担心了,对拉里的指责也越来越多。伊莎贝尔也知道拉里的状态不对,所以决定跟拉里好好谈谈。面对青梅竹马的质问,拉里终于敞开了心扉。参战期间,有一个亲密的战友为了救拉里而牺牲。这场惨剧让拉里顿觉命运的无情和残酷,也让他开始思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拉里对世俗的价值追求没有什么兴趣,他觉得自己需要一个答案,关于人生的终极奥义。他想去没有人认识自己的巴黎,去寻找答案。拉里的坦诚,让伊莎贝尔彻底明白了,拉里是因为顾忌自己,才没能潇洒离开。在深爱的人面前,这个痴情的姑娘虽然痛苦不舍,但她决定等待。他们约定,如果找不到那个答案,就会回到美国,过世俗的生活。

这次谈话让伊莎贝尔深受触动,母亲和艾略特都纷纷地劝说她解除婚约。伊莎贝尔也不想嫁给一个不务正业的男人,可因为爱,她愿意等他,她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灵魂受困的拉里也终于放心,毅然踏上了巴黎之旅。

远遁他乡,潇洒摇晃

到巴黎后,拉里每天阅读8到10个小时,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去巴黎大学旁听,找老师补习。阅读让他的精神振奋,他觉得仿佛踮起脚,就能触摸到星辰。同在巴黎的艾略特为了帮助外甥女,写信给拉里,邀请他吃午餐,把他介绍给一些上流人士。可被拉里拒绝了,这让他十分恼火。在艾略特的观念里,名利才是最重要的。他人脉广阔,生意做得好,还给自己买了一个爵位,无疑是一个人生大赢家。对于拉里的不务正业,他尤其鄙夷。

第二年春天,伊莎贝尔和母亲到艾略特家小住。伊莎贝尔和拉里也得以见面,伊莎贝尔提议请拉里来吃午饭,拉里欣然答应了。宴会上,艾略特有意让私德败坏的贵妇勾引拉里,也替外甥女安排了一个阔气的年轻人。可他失策了,拉里和伊莎贝尔表现得依然很恩爱,旁人完全没有可趁之机。这让艾略特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揣测拉里的公寓里养了个女人。

伊莎贝尔虽然相信拉里,但还是隐隐有些不安,于是提出去拉里的住处看看。逼仄破旧的房间让伊莎贝尔十分惊讶,拉里却蛮不在乎。他讲述自己看书的感受,内心的充盈。伊莎贝尔问拉里,什么时候回美国?拉里说,还没有考虑过,这让伊莎贝尔爆发了。她质问拉里,那些问题人们已经探索了几千年,根本没有意义。可拉里却说,自己并不会放弃,只是答案很多,自己还要继续寻找。

伊莎贝尔问拉里,自己难道丝毫不重要,难道不想娶自己吗?拉里说,马上就可以结婚,不在乎伊莎贝尔是否有嫁妆。靠着微薄的收入,二人可以过快活的日子,还可以去旅行。面对爱人拮据的婚后安排,伊莎贝尔毫无向往,她觉得自己不能过那种清贫日子。她再三请求,让拉里找一份工作,回美国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可是拉里却依旧坚持自我。

伊莎贝尔觉得拉里不可理喻,而且根本不够爱自己,她取下了二人的订婚戒指。拉里却平静地说,或许可以做个友谊的纪念。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他们还一起去酒吧喝了酒。虽有不甘和失落,可两人选择平静地结束了这一切。伊莎贝尔离开后,拉里放弃了去希腊的打算,放下书本,找了家煤矿上班。体力劳动让拉里有时间梳理自己的思绪,让心平静。拉里认识了矿工考斯第,他们一起工作、喝酒、聊天、阅读。

有一天,考斯第提议去流浪,穿越比利时前往德国,去农场打工。拉里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一路上,他们不慌不忙,看到喜欢的景色就停留。清新的自然之景,悠闲的行程让拉里觉得舒畅。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愿意雇佣二人的农场主。农场的工作很轻松,拉里有大把的时间冥想,日子过得很惬意。喜欢卖弄风骚的农场主太太让考斯第觉得有便宜可占,一番试探,才知道原来她喜欢拉里。面对太太的挑逗,拉里觉得十分烦闷。而农场主的儿媳妇爱丽似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两个女人的争斗让拉里愈发尴尬。

一天晚上,拉里发现有个人爬上了自己的床。面对这个炽热的身体,拉里既没有叫醒酣睡的考斯第,也害怕事情闹大,更不想让来者难过,就顺从了。缠绵之中,拉里发现原来这个人是爱丽,而并非太太。莽撞的爱意让拉里很不痛快,他决定独自离开。逃出农场后,拉里去了伯恩,租住到了大学教授家里,认识了房客恩夏姆神父。日渐熟络的二人一起散步,讨论一些哲学宗教问题。

