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变,应万变!
我的现任同事,是一个非常沉默的人。如果我不找她说话的话,她也不太会主动找我说话。
在过去的两天当中,我一直对她有种误解,我认为她是一个比较有心机,且不善言谈的人。但昨天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渐渐对她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我知道,她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因为她的那些朋友也都是十分内向,甚至有抑郁到自残的人。同时,她还说自己有一位作家朋友,时不时会给她寄一些小东西。我深知自己也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只是,在喜欢的人面前,我们就会变得比较外向而已。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习惯独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善言辞的。只不过,很多情况,需要我们逼着自己去向外界链接,不然就感到一种死亡恐惧似的。
我的这个同事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隐秘起来,其实她自己是默默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她自己没有去解释或者去找人倾诉,很多时候,她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消化,自己也是承担了很多痛苦。
特别她因为工作的调动,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时,她为自己在工作上的付出,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她并不像之前我认为的那样,只是得过且过地为了混个保险这么简单。
对于工作,她是十分认真的,是那种我要多努力,才能让旁人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那种。有时候,她会显得比较吊儿郎当的,其实,她本可以不来这边小县城的,只因为不想这个项目这么快就倒闭了,她也想为这个项目尽一份绵薄之力,贡献自己最后的力量。
估计,她也是看透了这个社会的尔虞我诈,毕竟,以她的工龄来说,已经快20多年了。对于工作上的一些纷争和献媚,她也是有很深入的了解的。
之前,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来到这边,其实真的是承受了很多的非议和痛苦。最开始,她身上频繁地长荨麻疹,因为过敏体质,再加上细腻敏感的神经,其实是很容易反复发作的。可是,这些她当做小事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了。
她是一个不羁的自由的人,但是因为平时抱怨比较多,就显得似乎有点让人反感,其实她说的话是比较让人信服的。只是,有时候,我不该仅凭借一己之见,就匆匆给她下一个城府深沉的定义,甚至将她视为一个有心计的人。
我知道,她其实最没有心机,而且对人也是非常的好,遇见这样一个人,其实是最需要珍惜的,不应该再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来刺激或者惹怒别人。
我们往往喜欢凡是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去考虑其他人的处境。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东西,一个人仅在一霎之间,就容易改变想法。所以,一个人如果吸引来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要去相信,那就是我们自己身上连自己都不易察觉的另一方面。
可是,人们就是习惯给自己设限,习惯从别人的眼中去定义自己,而不是从真正的内观自己开始,去链接那个无所不包的自我的菩提。我们总是给自己下定义:你是内向的人,你是外向的人,你是个急性脾气暴躁的人,你是个慢条斯理的性格温和之人……
殊不知,其实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互相矛盾的一面,就连我们体内的细胞们都是在无时无刻地衰竭以及新生,我们的性格,也是可以在一霎之间转变,只是取决于你将要向世人展现一个怎样的自己罢了。
如果我想持续给在我之外的其他人展现我内向的一面,那么,我就像那个一直演着内向、软弱、不善言辞、固执、甚至感觉自己丑陋和粗鄙不堪的受害者剧本一样。我们内在的爆发力,往往是在一瞬间爆发出来的!
就像是山崩和海啸一样,充满着无穷的魅力。所以,一个乐观的人,其实是不会轻易对别人下定义的,因为,当你一旦开始也变得喋喋不休时,或者在内心深处,对另一个人下不好的定义时,其实,也往往是折射了自己的阴暗面。
当然了,对于内向或者外向的人来说,不在于我们说了或者写了什么,而在于,我是否敢于摒弃自己头脑之中的任何有失偏颇的对别人的任何评论,而做到真正的中立、冷静以及内心的平和。
如果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内心某个层面的外化显示,那么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与我都是一个共同体,我们为什么非要分出你我来呢?
世界上的人,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是高贵还是卑贱,我们都不要再去下任何的定义。因为如果不是环境造就了一个人的那些外化显示,我们也不会很快从他们身上发现另一个深深隐藏起来的自己。
所以,打开自己的内部世界,把一切情绪疏通和处理好之后,我们就不再感到愤怒、恶意猜测、评价和指责别人。想要破除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思维城墙,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始重新认识你自己!
而非从外界去外耗自己。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内耗”,其实如果我不能懂得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做“无意义”的社交,只会让自己感到更多地外耗。这种外耗,在我看来,是比内耗更加可怕的。
因为外耗,会让我们终其一生都被困在我与他人之外,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观想,才能更加明白自己和他人。
拯救者是夸张的说法,我从来不去试图拯救任何一个人,我只是不断地通过疏通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和而已。或许,当一个人真正开始关注自身的遭遇并感到同情之时,才能够以不动之心,应对世界中一切瞬息即逝的运动和变化。
心有沉浮,浅笑苒苒。
2024年度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