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粮

2018-01-05  本文已影响34人  繁露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四月維夏(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042509/

近来重读<地粮>。

<地粮>,我视作一个大病初愈的人,陶醉于重沐新生的喜悦与迷狂中,在生命本能的驱动下书写而成的一部作品。它具有双重意义:个人层面,纪德与自己的过去彻底挥别,从而开启人生的新篇;文学层面,它宣告了一个新维纳斯的诞生。

<地粮>的美学,是片段,瞬间与印象,与生命的本质相连。阅读体验直观而极具美感。纪德在<地粮>中,似乎是半自觉地宣扬了一种"博爱"的理念,借奈带奈蔼之口徐徐道出:"不要同情,要爱。" "宁过一种至情的生活。"而这"至情",即博爱的基石。此即彼,彼即此,此与彼皆为生命意志的载体。对于他者的深切关怀,使得生命不再囿于一方狭小的天地,而获得了最大可能的延展。其格局之大,光明磊落。

由之又联想到,博爱精神原应作为艺术与文学的起点。在此意义上,纪德为一切有志于文学与艺术的人士指明了道路。此外,从更高的哲学层面而言,<地粮>所颂赞的理念,似可与存在主义哲学——例如海德格尔的"此在"及马塞尔的"有暇性"等——以及尼采的超人学说相观照。往明里讲,即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探索。纪德的野心大,他不满足于破旧,还要立新。如他指责象征主义"徒有新的美学观,而无新的伦理观",纪德所期盼的,是人性的热诚,精神的舒放,赋无尽的可能性以生命——"拿走吧,这儿是粮食,地上的粮食!"简言之,这就是<地粮>所表呈的伦理观。

<地粮>的美妙在于其文本的本体性及超越性。本体性,即文学性,辞笔极美,是音乐性的美,细节玲珑剔透,处处可见诗意的起舞,宛如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纪德实在是一流的修辞家,文体家!超越性,即其内涵之深邃丰富,超越了一般的文学,亦诗亦哲。以我的有限的识见,<地粮>是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集美与智,诗与思于一体的作品。

一部作品的真价值,不仅在于已说的,更在于未说的,即言外之意。纪德高明,不说服,而是启发。<地粮>的留白,分寸拿捏的好,它留给读者的余地是广阔的。

纪德曾言:"对我,问题不在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持久。"文学家无一不追求不朽,而纪德凭借<地粮>即足以实现他的不朽。时至今日,<地粮>仍有其价值,它是起点,是驿站,而远非终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