一日,神父对拉里说:“我对你已经留心观察了三个月,或许我对你的了解比你自身还要更多。你距离自己的信仰,其实只隔了一张薄纸。”并邀请拉里一同回修道院。三个月的修道院生活让拉里觉得安定而宁静,可对于困惑不已的问题,他并没有从修道士们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最终,他离开了恩夏姆神父,回到了巴黎,买了很多科学书籍来读。

在此期间,他常去画家马塞尔那里,并认识了苏珊。一场伤寒让这个靠男人过日子的风尘女人境况凄惨。拉里在街上看到落迫的苏珊,带她吃了饭,并邀请她带上孩子,同自己到乡下度假。苏珊以为拉里是看上自己了,可拉里解释,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乡间的生活充实美满,拉里宠爱苏珊的女儿,跟苏珊一起读书。苏珊的身体渐渐好转,觉得自己不能让拉里在性方面继续克制下去了,所以决心回报拉里,对此,拉里并没有拒绝。

拉里的温柔亲近让苏珊开始幻想回到巴黎后的美满生活,可不久后,拉里却同她告别,并给了她一大笔钱,让她和孩子回巴黎过安稳日子。苏珊虽然爱着拉里,可是对于这样一个离经叛道又善良慷慨的灵魂,她不能奢望什么。之后,拉里去了西班牙看喜欢的画作,想看看艺术和宗教是否能够给自己一条明路。他游荡了一段时间后,又去了塞尔维亚过冬。

第二年春天,拉里在船上工作。在船上,拉里遇到了一个传教士。他建议拉里,去印度学习一些西方没有的东西。起初,拉里对此觉得莫名其妙,可当他看到石像山的神像,觉得自己被某种神秘的东西吸引住了。于是,他带着自己的一点零钱、护照以及银行信用证明,去了印度。简单安顿后,拉里便去找了那位传教士。他们一起去了贝那勒斯的修道院。拉里虚心学习当地语言,并接受了印度轮回学说的洗礼。这也是拉里参悟的开端,对此,拉里既没有相信,也没有不信,他只是觉得若自己不信轮回,生活就没有意义了。后来,拉里去了阿什拉玛,在参禅的潜意识状态看到了一些神奇的影像。

两年后,拉里在庙里遇到了一个徒步印度的朝圣者,听说拉里要去特拉凡哥尔,就建议他一定要去拜访西里,因为拉里所追寻的东西,在他那里有答案。拉里找到西里,并拜他为师。在新的环境下,拉里依旧读书,静静地思考,不解之处就问西里。拉里觉得无比幸福,终于找到了自己一心追寻的目标。在当地护林员的帮助下,拉里去到山里小住。

简朴的山间生活让拉里体悟到了自我与宇宙之灵魂为一体的超然之感,他也终于得以顿悟。“我要做的不应该是远离尘世,在一家修道院中隐居生活,相反,我要做的应该是生活于尘世之中,并去热爱这世间的一切……我希望能轮回于尘世之中,一世又一世地活下去,就算是人生充满苦痛和忧患,我也只想一趟趟地活下去。”第二天,拉里下山拜别西里,踏上了重返欧洲的旅程。

越过刀锋,智者得道

回到巴黎后,拉里见到了过去的朋友。伊莎贝尔已经和格雷结婚,生下了两个孩子。经济危机过后,遭遇破产的这一对夫妻过上了简单朴实的日子。对于这一切,拉里惊奇而喜悦。拉里把自己的见闻讲给伊莎贝尔听,并用在印度学到的放松疗法缓解了格雷的头痛病。经历风雨的伊莎贝尔和格雷也与拉里真诚相待,相聚的日子美好惬意。

直到一次聚会,一个醉酒的女子前来跟他们相认。这个姑娘叫索菲,同三人本是幼时玩伴。对于这次重逢,伊莎贝尔和格雷打心底里抵触。虽然他们知道索菲是因为经历丧失丧子之痛才放荡之至,但并不同情这个行为不检、生活糜烂的女人。对于他们的恶意评价,拉里并没有附和。他回忆起儿时的岁月,索菲还是一个瘦弱的、爱写诗的少女,他想把那个美好单纯的她找回来。拉里决定同索菲结婚,这一消息令人震惊。伊莎贝尔为此同拉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可拉里的坚决击垮了伊莎贝尔。伊莎贝尔最终答应跟索菲和谐相处。

一次聚餐后,她约索菲去买衣服,故意爽约。她让仆人用一瓶酒诱惑了索菲,这让本就有酒瘾,因顾及拉里克制了许久的索菲一下子犯了戒。索菲因此羞愧无比,一声不响得离开了拉里,继续过自己放荡糜烂的生活,直到死也没再同拉里相见。拉里疯狂地找过索菲,可终究是徒劳。之后,再没有人见到拉里。至于拉里到底去做了什么,作者并没有给出十分明朗的解释。

只听有一次拉里说,回到美国后,会抛弃资产,干一份汽车维修工作,然后开卡车跑遍美国,最后会定居美国,当一名出租车司机维持自己的开销。隐匿在喧嚣人海,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这就是拉里的结局。书中的另一对比人物艾略特,一生看似光辉灿烂,重病之时,却无一人探望,孤独而可怜。生命的尽头,一切都只是虚无,只是他终究没能看清这一切。带着欣慰离开人世的他,或许是幸福的吧。

当然,《刀锋》这本书不仅仅是拉里一个人的圆满。书里的众多人物都有着各自的圆满,无论是个人欲望的满足,还是社会认同的迎合,亦或是自我的救赎。在书的结尾,作者用这样一段话点出了每个人的结局。“艾略特成功跻身社交名流;伊莎贝尔继承了一大笔财产,一直活跃在上流社会;格雷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颇丰,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苏姗找到归宿,生活有了保障;索菲以死解脱;拉里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每个人都如愿以偿,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吧。

解读完这本刀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每个人都渴望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可如何才能过好自己的一生呢?拉里遭受众多的苦难,但终究是那个得以实现自我理想的幸运儿。同拉里相比,我们大多数人似乎没有什么理想,更没有选择的权利。一定程度上,习惯平静稳定的生活,这似乎没有什么不好,况且每个人也都在自己的刀锋上行走。

可每一个习惯同自我灵魂沟通的人,都会偶尔空虚,间或反省-----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着?而如果人生真的存在某种意义,那也需要用足迹和思索去寻找。迷途漫漫,终有一归。作为平凡的大多数,且让我们偏安俗世的一隅,看清内心,探寻出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努力靠近理想的幸福生活。

而所谓救赎与幸福,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完这短暂但却精彩的一生!你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文章里主人公的理念,你认同吗?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现实社会中,如《刀锋》这本书中男主拉里这般超凡脱俗的人凤毛麟角,意志坚定,内心善良,对物质生活、名声、地位不屑一顾,走遍世界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书中人物,每个人最终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艾略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一张上流社会的聚会请柬,伊莎贝尔得到了她想要的地位和奢华的生活等等,而拉里看似生活的最凄惨,可他的内心比所有人都富有,快乐!拉里淹没于喧嚣激荡的人海,其中有众多矛盾与利益纠葛,有人迷失于失序的世界,有人坚信善良,有人外表笃定,有人内心彷徨,有人慈悲为怀,有人不知变通,有人轻信他人,有人防卫心重,有人恶劣,也有人慷慨,凡此种种构成了美国众生相。

毛姆写这本《刀锋》时年近七十岁,算功成名就,可依照自己的意思尽情创作。小说初稿完成后,他给友人信中写道:“写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乐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觉得这本书是好是坏。我终于可以一吐为快,对我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一位花甲老人

作家写得如此尽兴,那么广大吃瓜群众反应也会超乎他预期地热烈。《刀锋》描写了“英国人眼中的美国人”长啥样,得到了美国人特别捧场,这令老人家毛姆很有成就感。他在给侄女的信中就说:我这把年纪还能写出一部如此成功的小说,我感到十分满足。福克斯公司很快就以高价买下了这本书的电影改编权。哪知道两年后该公司推出了改编电影后,竟然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项大奖提名,并勇夺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只能可悲地任凭命运摆布?这三个问号是男主拉里在未婚妻面前说出的内心疑惑。这位青年为何忽然解除婚约,放下一切,到海外过着不务正业的放逐生活?这就是《刀锋》的故事。书名出自印度教圣典《迦托·奥义书》:悟道之途艰辛困难,如同跨越锋利的剃刀。若救赎之路必经刀山,找到答案的代价为何?这就是故事主角拉里心中的疑惑。若真有人在刀山上找到答案,那该如何看待山下的俗世呢?这就是毛姆撰写本书的因由。作者毛姆并未写出一本说教气息浓厚的传道书,而是秉持小说家的敏锐观点,冷眼旁观生命的沉重,并以游记的轻松口吻与言情小说的情节,层层包覆令人不胜唏嘘的人生真貌,这是《刀锋》最成功的地方。

故事主轴建立在拉里与未婚妻伊莎贝尔的观念冲突之上。伊莎贝尔认为追求知识“听起来不太实用”,投入职场才是男人应尽的责任。她对滞留巴黎的拉里说:“你是美国人,并不属于这里……欧洲玩完了,我们是全世界最伟大、最强大的民族。”拉里为“解答明知解决不了的问题”,拒绝成家立业,实在不成体统——“男人就该工作,这才是人生的目的,也才是造福社会的方法。”伊莎贝尔代表实用主义,她家财万贯的舅舅艾略特象征着物质主义。这位美国大亨常年在欧洲挥霍,捐钱助人只为掩饰对生命的无知。在欧洲置产过着浮华生活,也仅为麻痹对死亡的恐惧。毛姆眼中的欧洲,充斥着许多沉沦与腐化的人物,故事的最后,在法国蔚蓝海岸发生的那场骇人命案,更加深化了美丽世界的丑陋。

圣哲说:“沉默也是一种对话。”小编也深获启发。在《刀锋》的结局沉默的余音中,人性的枷锁再现,无从解脱。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文学写作、小说方面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第一部

我以前动笔写小说时,从未像这回这般焦虑。我之所以称其为小说,纯粹因为不晓得还能怎么归类,既没什么故事可说,又非以死亡或婚姻作结。死亡终结一切,因此常用来结束故事。但以婚姻作结也十分妥切,凡是通情达理之人,都懂得避免揶揄公认的圆满结局。一般人仰赖天生直觉,认为既然结了婚,故事便可画上句点。男女主角经过命运百般捉弄,最后终成眷属,达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焦点遂转移至下一代。但我无法给读者这种交代。本书集结了我对一位男性友人的回忆,我俩数度密切来往,只是每回都相隔许久,故不清楚他在之间的遭遇。我或许能凭空杜撰情节,借此填补那些空白,好让故事更加连贯,但我无意于此,只想就印象所及加以记录。

多年前,我写了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素材取自法国知名画家高更的生平,我凭着对他粗浅的了解,动用小说家的特权,虚构不少桥段来描写笔下人物。在本书中,我并没有这么做。书中没有任何虚构。为了避免给仍健在的当事人带来困扰,凡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我都另取姓名,也尽力修改任何可供辨认的细节。

我笔下的主人翁并非名人,可能永远默默无名;他的生命走到尽头时,或许不会留下什么痕迹,犹如掷入河中的石子,不过暂时溅起水面涟漪;故本书若承蒙读者青睐,只会读到故事本身的趣味。不过,有鉴于他服膺的生活方式,以及刚强与亲和兼具的奇特性格,对同袍的影响或将与日俱增,后世的人也将发觉,这时代曾有一位奇人。届时这位主人翁的身份想必不言自明,若欲稍微了解他早年的生活,在书中或许会找到答案。本书固然有其局限,但日后可能有人想替他作传,兴许不失为实用的参考来源。

我在此也要坦承,书中所有对话并非逐字逐句的记录。我从未在任何场合做过谈话的笔记,但切身相关的事倒记得清楚。对话固然是我个人的转述,但我认为已忠实贴近原意。前文提到书中毫无虚构,我现在要略加修正。我擅自做主替书中人物所编写的话语,皆属我无法亲耳听闻的场合,希罗多德(希罗多德(Herodotus):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作家。)时代以降的历史学家也用此做法,理由并无二致,都是为了重现生动与逼真的场景,避免枯燥的平铺直叙。为了让本书能吸引读者,私以为如此调整并不为过。聪明的读者应不难发现何处是虚构,能否接受完全取决于个人。

我之所以备感焦虑还有另一个原因,亦即笔下人物泰半是美国人。认识他人本属难事,我甚至认为,除非是自己的国人,否则不可能真正熟识。无论男女,不仅仅是代表自己,更反映出生的地域、是在城市抑或农村学会走路、儿时常玩的游戏、从老一辈听来的传说、习惯的饮食、就读的学校、热衷的运动、阅读的诗篇与信仰的神祇,等等。凡此种种,均造就了一个人的样貌,光凭道听途说不可能通盘了解,必得亲身经历,进而融入自我生命。

而既然无法真正了解外国人,充其量只能从旁观察,这类书中人物便不易获得读者共鸣。即使像亨利·詹姆斯这般观察细腻的作家,定居英国四十年之久,也未能创造出百分之百的英国人物。就我而言,我向来只描写自己的同胞,部分短篇故事则属例外,因为这些故事可容我较笼统地塑造角色,提供给读者粗略的线索去想象细节。或许有人会纳闷,若我可以把高更变成英国人,为何不以同样手法处理本书人物?答案很简单:我办不到,若是如此,这些人就失真了。我无意假装成美国人来描写他们,他们都是英国人眼中的美国人。

我也未复制他们的说话特色,因为这就好比美国作家硬要模仿英国人的口语,结果只会惨不忍睹。俚俗语更是一大陷阱。亨利·詹姆斯时常在英国故事中使用英式俚语,但就是少了英国人的味道,因此不但无法达到他追求的口语效果,更容易让英国读者感到十分突兀。

作品目录

导读/1

第一章/1

第二章/77

第三章/141

第四章/195

第五章/271

第六章/353

第七章/41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